台灣國科會主委:不需單一國家壟斷半導體產業所有技術
2025年2月16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臺灣一位高級官員星期六(2月15日)表示,半導體是非常複雜、而且需要精細分工的產業,全球不需要單一國家完全掌控或壟斷所有的技術,因為這樣做不符合最佳成本效益。
據美國之音報導,臺灣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委吳誠文是在臉書上貼文作上述表示的。
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星期四下令檢討美國的貿易夥伴針對美國的貿易「不對等」情況,重申要對美國進口的半導體晶元加征關稅。川普還再次指責臺灣搶走了美國的半導體晶元產業和生意。
吳誠文在臉書上的貼文被視為對川普指控的回應,但是他並沒有點川普的名,而是以臺灣總統賴清德星期五提出的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為由頭,詳細介紹了臺灣經過半個世紀的辛勤努力,才讓半導體產業取得如今亮麗成果的過程。
吳誠文指出,1973年時任臺灣經濟部長的孫運璿首先提出發展半導體的任務,並為此成立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召集優秀人才開始積極發展半導體科技並開發產品、衍生公司。臺灣的行政院1980年又責成國科會成立了臺灣新竹科學園區,引進積體電路、電腦以及周邊、通訊、光電、精密機械等科技產業。
吳誠文表示,目前全球首屈一指的半導體行業龍頭老大台積電(TSMC)就是1987年在政府推動下在新竹科學園區成立的。而台積電長期致力於前瞻製程半導體晶圓的製造技術研發,提供客制化與高良率晶圓製造與先進封裝服務。
「此營運模式大幅提升了積體電路產品的開發效率與成本效益,造就出許多全球知名的無晶圓廠晶元公司,如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超微(AMD)、英偉達(Nvidia)、聯發科等,」吳誠文說。「甚至也協助許多系統公司開發專屬的前瞻製程晶元,如蘋果(Apple)、谷歌(Google)、梅塔(Meta)、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特斯拉(Tesla)等。」
「這些公司與台積電成為夥伴關係,不須投入巨額資金建廠發展前瞻製程,即可享有高品質、高良率的先進半導體製造服務,快速地專注於開發高附加值的手機、人工智慧資料中心、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衛星通訊等前瞻應用的晶元與系統產品,」吳誠文又說。
吳誠文指出,臺灣的國科會、經濟部和教育部幾十年來合作確保政府持續投入半導體與晶元相關研究以及人才培育、獎勵半導體產業技術開發,持續提升科學園區發展與營運效率,協助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在政府、大學與研究機構、產業界合作推進的機制能不斷強化不斷精進。
「這些說明瞭臺灣是辛勤努力半個世紀才能達到今天的成果,絕非輕易取自他國,」吳誠文這些話顯然是說給川普的。
吳誠文指出,半導體產業非常複雜,而且分工精細。各個不同的國家都會有其獨特的產業強項。他舉例說,日本在半導體化學品、材料和設備上舉足輕重;荷蘭在先進光刻機方面獨步全球;美國和韓國在記憶體晶元方面具有相對優勢;美國還在創新系統的設計與應用方面獨樹一幟;臺灣則在前瞻製程晶圓製造先進封裝技術上領先各國。
「全球並不需要單一國家完全掌握或壟斷所有的技術即可達到最佳成本效益,」吳誠文說。
吳誠文指出,民主夥伴國家各自發展各自專精的領域,同時彼此合作整合,就可以達成互利而且產生最大的綜合效益。
「(這)不但加速推動人類文明的進程,也創造民主供應鏈內各自的最高價值,」吳誠文說。
吳誠文在談到賴清德有關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時指出,臺灣不只提供前瞻製程晶圓製造及先進封裝服務,也願意以臺灣為基地,協助友善民主國家在半導體產業鏈中扮演起適合的角色,包括材料、設備、晶元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