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用社交帳號創造臺灣民眾分身 可預測民意搞統戰
【人民報消息】中國學者和小紅書工程師發布可利用1,000萬個虛擬分身進行互動並模擬臺灣民意的論文,有學者示警可用來對臺進行認知作戰。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論文網站arXiv刊登題為〈由LLM代理和1,000萬個真實用戶池提供支援的社交模擬世界模型〉論文,宣稱其推出的SocioVerse,可用於社會模擬的大型語言模型(LLM)代理驅動的世界模型,針對政治、新聞、經濟三大領域大規模模擬驗證,可反應大規模人口動態,確保多樣、可信和代表性。
美國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副教授王宏恩24日在「思想坦克」網站以〈當開放資料被拿來模擬整個國家〉文章示警,此研究突破過去算力不足、資訊量不夠大、模型不夠複雜等限制,創造出上千萬個虛擬分身,並讓這些虛擬分身互動,如同模擬一整個千萬人口的國家。
虛擬分身模擬、預測民意 成對臺統戰利器
王宏恩文中提到,中國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自2018年成立「兩岸融合發展與國家統一政策模擬實驗室」,宣稱要「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重大戰略需求」,借由臺灣的資料進行電腦模擬,預測兩岸統一的各種可能狀況,與這篇論文的研究在做一樣的事。
王宏恩表示,此研究使用X平臺和小紅書的1,000萬個使用者過去的活動資料,利用Llama、通義千問、Deepseek等演演算法,創造出1,000萬個AI虛擬分身,回答美國總統選舉投票意向、美國經濟狀況等傳統民調問題時,接近真實世界答案,不輸電話民調。連過去不涉政治的小紅書都能成為AI模型,讓中國可在取得更完善臺灣資料的情況下,針對全臺灣人進行模擬,規劃不同統戰策略、不同涉臺策略、不同話術所造成的影響進行直接模擬,這無疑地強化了中國對臺統戰的能力。
臺灣粉絲專頁「高雄好過日」也質疑,中共正建立全臺網路用戶大模型,預測與操弄民意。文中提及,這群以復旦大學為主的一群中國學者和小紅書工程師,撈了X平臺上100萬個公開帳號,及小紅書900萬個帳號的大量發文,利用LLM標注15個向度的人口學標籤,經過人工微調後,產生這1,000萬人的「數位孿生(Digital Twin)」,即作者所稱SocioVerse。再用社會結構、新聞動態、個人化內容架構出來的「社會環境」、模擬民調、訪談等的「情境」、讓1,000萬「數位孿生」彼此互動。
「高雄好過日」指出,此模型可怕之處在收集的社會資料、個人資料越多,越能做出真實的模擬結果,就可輕易地丟素材進去,模擬認知作戰對於民調、甚至投票行為的變化。
王宏恩文中進一步指出,廈門大學「兩岸融合發展與國家統一政策模擬實驗室」下的數據中心和資訊中心2022年的對外招標文件顯示,該中心系統性收集臺灣資料如經貿、政治、軍事、文化等領域「信息流」,進行分析,形成決策,包括臺灣政治人物勢力分布、政商關係、臺灣軍艦巡航信息展示,涵蓋國防軍事、兩岸交流等內容。
「高雄好過日」粉絲頁也提及,2024年,廈門大學海峽兩岸城市規劃研究所發表題為「盡快啟動臺灣接管準備」的文章,包含「凝聚島內反臺獨力量」、「建立臺灣治理試驗區」、讓「引進臺灣退休軍公教人員協助制定接管細節」。對比中國積極進行「統戰AI」與「滲透AI」的開發,迫在眉睫的資訊作戰需求,臺灣的相應措施遠遠不足。
AI主權資料的建立與保護
王宏恩也呼籲臺灣應建立AI主權資料的概念,對於重要且影響國安的資料,應該盡量保護於國內自由使用、國外嚴格查核,相關保護措施也應隨著資料收集以及編譯方式與時具進。
臺灣主管兩岸事務的大陸委員會表示,政府相關部門持續掌握中共對臺操作認知戰相關情形,將強化反資訊戰、反認知戰的社會溝通,積極推動國安法制改革,擴大國家安全網建置,增強社會韌性,並促進臺灣內部團結,以防止中共統戰滲透及認知作戰對國安的危害。
抨擊中共、六四真相 會否被屏蔽?
臺灣智庫、國家安全研究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副研究員曾怡碩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指出,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收集的是公開資料,是否進一步創造虛擬個人分身去進行互動,以模擬社會脈動,以及是否已過濾掉很多內容,必須被考慮。
曾怡碩說:「他們內部對一些語言的忌諱會進行屏蔽。比如臺灣抨擊中共的言論、臺灣討論六四,也是社會脈動的一部分,也會被放進廈門大學臺研所的模擬嗎?如果他們可以跨越內部自我設限的鴻溝,當然可更貼近臺灣脈絡,未必不是好事,避免誤判,而不是用自以為是的想法,或只取用臺灣部分人士的看法,再加上公開資料,坐在鍵盤前天馬行空。」
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吳瑟致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指出,臺灣是民主社會,政府公開言論或研究調查都是開放的,容易遭專制政權使用。中共對臺也會調整修正以使統戰效果更精準。
吳瑟致說:「臺灣必須更在意反統戰作為是不是能夠超前部署,即時因應的對策,這是所有民主國家面對的問題,對這些資料管製作邊界使用,需要政府單位、相關專業人士研擬。」
吳瑟致認為,完全封閉、禁止使用在臺灣等民主國家有困難,該思考當中共模擬過程中使用小紅書或相關的APP,大數據所涉及的個資、人民使用軟體的習慣被掌握,臺灣民眾應有危機意識,防範外泄。臺灣政府如何強化臺灣的韌性是努力方向。
據廈門大學官網,「兩岸融合發展與國家統一政策模擬實驗室」,在原大數據和民調中心、文獻信息中心等基礎上組建,圍繞國家統一形勢分析與預測、國家統一情境模擬模擬、兩岸融合發展政策模擬分析、「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模擬分析等方向開展研究和教學,通過人工智慧、虛擬模擬、實驗教學、案例教學等方式,力圖構建能夠增進祖國大陸、海峽兩岸和港澳地區、國際社會對「兩岸融合發展政策」和「國家統一政策」理解和支持的政策模擬平臺。
自自由亞洲電臺28日多次撥打該實驗室主任、政治所所長陳先才及教授劉國深專線,均無人接聽。△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4/29/9033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