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
李昱报导)中共会不会武统台湾,什么时候攻台,最近美国知名智库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发布「重新思考威胁」的报告。巨石智库创办人吴奕军在台湾上报发表文章介绍并评论了该份报告。
这份「重新思考威胁」报告似乎颠覆了近年「北京随时可能武力犯台」主流叙事主张。该报告认为,北京全面入侵台湾的可能性相当低,远低于许多政策圈与媒体所传播的想像。主要理由有三:侵台战争代价太高昂、中共领导阶层倾向非战手段、国际反共联盟国家合作的高度吓阻作用。
这份报告指出,中共侵台战争的代价极为沉重。北京将面临国际经济制裁、全球供应链断裂、南海与台海大区域海域航运中断、涉险区域外资大量撤离、中国金融体系崩溃的危机,加上台湾与中国之间高度的经贸依存,实际上所谓的武统不仅只是双方的对外战争,也是经济自残。对中共而言当然不划算。
其次,中共侵台军事执行难度是「恶梦」(nightmare)等级。跨越台湾海峡的两栖登陆战役,会名列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军事行动。中共军方虽然积极扩军,但在远距投送、后勤维持、海空制权等方面,差距仍相当遥远。
报告从现实来分析,中共偏好使用「非战手段」,例如透过《反分裂国家法》、经济胁迫、武力施压、恩威并施、法律战、认知战,以及多种灰色地带行动,逐步蚕食台湾的国际空间,削弱台湾人的心理韧性与抗共保台意志、对中共的威胁麻木。
基于以上理由,史汀生中心报告认为:至少在短中期之内,武力侵台不会是北京的首选,并非立即可行的军事方案,而更像是威吓与政治工具。
吴奕军则认为,史汀生中心报告仅以「理性分析」来判断台海风险,恐怕过于乐观。
他分析,习近平强调中共政权的合法性建立在所谓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完成统一大业」叙事上。他的「非理性决策」风险恐怕远高于民主自由国家所能想像与准备。
中国经济严重下滑、失业潮、人口危机很可能带来社会动乱,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习近平可能孤注一掷,明知风险极高,也会对台湾开战以转移矛盾。
吴奕军指出,台湾真正的风险,不在于中共是否计算得出「武力侵台不划算」,而在于习近平是否会「明知不划算也要下赌注」,以及是不是有足够的动员能力。
吴奕军最后呼吁,对台湾与反共盟友而言,不要「过度恐惧」,也不要「盲目乐观」,而在于做好两手准备:在理性层面,强化防卫、深化国际结盟、降低战争诱因;在非理性层面,建立更强大的吓阻能力,让北京即使企图孤注一掷,也知道很可能付出政权垮台的极高代价,不敢贸然行动。
有「反美先锋」之誉,也有「中共国师」之称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日前在一场演讲中声称,习近平当局在2027年有很大机率出手,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虽然军事上没问题,但习近平还要担忧2件事情,分别是「经济」与「政治」。
去年,金灿荣也谈到武统台湾,他称,作为一个观察者,认为「非和平统一」的现实可能性更大。但他也承认,中共真的要武统台湾,还差经济战略自主、国际社会理解两个条件。
北京阅兵后,中共对台主力、解放军东部战区9月13日发布最新宣传歌曲《把胜利的旗帜插在宝岛上》,MV中除大量使用军演画面,包括台北101、日月潭等地标都入镜,恫吓意味十足。有大陆学者认为此举暗示「给台湾时间不多了」。
歌曲MV以古战场两军对阵开场,后接二战结束,国共内战纪录影像,还模拟攻占「总统府」插上五星旗,似暗示当前台海局势是「1949年未竟解放战争的延续」。
镜报报道,中共解放军东部战区近年来频频派遣战机、潜舰超越海峡中线恫吓台湾,每逢台湾总统大选或是重大事件,出动架次更是惊人。
中华民国国防部指出,9月13日上午6时至14日上午6时止,共侦获中共解放军27架次各型军机出海扰台,其中26次超过海峡中线,进入北部、中部、西南、及东部空域,此外也有14艘军舰、6艘公务船在台海周边徘徊。
国防部表示,共军此次出动包含主、辅战机及无人机,几乎全数越过海峡中线,对我防空识别区构成压力。国军除派遣任务机与军舰严密监控外,亦运用岸置飞弹系统进行警戒,确保台海安全不受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