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普京用“飞吻”之手挡住江泽民冲上来的嘴巴
 
林和立
 
【人民报消息】针对俄国向西方倾斜,北京高层最近召开会议,江泽民提出三项要求:“全面、深入地”研究普京,弄清他到底是个什么人;他在想什么;俄国的对外政策到底是什么。CNN中国问题评论员林和立最近撰文披露他从北京获得的这些内部消息。

美国民间研究机构“詹姆斯城基金会”在最新一期网络半月刊《中国简报》刊出前《南华早报》中国版编辑林和立(Willy Wo-Lap Lam)的文章“莫斯科倾斜西方,北京担忧”(Moscow tilts West, Beijing worries),指出,俄国采取亲西方的政策,令江泽民非常焦虑。

林和立的文章说,中俄关系现在明显受到莫斯科向西方倾斜的影响。例如,上个月美俄签署削减核武条约。这个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是,俄国等于默许了美国部署“全国导弹防御系统”,以及在亚洲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北京把美国部署导弹防御,尤其是战区弹道防御,视为美国“围堵中国政策”的组成部份。

另外,俄国最近同北约加强了关系,建立了常设合作机制“俄罗斯北约理事会”。在北京眼里,这等于莫斯科默许了北约东扩,进一步扩大北约势力。中国的立场一向是反对北约东扩和美国部署导弹防御,因此面对俄国的这种新政策,相当不满和焦虑。但江泽民又担心失去和俄国的关系,因而压制自己的反应,敢怒不敢言。中国外交部对俄国向西方“大跃进”式的关系发展,迄今保持沉默。

这位中国问题专家指出,中国大陆媒体上的反应则不同,有一种“酸葡萄效应”,普遍预测美俄关系发展是为了各自利益,不会长久。《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题目是“北约和俄国的婚姻距离完美相当遥远”;《解放军报》的评论员文章题目是“美俄蜜月能否长久?”该报评论员温惠(译音Wen Hui)说,俄国和美国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都是出于自私的动机。俄国人以为这样做美国就会提供大量援助,但这种幻觉很快会消失。

林和立引述北京内部消息说,在江泽民起程前往圣彼得堡访问之前,中共外交事务领导小组曾就俄国向西方倾斜问题召开了专门会议,讨论这种国际形势新发展,以及北京应采取的策略。在会议上,江泽民要求研究俄国问题的专家们要弄清几个问题:普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普京的智囊们到底是些什么人;俄国到底要采取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江泽民说,“我们不是很清楚普京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想什么。”在江泽民眼里,他对前俄国总统叶利钦相当了解和把握,但对普京,他则感到把握不住,担心即使普京有克格勃背景,但仍可能是个亲西方的人。

据中共内部消息,按照江泽民的指示,中国的俄国问题专家们提交了报告,对普京倾斜西方提出三点解释:

一是普京被智囊们说服,根据俄国目前的经济军事实力,至少俄国要短期内停止寻求超级大国的地位。普京是个现实主义者,他认识到,在俄国的经济腾飞之前,寻求超级大国地位是徒劳的。在目前俄国的现状下,西方的大量经济援助是需要的,它可以刺激和推动俄国的经济。

二是俄国认识到,向美国及西方倾斜,它会得到益处,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其他领域,包括反恐以及其他安全问题。例如,起码可以有利于迅速解决车臣问题,俄国的车臣政策,即使得不到美国的支持,但至少可以获得美国的默许。

三是对于北约问题,普京的政策理念是,“你不能打败它,就参加它”。俄国和北约合作,可以降低北约的“反俄国姿态”。

根据这个报告,江泽民决定要扭转俄国的这个趋势。上周在圣彼得堡召开的“上海组织”首脑会议,对于江泽民来说头痛的问题是,他怎么才能扭转俄国和其他成员国的倾斜西方的趋势。因为在1996年中国牵头成立“上海五国”时,其主要动机和目标是形成一个抗衡北约的区域集团。

江泽民的“扭转”成果是,在北京设立“上海组织”常设秘书处,并由中国一名副外交部长担任“常设秘书”。但在其他方面则没有什么成效。在“上海组织”首脑高峰会前,该组织的国防部长会议在莫斯科召开。但这次会议相当令北京沮丧,因为乌兹别克斯坦的国防部长都不来参加会议,因为乌兹别克最近得到美国大量援助,该国明显要和北京保持距离。不仅乌兹别克斯坦,连普京的顾问们也对中国试图把这个组织变成反北约的工具这种想法相当冷淡。

这位CNN评论员分析说,“上海组织”的失败对北京有重大战略影响,因为它等于把中国的西北方边境暴露给美国军队。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军驻扎在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几乎已成定局。而这几个国家都和中国接壤,这等于美国军队就驻扎在逼近中国边境的地带。这将直接影响中国的进口石油的安全通道,因为中国先前已决定计划投资修筑通过中亚地区的石油管道,来解决石油短缺问题。

林和立分析说,俄国已经注意到北京的这种不安,并采取措施安抚江泽民。在江泽民访问圣彼得堡之际,普京接受中共《人民日报》采访,使用了热情的语言来描述中俄关系,说他和江是好朋友,“我们一年至少见了三次面”,“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领域,俄中关系都从来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在此之前,俄国防部长伊瓦诺夫访问北京,向江泽民强调,俄中军事关系不会受到俄国和西方关系新想法的影响。除此之外,普京还告诉中国外交人员,莫斯科准备庆祝和中国签署“友好条约”一周年。

对中国问题进行追踪研究的林和立预测,出于政治原因等,今后俄国和中国仍会表现出亲近。但这一切都是表面文章。真正的问题是,对于北京来说,它相当困难扭转俄国以及其他上海组织成员倾斜西方这个趋势,因为这个趋势是由俄国及其他国家的自身利益决定的。

这位中国问题专家的结论是:可以确定的是,由于中国现在和俄国的关系退步、和美国的关系退步、和日本的关系退步,江泽民提出的所谓“大国外交”已成为空洞的口号,不管他在中共的十六大上怎样炫耀他的政治遗产。

摘自(大纪元)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6/13/2140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