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最新動態——301「船輪三戰」
曉觀天下
【人民報消息】一、事件背景:美對中造船業出手,301調查定案
2025年4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正式宣布,對中國在海事、物流與造船領域的補貼與市場行為實施最終301調查措施。這是川普政府繼鋼鐵、芯片、電動車之後,對「中國制造」關鍵行業再出重拳。
據悉,該制裁直指中國造船產業背後的系統性補貼:包括中央、地方財政的補貼退稅、國家開發銀行低息信貸,以及軍民融合項目支持,致使中資船廠價格大幅壓制國際同行,獨佔全球近50%商船訂單。
二、美國的三板斧:不只是經濟戰,而是安全戰
此次301措施被稱為「船輪三戰」,美國劍指三件事:
船——遏制補貼,征收關稅,攔截『白菜價』船沖擊美國產業和軍工供應鏈根基。
港——限制中資港口數據接入和營運准入,防堵『海上USB接口』,築起地緣數字防線。
物流金融——卡斷招商、中遠海運等企業背後的信貸與保險輸血鏈條,打破美元流通依賴。
背後的實質,是從產業、網絡與金融三個維度對中共的海洋戰略展開正面圍堵。這已不僅是價格戰,而是國安戰。
三、中方回應
面對美國「系統出手」,中國商務部發表嚴正聲明,沿用三句老台詞:「堅決反對」「保留反制」「訴諸WTO」,並批評美方「單邊主義」「經濟脅迫」。
但中方反制空間有限:
1、采購取消:減少波音、大豆訂單,但傷不到美國筋骨;
2、WTO訴訟:排隊5年,等不到裁決;
3、人民幣貶值:資本外逃先發作,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四、深層本質:美方產業復興戰略的關鍵拼圖
此舉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川普政府「MAGA 2.0」產業戰略的延續:
1、構建國產化海洋產業鏈:包括船舶回流、港口數字化、軍工配套再工業化;
2、堵截中國「債務造船+一帶一路」擴張模式,防范中國產能輸出與地緣政治風險;
3、重建盟友「造船北約」:日韓歐可能聯合補貼、技術共享,把軍民兩用船只從中國產業鏈抽走。
五、後續觀察:美中產業脫鉤繼續深化
從電動車、光伏、半導體,到造船、港口、物流,中美之間的脫鉤已從「戰術層面」走向「結構重塑」階段。歐美對中依賴斷鏈化,中國全球產能輸出正遭遇「信用封鎖+客戶斷供」的雙重沖擊。
下一步或將看到:
1、亞洲船舶產業鏈重組,美日韓拉開「造船北約」序幕;
2、中國出口客戶愈發集中於高風險國家,金融與地緣風險交叉加劇;
3、中美「安全戰」全面延伸,產業政策成戰略第一戰線。
趙曉評論:301之戰,不只是艦船博弈,更是未來地緣經濟版圖的核心戰役。一切才剛剛開始!△
(轉自「雲上迦南」)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4/19/90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