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
李昱报导)7月29日,少林寺管理处发布情况通报称,依据《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经少林寺两序大众民主评议赞成,并履行有关程序,礼请印乐法师任少林寺住持。印乐法师原为洛阳白马寺方丈,今年5月,习近平到洛阳白马寺考察,陪同的正是印乐法师。
据大陆媒体报道,5月19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始建于东汉年间的白马寺考察,详细了解佛教中国化和寺院文物保护情况。印乐法师陪同。
报道指,习近平称赞白马寺见证了佛教传入、发展并不断中国化的进程。并称,「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要积极引导宗教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云云。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因此又被称作佛教「祖庭」和「释源」。
人民报专栏作家梅凌霜撰文指出,习近平潜台词就是宗教要听中共的话。问题是,有神论的信仰如何听无神论的中共的话?
河南坊间传,去白马寺祈求健康、官运、钱财很灵验,或许这正是最近频传负面信息的习近平去白马寺的原因。
独立评论人士蔡慎坤在X上发帖分析,释永信突然被抛弃,原因还是很复杂的,背后的角力也渐渐清晰。原本觉得习近平不会直接干预一个方丈的去留,现在看到洛阳白马寺方丈释印乐法师跨区调动出任少林寺住持,即使不是习近平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也是宗教部门和河南省领导投其所好做出的决定。
公开资料显示:释印乐,男,汉族,1966年7月生于河南桐柏。1982年在桐柏山礼海勃法师剃度出家。
据洛阳白马寺官网资料:印乐大和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法师俗姓尹,名清全。1966年7月生于河南桐柏。1982年在桐柏山像鼻子礼海勃法师剃度出家,1983年9月赴南京栖霞寺受具足戒;后在中国佛学院栖霞寺僧伽培训班学习,1986年在中国佛学院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省佛教协会工作,后任河南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副会长。
关于寺院住持能否兼任的问题,佛教戒律和现代管理制度给出了谨慎的答案。
从佛教传统看,唐代百丈怀海制定的《百丈清规》虽未明文禁止兼任,但强调住持需「主领大众,维持纲纪」,这种对管理专注度的要求,实际上限制了兼任的可能性。历史上,即使是德高望重的高僧,也多专注于一寺的弘法事业。
《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第十条指出:住持原则上不得兼任其它寺院主要教职(如住持、方丈),确因特殊情况需兼任的,须经所在地省级佛教协会批准,并报中国佛教协会备案。
国家宗教事务局在《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2023年)第二十六条也强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负责人一般不得同时担任其他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负责人。确有需要的,可以兼任一个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组织负责人。兼任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负责人,应当经拟兼任的宗教活动场所所在地宗教团体同意,由该场所将兼任情况报所在地县级宗教事务部门,县级宗教事务部门逐级报省级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意思就是:兼任可以,但需审批和备案。
外界调侃,只要最大的领导亲自过问亲自部署,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废纸一张而已。
(人民报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