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大陸廣州假鹽氾濫
 
【人民報訊】今年10月初,一位姓張的家庭主婦爲照顧生病住院的兒子而偶然遭遇了假鹽。她在向記者報料時憤怒地說:「假鹽居然鑽入醫院病號的菜碗裏了。」在這位熱心主婦的配合下,從10月14日起,記者展開了耗時近兩個月的暗訪,走遍了廣州市區與市郊的十幾個批發市場、綜合市場、肉菜市場及零售小店,結果發現:假鹽氾濫已到了隨處可以買到的地步。

據鹽政人員介紹,1噸食鹽可供4000多人口1個月的食用。據記者的粗略統計,今年1-12月,有關部門查獲的私鹽僅見諸報端的就已近2000噸,但這並非流入我省的私鹽總量。每年的入粵私鹽究竟有多少?沒有一個部門能給我們準確的數字。

爲了摸清假鹽沖銷市場的情況,從10月開始,記者多次到市內各個市場進行暗訪,結果發現假鹽隨處可以買到,真鹽倒是不易買到,而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假鹽隨即銷聲匿跡。下面是記者在10月14日上午、下午和12月1日的暗訪記錄。

第一次暗訪

時間:10月14日上午地點:天平食品綜合批發市場在一家食鹽批發店。

記者(指着「吉×」牌食鹽):「多少錢一包?」老闆:「一包4角,一袋100包,40元。」記者:「能否便宜點?」老闆:「最便宜的了。」記者:「有沒有開袋的?」(都一袋一袋封好堆在門前)老闆(愛理不理):「沒有。」在另一家在門口擺着「嶺海」牌袋裝加碘鹽的批發站。

記者:「一包多少錢?」老闆(20多歲的男青年):「8角。」記者:「我批多一點,有沒有便宜點的?」老闆:「有,這4角一包。」他邊說邊扔出一包「嶺海」牌。

記者把兩種「嶺海」牌仔細辨認,發現除包裝袋上文字顏色(4角的)比8角的淡了許多外,其他沒什麼區別。

記者:「這不都一樣嗎,爲啥便宜那麼多?」老闆笑而不答。

記者:「買多一點,能否便宜點?」老闆:「買多少?」記者:「1噸吧。有沒有?」老闆:「有。但不能再便宜的了,一包才賺幾分錢。」記者:「包送嗎?」老闆:「送到哪裏?」記者:「黃埔。」老闆:「太遠了。我一袋才三兩塊錢利潤,車費都不夠。」記者:「那留個電話吧,再聯繫你。」老闆指了指店門上面的招牌。

在「×豐」副食品批發部。

記者:「有鹽沒?」老闆:「要多少?」記者:「怎麼賣?」老闆:「80元、60元都有,但沒零售的。」記者:「那要一袋(100包裝)。」老闆:「等等,叫人去拿。」老闆打電話,請記者到店裏坐,大概15分鐘後,一輛二輪摩托車載着3袋鹽到來,將鹽卸在×豐店前。外包裝全是一樣,但老闆說:「這袋是60元的,那袋是80元的,那袋是50元的。」記者:「我們開大排檔的,要最便宜的。」老闆給了50元的那袋,最後經討價還價,這袋鹽以35元成交。

第二次暗訪

時間:10月14日下午地點:倚綠山莊肉菜市場這裏幾乎每個檔口都有記者在天平架綜合市場批發回來的那種鹽,價錢爲七八角錢一包。

記者在市場裏面轉了幾個檔口。

記者:「鹽如何賣?」老闆是個老頭:「1元一包。」記者:「有便宜點的嗎?別人才八角一包。」老闆:「沒有,就這種。」記者沒走出幾步,聽見老頭在後面嘀咕:「八角一包?吃死你。」在另一檔口,檔口主人是一40多歲的婦女。

