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李昱报导)7月27日,在少林寺38年屹立不倒的释永信,随著嵩山少林寺管理处公布的通报,突然就此翻车。几十年来屡被涉入财色举报风波,释永信的CEO人生为何就戛然而止了呢?网友推测是他的靠山出问题了。事实上,让释永信倒下的真正原因,或者要从2022年郑州投地说起。 2022年,少林资管间接持股的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4.52亿元竞得郑州商业用地,规划建设文艺演艺中心、五星级酒店等。尽管少林寺声称「仅为财务投资」,但项目定位与少林文化关联度低,被批「藉宗教IP炒地皮」。据测算,该地块潜在收益超10亿元,远超少林寺年门票收入(2017年3.5亿元)。 在舆论聚焦下,释永信开始逐步从少林寺商业版图中抽身撤退。2022年4月12日,释永信与释永干一同退出少林无形资管股东行列。自此,少林无形资管的全部股权转由中国嵩山少林寺持有。 时政评论家文昭认为,释永信在这个时候,察觉到风声紧了,继续再这么高调的大手笔下去会有麻烦,于是交出股权,退居幕后操纵。但释永信的本质是商人,这种程度的麻烦只能是后台靠山出了问题。 文昭分析,从郑州拿地皮并不是释永信的最大手笔。「最大的瓜,很可能是藏在那份被辟谣的开封市公安局警情通报里面。这其实是一份假托警情通报的提前爆料。」
开封市公安局警情通报。(网络图片)
在通报当中有两个数字,一个是释永信向少林寺的海外分院转移了413.26亿美元的财产。另外一个数字是,释永信的资产总计大约1531.28亿美元。 文昭说,这两个数字看起来很荒谬。「2025年的中国首富抖音老板张一鸣的净资产是600多亿美元。释永信的资产规模早在2015年的举报中就被指达到了30亿美元。10年后,释永信不停的投资,他的资本版图虽然也在持续的扩张,但也不应该有1000多亿美元这么多。」 通报中的另一个数字显示,释永信向海外分寺转移了400多亿美元的财产,这还不包括少林寺在海外的40多家关联公司。 文昭认为,以释永信转移财产百亿美元规模来计,从今年的经验出发,这种程度的资金跨境转移,多半都涉及跨国洗钱的团伙犯罪。「也就是说在这种活动中,释永信自己既是金主当事人,又很可能是代理人,他所转移出去的钱不一定全是他的,也包括了他的后台靠山们。」 2015年,释永信便把商业计划进行到海外,他选择了当时房地产火爆的澳大利亚。而且释永信早就「未雨绸缪」地成立了澳大利亚少林寺基金会(Shaolin Temple Foundation Australia),并以少林寺名义完成了在澳大利亚的土地购买。 释永信亲自来到新南威尔斯州肖尔黑文市,支付约416.2万澳元(约2040.5万人民币),买下了一块土地,大约是1284公顷。据悉,该项目总造价高达3.86亿澳元,计划建造一座少林寺澳洲分寺,一间四星级酒店,一所少林功夫学院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文昭注意到,十年过去了,少林村一直杳无音信,不仅寺庙没有动工,土地上的荒草都已经长得比人高了。 文昭指出,这一招,就是中国反洗钱教科书上所列举的最常见的洗钱手段之一,利用投资竞卖公司来洗钱。 文昭重新描绘了这个财富挪移的过程。澳洲少林村立项,土地买下来,各路权贵的黑钱,通过少林寺公司投资的名义汇入了澳洲少林寺的帐上。买上几套豪宅,等权贵们的子女来澳洲拿到身份以后,豪宅再悄悄易主,这样,黑钱就变成了合法的房产等等实体资产。至于少林村那是永远不可能建起来的。 此外,被辟谣的警情通报里也说,释永信通过寺庙建设、文化推广、宣传业务等等名义,向海外分寺们转移资金。 文昭认为,其实这又是教科书级别的洗钱操作。以成本开销的名义向海外的空壳公司打钱,而那些承接了所谓寺庙建设和宣传业务的海外当地企业又是谁呢?其实就是释永信本人,或者是他的手下所开办的当地企业。「这些人是这个洗钱产业链的下一个环节。把从国内来的黑钱变成这些当地企业的合法营业收入。最后通过股东分红等等方式,钱又进到了释永信和他的后台老板们的关联账号上。」 文昭说,俗话说,拔出萝卜带出泥,释永信是一颗大萝卜,那自然也能带出不少的泥。谁会受到他的波及,成为那个被带出的泥呢?这会是接下来的重点。 事实上,释永信曾透露,少林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超过 40 家公司,意在将佛教文化与武术传播到世界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