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中共統計局公布上半年GDP增速是5.3%,數據打架自不必說,最近各類打臉事件也層出不窮,引發網路熱議。 政府3萬餐費打白條拖欠5年,遙遙領先 7月24日,河南蘇女士向極目新聞記者反映,她的父母原本在河南商水縣袁老鄉開餐館,縣糧食局2020年3月到2021年1月下鄉幫扶時在餐館吃飯後,打下了68張白條,共計餐費28285元。他們討要了5年未果,兩位老人因此氣憤交加,病痛纏身,現已停業。 蘇女士說,這些白條少的有幾個人吃了100多元,多的有二三十人吃了800多元。其中朱某簽字的有2萬多元,蘇女士稱,對方總是以單位困難沒錢、領導不在、銀行賬號被凍結等各種理由推脫。蘇女士無奈之下,前兩天將此事告到了縣紀委。 據朱某稱,單位欠的不是這一家,還有好幾家,因為單位沒錢,所以一直拖欠。最近,局裡決定想辦法分期付款,但是對方不同意。商水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現在單位報賬也挺困難,會一筆一筆給他們,不會不給。」 一時間輿論發酵。網友紛紛評論,「打白條欠人5年的飯錢,光利息也有小幾千塊了,還好意思說分期付款。」「就是平臺經濟也沒聽說過去餐館吃飯可以分期付款的。」公職人員「吃香難看」,「是扶貧來了還是致貧來了」,「欠百姓的都是糊塗賬,欠官府的官府早把你家都抄了。」 在媒體曝光和輿論的沖擊下,商水縣糧食局朱某和其他白條簽字者於7月25日將錢款結清了,並稱都是個人先掏腰包墊錢結清的。 網友跟評:「就一個飯錢就要五年的流程,還想著甚麼芯片遙遙領先。」 這件事也反映了地方政府現在真的揭不開鍋了,連2萬元的下鄉幫扶餐費都無處開支,一拖還是好幾年,2020年2021年雖是疫情期間,那時打著防疫名義,在標準內的三公開支還是能報賬的,都那麼難,現在更是無米下鍋了。 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同比下降1.2% 中國政府是世界上最大的老賴 其實,中共政府債臺高築,金額達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 根據高盛一項涵蓋官方與隱性債務的全面估算,中國的廣義政府債務(AGD)於2024年達到179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GDP的133%。這一水平較2023年的165萬億元(占GDP的127%)進一步攀升,且較2019年疫情前的112萬億元(占GDP的111%)增長了60%。 據中共財政部7月25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5566億元,同比下降0.3%。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9442億元,同比下降2.4%。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1271億元,同比增長3.4%。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46273億元,同比增長30%。財政部頭兩本賬合並計算,上半年財政稅收同比降1.2%,財政虧空52536億元。 所謂加大財政刺激手段主要是靠發債了。上半年,地方債發行規糢為54902億元,發行規糢達到近十年同期的最高水平,其中地方新增專項債2.16萬億元;財政部上半年分兩批累計預撥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1620億元,用於家電以舊換新項目,即國補;上半年共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5550億元,用於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上半年共發行國債7.88萬億元,同比增長35.28%,但國債平均發行利率1.52%,同比下降43個基點。 從中共官方數據來看,中國從地方到中央債務仍在高速積累,空中樓閣越搭越高,中共從百姓手裡借來的錢,瘋狂用來搞基建狂魔。中共7月19日宣稱在西藏林芝耗資1.2萬億修建雅江水電站,註定是個勞民傷財的爛尾工程。 除了發債欠錢外,中共政府還拖欠巨額企業貨款、工程款。清華大學教授、政府政策顧問李稻葵去年10月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驚爆中共地方政府拖欠企業和員工債務金額占GDP總量的10%,即為12萬億元左右。 新浪財經7月1日報道,中誠信國際研究院執行院長袁海霞曾在2024年12月測算,中國企業應收類款項中政府欠款或超10萬億元,占GDP的比例約為8%。 但中共地方政府從未想過要如何還這筆款。陸媒文章舉例說,年初,雲南省專項債務額度編入雲南省級預算700億元,其中原本沒有解決拖欠企業賬款的額度。直到6月16日,雲南省發布《2025年省本級財政專項預算調整方案(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才將解決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的專項債務額度356億元,全部轉貸州(市),支持地方政府清償拖欠企業賬款。 