記者:「有假鹽沒?便宜就好。」老闆:「假的在檔口外面。」「多少錢?」「8角。」「便宜點?」最後記者以6角一包的價錢買了兩包。

10月以來,記者一直想通過暗訪挖出假鹽的源頭,但由於假鹽販子極其狡猾,終未如願。

第三次暗訪

時間:12月1日地點:天平食品綜合批發市場12月1日,記者再次到天平食品綜合批發市場暗訪,發現這些檔口售假鹽現象有所收斂。記者問過好多家,都說是絕對「堅嘢」(正牌貨),最低70元左右/袋,再問「便宜點」就沒有了。記者初時很是納悶,後來問一女檔主:「怎麼上個月我還買過40元一大包,現在沒有了呢?」女檔主的回答很耐人尋味:「可能這段時間風聲緊吧,大家都沒賣。」再到增槎路口的東旺綜合批發市場,情形也差不多。就在記者假裝爲買不到假鹽(便宜鹽)而嘆氣時,一年輕檔主拖長嗓音笑着說:「沒了,年前不賣了!」這時,記者才醒悟,原來年前有行動,他們這才不明目張膽賣假鹽了。

儘管如此,當日記者在廣東大廈後面的興平市場,花9角錢買了一包據稱是絕對「堅嘢」的「嶺海」牌食鹽,後經化驗仍然是「流嘢」(假貨)。

省食鹽專賣局作出權威鑑定暗訪買的全是假鹽

自10月初至12月1日,記者在廣州市區共暗訪大大小小市場十幾個、二十幾次,每次均有「採購」。爲了弄清楚記者所購食鹽的真假,12月1日下午,記者將這些採購品送到廣東省食鹽專賣局作鑑定。

打開記者10月14日在天平食品綜合批發市場買回來的那一大袋「嶺海」牌加碘精鹽,發現裏面100包鹽來來去去只有12872341、11086836等七八個碼,與其包裝上寫的「一包一碼,不會重碼」自相矛盾。省食鹽專賣局人員說,真鹽流水線生產,絕無重碼,顯然這是假鹽。再用秤稱,0·5公斤裝也只有0·4公斤左右,明顯短斤缺兩,而且細看封口也不夠嚴密。

再打開記者從其它幾個市場「採購」的食鹽,用碘鹽檢測試劑逐包滴液檢測,結果無一變色,仍然是無色。質檢員從該站拿出一包加碘精鹽作試驗,結果滴液後的真鹽呈紫色。他們告訴記者,這說明記者所買的所謂加碘精鹽實際不含碘。

省食鹽專賣局鹽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站長餘宵英最後肯定地說,這些鹽是工業鹽(冒充食鹽),它們不符合衛生標準。

省食鹽專賣局作出權威鑑定:暗訪買的全是假鹽

自10月初至12月1日,記者在廣州市區共暗訪大大小小市場十幾個、二十幾次,每次均有「採購」。爲了弄清楚記者所購食鹽的真假,12月1日下午,記者將這些採購品送到廣東省食鹽專賣局作鑑定。

打開記者10月14日在天平食品綜合批發市場買回來的那一大袋「嶺海」牌加碘精鹽,發現裏面100包鹽來來去去只有12872341、11086836等七八個碼,與其包裝上寫的「一包一碼,不會重碼」自相矛盾。省食鹽專賣局人員說,真鹽流水線生產,絕無重碼,顯然這是假鹽。再用秤稱,0·5公斤裝也只有0·4公斤左右,明顯短斤缺兩,而且細看封口也不夠嚴密。

再打開記者從其它幾個市場「採購」的食鹽,用碘鹽檢測試劑逐包滴液檢測,結果無一變色,仍然是無色。質檢員從該站拿出一包加碘精鹽作試驗,結果滴液後的真鹽呈紫色。他們告訴記者,這說明記者所買的所謂加碘精鹽實際不含碘。

省食鹽專賣局鹽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站長餘宵英最後肯定地說,這些鹽是工業鹽(冒充食鹽),它們不符合衛生標準。

湖北知情人透露內幕:鹽販鹽廠聯手販鹽火車運送暢通無阻

記者從湖北應城某鹽礦一知情人口中了解到,廣東的鹽販子多是用火車皮把那些質地不一的井鹽運入珠三角地區的。據這位知情人透露:鹽販子通常與鹽廠聯手,使這些「私鹽」一路暢通無阻。

10月底,經過一番周折,記者終於聯繫上一位朋友的親戚———湖北省應城市某鹽礦的一個技術人員。據這位知情人介紹,湖北共有8家井礦鹽廠,包括雲夢鹽硝廠、策陽製鹽廠、孝感市空軍鹽廠以及應城的4家鹽廠等。雖然鹽是由國家「定點生產、統一銷售」的物品,但現在供大於求,加上一些鹽礦的鹽質量較差(氯化鈉含量達不到國家要求的90%的標準、含有硭硝等有毒的其它雜質),鹽廠效益不好,給個體鹽販造成了可乘之機。每噸正規的工業用鹽價格大概在200至250元之間,而那些質量不達標的鹽價格通常要低二三十元,即每噸100多元。據這位知情人說,個體鹽販運往廣東的多是這種「低價鹽」。

