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报消息】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拟对半导体加征25%关税的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对台湾晶元产业的广泛关注,尤其担心晶元大厂台积电(TSMC)的营收将受重创。对此,专家分析,台积电主要承接苹果(Apple)、英伟达(Nvidia)等美国科技巨头的代工订单,在美销售的晶元关税成本很可能由美国客户与最终消费者承担,因此直接冲击或相对有限。不过,面对川普节节升高的关税威胁,部分台湾电子相关产业的厂商确已开始评估赴美设厂的成本可行性。
据美国之音报导,川普近日表示,打算对输往美国的汽车、半导体和医药品加征「25%或更高」的关税,且税率「在一年内会大幅调升」,相关课税细节最快于4月2日宣布。
川普还说,未来几周内,将有几家大型企业宣布对美新增投资的计划。
半导体关税对准台湾?
台湾是美国最大的晶元供应商,川普也多次抱怨,台湾「偷走」了美国的晶元产业,更曾表示要对台湾制晶元加征100%的关税。因此,若川普政府的首轮25%晶元关税政策在4月拍板落地,外界担忧台湾晶元产业恐面临沈重打击。其中,台积电作为全球先进位程晶元的绝对领导者,市场占比超过90%,而其六成以上的营收来自美国客户,相当于约500亿美元的产值或恐受到川普的惩罚性关税冲击。
对此,美国之音以电邮致函台积电,但台积电未予置评。
台积电2024年营收达28943.8亿新台币(约88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4%,其中,若以客户来源地区计,美国客户的占比于去年第四季已升高至75%的水位。
对于川普打算加征的半导体关税,位于台北的台湾科技网媒DIGITIMES的半导体分析师陈泽嘉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分析,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年出口量,约七成销往中国、香港和东南亚等地,而非美国,且晶元是「中间财」,亦即电子产品的元件之一,因此,若在其他国家被加工组装成如手机、家电等各类电子产品再输网美国,美国可能也无法单独征收到这25%的晶元关税。
因此,他表示,川普的关税大棒比较可能打到像台积电这种设有晶圆厂、或是联发科这类积体电路(IC)设计大厂,他们的部分产品若未被加工组装成电子产品、仍以晶元形式输往美国,未来就可能从零关税被课征到这25%的关税。
陈泽嘉认为,台积电为美国客户代工,出口晶元到美国,新增的关税应由晶元所有者,也就是苹果和英伟达等美国客户或组装厂吸收,特别是美国在找不到其他供应商、取代台积电的前提下,台积电的议价能力应远高于美国客户,这可能也是近期台积电传出要上调代工价格的背后原因之一。
至于联发科等台湾IC设计公司或整合元件制造商(IDM)所生产的晶元产品,专家指出,关税冲击的程度取决于这些台厂与美国客户的议价能力。最不利的情况是,厂商需自行吸收部分关税成本,以维持竞争力。然而,从整体供应链来看,额外成本最终仍可能转嫁至终端产品,推高售价,最终由美国消费者承担溢价。
台商考虑将供应链移至美国?
即便眼前的关税威胁还有限,但面临川普政府不断升高的地缘政治和关税风险,陈泽嘉表示,部分台湾电子厂商已开始评估,如果成本可行,将供销美国市场的产线移到美国。
他说:「他(川普)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要把制造业拉回美国,他希望(美国)降低对国外的依赖,确实他(也)透过关税的方式去让业者自己有意识或半强迫的方式回到美国去,基本上,我们看到(台商的)供应链确实有在动。」
例如,根据台媒《经济日报》报导,台湾笔记本电脑龙头企业宏碁的执行长陈俊圣2月17日表示,为因应美国对中国制造产品加征的10%进口关税,未来该公司在中国生产并出口至美国的笔记本电脑售价将同步上涨10%。
不过,他也表示,宏碁正在「考虑中国以外的供应链」,其中在美国本土生产「是其中一个选项」。
半导体分析师陈泽嘉说,全球供应链最担心的是不确定,尤其设厂须长期评估,其中成本是最关键的考量,而且一旦设厂,工厂也不是说搬就能搬。
他透露,上一波前往墨西哥设厂的台商目前正密切关注美墨关税谈判的进展。若谈判最终破局,高额关税可能迫使他们考虑将生产线转移至美国。然而,这一决策仍充满不确定性,必须等到4月后美国的关税政策最终敲定,局势才会更加明朗。
分析人士说,台湾因应美国关税之道不外乎扩大对美投资或采购,例如,台湾总统赖清德已表态,将编列特别预算的方式,将今年国防预算对GDP的占比拉高至3%,亦即增加逾1400亿元新台币的经费,或可用来提高对美国军购的规模。
川普用关税换台湾加大对美投资和采购?
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现为美国社媒平台Siphtor创办人的克里斯.鲍尔丁(Christopher Balding)也认同,川普提出的25%半导体关税更像是与台湾或台积电谈判的「开场白」。他指出,关税向来是川普惯用的谈判筹码,目的在于施压对方,以推动达成最终的交易或贸易协议。
鲍尔丁告诉美国之音:「我认为,川普著眼的两件事是,台湾增加军费后,他可以扩大美国军售,来强化台湾的自我防卫力,以防中共对台动武。第二点,基于各种理由,他也要施压台积电,因其一直不愿在台湾以外的地区扩厂。」
他说,除了台积电目前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仍处于量产初期的晶圆厂外,市场上流传的多种可能方案,例如收购美国晶元巨头英特尔(Intel)、扩大在美投资,或加速推进2纳米晶圆厂的布局,都是川普可能愿意接受的谈判筹码或交易选项。
不过,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曾预估,该公司在美生产的成本可能比在台湾生产高出50%-100%,这样的高成本结构的确让台积电却步。
如果川普政府4月起加征晶元关税,中国低价成熟制程晶元输美的价值竞争力也会再受重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