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諫江澤民書 (18,146次)

李洪寬──突破新聞封鎖的游擊戰士
 
【人民報消息】電腦網絡成爲突破新聞封鎖的有力武器。江澤民專門組織班子,用百餘種方法,天天攻擊李洪寬的網站,都未奏效。西方傳媒盛讚李是與中共數碼警察搏鬥的勇士。

美國《時代週刊》在千禧年除夕評選出世紀風雲人物愛因斯坦時,二十世紀科技進步對人類自由事業的貢獻作了如下高度評價:

「科學技術的成就推動了人類自由事業,就某種程度而言其力量比任何政治家或軍人的功績甚至更大。一九八九年華沙的工人用傳真機散發團結工會的消息,布拉格的學生悄悄到觀光酒店收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柏林圍牆被拆毀的新聞。十年後中國的政治異議人士創辦電子郵件鏈環,上網瀏覽的學生想盡辦法躲過無形的新聞封殺,他們以此要衝破中共訊息的壟斷。就像古騰堡的出版事業,促進人類思想交流而至人權觀念的興起一樣,電話、傳真機、電視和互聯網使人類思想可以毫不限制地自由流通也起着等同作用,因此是二十世紀極權主義不共戴天之死敵。」(按:古騰堡,十五世紀的德國人,已知的歐洲第一個印刷商,發明活版印刷,首次出版全套聖經。--編者)

海外民運向中共展開電子戰

《時代週刊》此段文章中提到的中國政治異議人士和留學生,就是指李洪寬等現在美國利用最新的互聯網傳播技術以突破中共訊息封鎖的電子傳媒工作者。他們對中國共產黨專制主義發動的網上信息戰已被中共專制政權認爲是對其生存的最大威脅,因此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最近在內部講話中說,「互聯網是西方和平演變社會主義國家的工具」,「互聯網戰場是不見血的戰場」。

中國留學生和政治異議人士向中國大陸展開電子網絡戰,是在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後開始的。一九九一年四月五日,即四五天安門事件週年中國留學生創辦第一份中文電子週刊《華夏文摘》(www.cnd.org)。該刊主要轉載海內外批評中共專制、宣揚民主自由理念的文章和訊息,當年影響很大,雖然近年其批評中共的色彩已逐漸淡化,但其開創的功績還是值得肯定。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稱,在一九九八年底大陸上網人數爲二百一十萬人,但到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上網人數已增加到八百九十萬人,一年之間增加了四倍。而且按照此速度到二OO一年底,大陸上網人數將突破二千萬人。到二OOO年中國網民將進一步增加到六千一百萬人,中國將成爲僅次於美國第二大互聯網市場。

那時李洪寬等戰士大顯身手的時候到了!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8/20/241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00年8月20日

1. 專政絕無日月,民主才有青天! (16,998次)

2. 江澤民三部署延續政治生命力 (15,313次)

3. 北京軍區某軍人:《出師表》 致江陛下 (14,725次)

4. 江澤民——人類歷史上最醜的怪角 (14,694次)

5. 中央黨校教授痛批江澤民,呼籲徹底改造中國共產黨! (13,720次)

6. 學習、學習、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實踐、實踐、再實踐(圖文) (13,583次)

7. 「三個代表」說明江澤民走向修正主義 (13,471次)

8. 透視中南海:反江同盟,是虛構,還是現實? (13,366次)

9. 江澤民——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賣國者 (13,264次)

10. 江澤民十六大交班卻可能拒絕交出軍權 (13,093次)

11. 今年北戴河會議的主題-- 王丹評論 (13,034次)

12. 李洪寬──突破新聞封鎖的游擊戰士 (12,707次)

13. 王丹:腐敗分子是共產黨的中流砥柱 (12,555次)

14. 三峽大壩質量起爭議 驚現48處裂縫 (11,633次)

15. 遠華案原總裁賴昌星揚言報復 (11,309次)

16. 天災人禍威脅中國三大江河源頭地區 (10,851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