該知情人還透露,廣東的個體鹽販與湖北一些鹽礦關係頗爲密切。鹽販子拿貨時可以先不交現金,等鹽廠把「低價鹽」裝上火車後,雙方在火車上交貨付錢,運費由鹽販子支付,鹽廠不負責途中風險。因爲雙方都在各自的地頭上有關係網,這種「低價鹽」在運輸過程一路暢通:個體鹽販手持的運貨單上,絕對查不到「鹽」字。這位知情人說,如果有關部門真要查,這種運輸方式並非無懈可擊,最簡單的辦法是:到貨物抵達站堵截。這位知情人還提醒:每年的9月之後,是個體鹽販活動的「旺季」,是打擊假鹽的最好時機。(

摘自(木子網)(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24/8656.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更多文章導讀
 
 
 
 
 

1. 北大網站被查封的原因:江澤民是塊豆腐渣! (63,713次)

2. 《爭鳴》驚爆江澤民放前公安部長陶駟駒一馬之內幕 (53,507次)

信不信由你:江澤民澳門行漸顯蛤蟆原形
3. 信不信由你:江澤民澳門行漸顯蛤蟆原形 (44,664次)

4. 凌鋒: 核心被一分爲二,三講蓋棺 (42,598次)

5. 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先生獲准來臺推展法輪功 (33,754次)

澳門慶祝會 江澤民清唱「教我如何不想她」(圖)
6. 澳門慶祝會 江澤民清唱「教我如何不想她」(圖) (33,218次)

7. 侯德健解中國三大預言之一:中共明年「運已終」 (31,802次)

8. 氣死梁啓超之子的僞科學家何祚庥 (31,464次)

9. 胡錦濤曾慶紅鬥爭趨激烈 高官及子女海外留後路 (31,414次)

10. 以無道伐有道,天理難容--評江澤民鎮壓法輪功,引起天怒人怨 (29,981次)

11. 《爭鳴》: 黃菊因醜聞請辭未獲準 (29,979次)

12. 江澤民與曾慶紅之間到底怎麼啦??? (29,899次)

13. 剖析中國「太子黨」的繁衍歷程 (29,659次)

14. 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江澤民又失態 (29,366次)

15. 朱總揚州視察請領二百個骨灰盒 江澤民嚇破膽 (29,228次)

16. 江澤民新畫皮--不可不看,膽小莫看 (28,488次)

17. 風雲迭起的遠華案凸顯出江朱在互相叫板 (28,486次)

18. 中共政法委書記羅乾的政治生命行將結束 (28,298次)

19. 天欲其亡,必先使其狂 (27,216次)

20. 抗爭怒潮洶湧 朱熔基下令「六不準」 (27,007次)

21. 小笑話:世界末日 (26,818次)

22. 梁新:遠華在濃濃的煙幕掩蓋下正在進行殊死的權力爭鬥   (26,597次)

23. 「光榮的上帝啊!他終於講完了!」-- 江澤民給俄國留學生和中國人丟盡了臉 (26,077次)

24. 梁新:從替死鬼陳明義下臺想起 (25,299次)

25. 樂功大師孔太要求與司馬南公開對話 (23,924次)

26. 總參情報部部長姬勝德輕刑之內幕 (23,656次)

27. 遠華案: 莊如順死囚獄中揪高官,要死都得死大家一起完 (23,509次)

28. 御醫,給江主席用藥請悠着點兒! (23,458次)

29. 江澤民問計趙紫陽如何反腐 (23,328次)

30. 中央電視臺記者意外身亡,嚴禁媒體報道 (23,205次)

31. 江澤民:有牌坊當婊子不痛快! (23,098次)

32. 新聞分析:瀋陽大案連累到李長春李鐵映張國光 (23,083次)

33. 李長春將步賈慶林的後塵破碎總理夢 (23,073次)

34. 遊行示威席捲大陸 朱熔基留守紫禁城 (22,938次)

35. 中國江大公子「叱吒」政商風雲錄 (22,767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