山西太原一家建材供應商向記者表示,「現在行情可不像二三十年前了」。2019年後回款愈發吃力,疫情使建築行業處境惡化,2024年更沒錢了。「無論給誰家幹的活,總要拖個一年多。醫院學校,不像從前錢到位了才開始幹。錢不到位就先幹,幹完錢再到位」。建設資金多由工程方墊付。 2024年11月,財政部公布10萬億化債方案,其中增加6萬億元政府債務限額,2024年-2026年每年2萬億元,通過發行再融資債券發新債補舊債;從2024年開始,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共4萬億元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專門用於化債。 可是化債是解決企業欠款嗎?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表述,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4萬億元,重點用於投資建設、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等。解決政府拖欠款排在最後一位,中共的官員打心眼裡不願意去做的,一沒有政策硬性要求,二出不了政績,三,還了企業的錢,搞「大公機」的錢就少了,腐敗的機會就少了,沒有官員願做。 中共政府是世界上最大的老賴,你還不能向他討債,否則打你個惡意討薪、尋釁滋事。 條條大路通外賣,民眾懷念「經濟上行時期的美」 7月15日的財政部上半年稅收收支數據中,個人所得稅這一塊,中共居然說同比增長8%。網友嘲笑說,我這不只是拖後腿了,我都拖後背了! 2025年年初,路透社報道中共政府要對千萬個公務員每人普調工資500元/月,有人戲稱這是「救民先救官」。網易報道,中央上半年三次喊「漲工資」,可是大半年過去了,口水和淚水都漲了,就是工資沒漲。 不僅不漲,公務員降薪的消息不斷傳出,浙江省傳一般公務員年收入減少5萬至6萬元,處級及以上官員減薪超過10萬元。山東部分縣市公務員自2024年起「打七八折發薪」,廣東某些警員的年薪從30萬元降至約20萬元,普通基層公務員月薪降至3000元左右。 日前,四川遂寧公職人員紀委幹部孫先生下班第一時間送外賣,每晚八點後送外賣三個小時日進100元,事件上了熱搜。公職人員兼職在前些年是中國政府禁止做的事情,《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條例》有明確規定,擔心公職人員權力尋租。 7月10日,孫先生所在紀委下發「事業人員可從事副業相關通知」,第二天他便向單位申請送外賣獲批。孫先生還透露身邊不少同事動起來了,跑代架跑網約車了。 小紅書網友發現,孫先生選擇在晚上8點後上線、兼職3小時收入100多元,這個時間段完美避開了午、晚和宵夜三個高峰時段,孫先生時薪已經屬於人中龍鳳了。 倒退到2016年,新京報報道,安徽黃山某副鎮長開網約車還債被組織處理。2021年,北京市人社局某副處級幹部當外賣小哥12小時僅賺41元,而孫先生形容送外賣就像打游戲一樣有趣,3小時就能賺100元,還上了熱搜,成了經濟下行期的勵志故事和公務員降薪時代的心靈雞湯了。 中共政府該不會是在給外賣背書吧,把內卷的鐵人三項包裝成條條大路通外賣、條條大路通滴滴吧。2024年《美團騎手報告》顯示,越來越多年輕人擠入外賣大軍,而且越來越多的婦女拋家外出當騎手。 7月25日,四川宜興一位24歲的女外賣員,在送外賣準備回家時,被突如其來的大水沖走了,救援隊打撈上來遺體,而女子前一天還在發視頻,家中還有一個2歲的小孩。消息讓讀者淚目、震驚。送外賣真的向紀委幹部說的那樣象打游戲一樣嗎? 騎手的命也是命!因為中共經濟下行,百業蕭條,富豪出逃,中產返貧,底層更為疾苦。紀委幹部都要靠送外賣謀生,這不是甚麼政府觀念轉了,政策放開了,這是中共走投無路,開始甩鍋甩包袱了。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道,在官方數據不可靠時,中國社交媒體上的流行語可以提供一些參考。一個熱門話題顯示出求職者日益加劇的挫敗感,過去數月來,「經濟上行時期的美」成為中國網站上的熱門詞條,這是對本世紀00年代至10年代的一種懷舊的提法,當時應屆畢業生手握多個工作邀約是常態。 文章稱高盛的薪資追蹤指標顯示,自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結束「清零」政策以來,薪資增長一直呈下降趨勢。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的Ernan Cui表示,總部位於北京的長江商學院(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的一項調查顯示,過去兩年的招聘情況遠弱於平均水平。有指標顯示,人們即便找到了工作,但掙得也越來越少。 其實,「經濟上行時期的美」是中共改開期間給普通百姓制造的一種幻覺,另一種愚民手法而已。如今的破敗只不過是將中共體制打回原形。 (人民報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