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美國農業部長布魯克·羅林斯(Brooke Rollins)星期五(9月19日)宣布,臺灣承諾未來四年購買1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包括大豆、玉米、小麥和牛肉。這是臺灣勸說美國降低對其產品加征關稅所做努力的一部分。 據美國之音報導,羅林斯星期五早晨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發出了一條推文說:「突發!貿易勝利:臺灣剛剛承諾未來四年將購買1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包括大豆、玉米、小麥和牛肉。這對於我們的農場主和牧場主來說意義重大。美國的生產商重回主動並再次引領世界!」 實際上起到臺灣駐美大使館作用的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星期五也發表聲明說,2025年中華民國(臺灣)農產品貿易赴美友好訪問團9月17日在國會山舉行了采購意向書簽署儀式暨酒會。 「農業部長陳駿季、駐美代表俞大使大㵢及16位美國聯邦參、眾議員共同見證,我農訪團與美國谷物業者簽署三份采購意向書,規劃於2026年至2029年采購總價超過100億美元之美國黃豆、玉米、小麥及牛肉。」聲明說。 這個代表處說,大豆和玉米的分代表團隨後將前往阿肯色州、俄亥俄州和印第安納州。 來自印地安那州的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傑斐遜·什裡夫(Jefferson Shreve)9月18日發帖說,臺灣-美國農產品的第八大市場-剛剛宣布大量購買印第安納州的玉米和大豆,這對於印第安納州的農民來說是大消息! 臺灣副總統蕭美琴此前也表示,臺灣的消費者一直喜歡美國的農產品,臺灣的代表團將在美國購買更多的農產品,「為雙方互利的強勁貿易伙伴關系做出貢獻」。 這是臺灣勸說川普政府降低對臺灣進口產品關稅所做努力的一部分。美國目前對臺灣的產品征收20%的關稅,高於美國對日本、韓國和歐盟等盟友的關稅。 自從川普總統今年2月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以來,北京已全部停止了購買美國大豆。中國一度是美國大豆最大的客戶,但目前美國是中國第二大的大豆出口國,遠落後於巴西。美國大豆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國大豆征收的關稅稅率目前高達34%,這使得美國大豆的價格比中國從巴西購買的貴。 農業部長羅林斯是在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總統預訂於星期五早晨8點與中共黨魁習近平通話大約半個小時前發出的貼文。 川普與習近平通話之後,在他的社交媒體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表示,美中雙方在貿易、芬太尼等重要問題上取得了進展。不過他沒有提及中國是否要恢復購買美國大豆等農產品的問題。 今年8月,川普曾經在真相社交平台向習近平喊話,要求中國加大采購美國大豆的力度。 「中國擔心大豆短缺。我們偉大的農民生產出最豐產的大豆,」川普在8月8日的貼文中說,「我希望中國能迅速將大豆訂單翻兩番。這也是大幅減少美國與中國貿易逆差的一種方式。將提供快速服務。」 美中兩國的經貿官員就關稅等問題進行了幾輪談判。最新一輪談判是9月中旬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舉行的。會談後,川普說,這次談判「進展非常順利」。 最近幾個星期,中共官員也已到訪華盛頓和北達科他州,探討未來采購美國大豆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