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天知道──中央电视台到底是中国的还是伊拉克的?
 
【人民报消息】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过去不可想像的事都成了现实。这次伊拉克战争,英美联军允许几百记者──包括中国记者──随军采访,使世界各国人民有可能得到最及时最可靠的消息。然而,高技术本身并不保证我们看到的都是真实的。许多人对中央电视台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报道频频称道,赞扬他们一反常态地对战争进行即时追踪报道,观众看到的往往是外国新闻媒体的电视画面,加上中文的“同声翻译”。这难道还会有假吗?

一、中央电视台出品的新闻

让我们先来看看开战以来中央电视台的一些报道:

27日央视报道:英美联军的轰炸自开战以来,共造成4000平民伤亡。这是世界上除了穆斯林媒体外的独家报道。

28日,英国政府的首批人道救援物资,经过艰难的航行包括美军的扫雷,澳大利亚军人出色的海面以下的清理作业,胜利抵达伊拉克的南部港口城市乌姆卡斯尔。各大电视台都有泊在码头的货轮从全景到近景以及船内货物的镜头,可央视剪出的是一幅码头多于货轮且只有半个船舷的4秒钟画面。更恶劣的是在解说词中删掉了英国,只说人道救援物资抵达港口。

27日,约旦的第一批人道物资在运往巴格达的途中受阻的画面,经央视的剪接,镜头未改,解说词改为:伊拉克政府的救援物资运往各省。

28日,央视报道:伊拉克政府的救援物资在没有武力保护的状态下,不断送往各地(言外之意是很可能遭到联军的伏击)。然后主持人又问他们的佳宾,“联军捣毁巴士拉的粮库,断水断电,其用意是否是想将巴士拉困死,使伊拉克军队不战而降?”

27日以来,各大电视台相继播放了大量民众欢迎联军的镜头──伊拉克民众向联军士兵招手,伸大拇指,和联军士兵握手,请士兵喝茶等。央视压下了全部镜头,至今一次都没有播出。科威特的第一批救援物资在联军掩护下到达伊南部小镇,场面异常热烈,联军向民众分发食品,与民众交谈。这些镜头,央视当时没有播出,三天后播出时在前面接上的画面是两辆国际红十字会的汽车。解说词改为“国际红十字会的救援物资到达伊拉克”。

29日,来自于埃及,利比亚,叙利亚,黎巴嫩等穆斯林国家的穆斯林极端主义分子,经约旦进入伊拉克,参加他们所谓的圣战。央视的报道则是,20万在约旦生活的伊拉克青年中的7000人毅然回国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

那些身着自杀性攻击者服装的恐怖主义队伍,反复出现在央视的画面上,解说词是:大批青年准备以生命保卫祖国。不知听了哪位“专家”的建议,后来将自杀性攻击这个恐怖主义的专用语改成了同归于尽的攻击,以避与恐怖主义同流合污之嫌。

29日,央视报道:战争开始十天以来,伊拉克军民共击落英美联军的飞机15架,64辆坦克,35辆装甲车,130枚巡航导弹。英美联军共造成6000平民伤亡。这又是世界上除了穆斯林媒体外的独家报道。在滚动的字幕栏中一上午至少出现过40次(这天是周末)。

31日,央视报道:英美联军的B52轰炸机对伊拉克北部XX地,进行了地毯式轰炸,炸弹全部落入了一个小镇。但当记者采访一受伤的壮汉时,壮汉说:我们已经有一人死亡。

还有:“英国某报刊说,据政府一重要人士说。如果战争继续下去,英国将要把派往伊拉克的兵力减少到5000人。”

“西班牙政府说,如果战争继续下去,他决不会再往伊拉克派一兵一卒。"

不知道西班牙什么时候派过一兵一卒。

“以色列军队正在开往伊拉克”(31日报道)

“美国航母上的士兵,由于思乡心切,普遍厌战,情绪非常低落,有三人企图跳海,一人跳海成功,但回家的要求仍未被批准。”

节目告一段落时,主持人会说:这是中央电视台编译报道的。正是这个“编译报道”体现了该台的立场、观点和“水平”。他们的编辑班子,每天在全世界的报纸上,搜索出一条条反美言论,绝不放过任何一条对联军战事不利的只言片语。然后将这些“集锦”拿到数亿中国人面前,不厌其烦地播放。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做“谎言重复十遍就是真理”,这些没有举行过割礼的假穆斯林(找不到更好的称呼)正是创造性地继承着共产党几十年不断坚持,总结和发展的这一经验,在“据XX报道”,“据目击者说”,“据不完全统计”,“未经证实”等这些似乎不必为其报道负责的掩护下,对伊拉克战争双方倾注着他们全部的恨与“爱”。

象以上不顾事实地夸大美军困境,丑化美军形象的报道,每天有几十上百个。太多了免不了出差子。像“美军由于补给线过长,造成前方物资短缺,士兵已经开始和平民分享食物”,这位主持人说漏了嘴。他想夸大美军的困境,可是稍一分析,就会得出有利美军的结论:谁的食品分给谁?不谈美军的食品分给伊拉克平民说明什么,但如果伊拉克平民的食品分给美军可就说明他们欢迎美军了。

当看到美军士兵背的背包时,一位电视台请来的“专家”嘲笑说:这哪像打现代化战争,跟搬家似的。另一稍有见识的“专家”说,别小看那个背包,那里面还有雷达,能和卫星联系。要是飞行员的包,里面还有金条呢。本人不曾听说过这背包里的金条,从这些“专家”不会赞扬美国政府的逻辑来看,恐怕这是真的。飞行员跳伞后如若被抓,用这根金条可以买条活路。美国政府是多么爱护他们的士兵啊!中国的飞行员恐怕没有这个命,中国的金条还不够贪官污吏拿到国外买豪宅呢。

二、伪善的“和平天使 ”

除了新闻报道以外,中央电视台还聘请一些专家,包括军事专家和国际问题专家,对战局和政治经济形势进行评论。专家阵容颇为可观,不时有所更换。讨论的问题从国际反美浪潮的高涨到游击战的战略战术,以及萨达姆要如何如何才能以弱胜强,出奇制胜。其殷切而充满激情的振振之词颇具感染力。我们几位一起看电视的朋友不约而同地认为萨达姆的作战参谋部其实就在这儿!不知萨达姆本人是否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如果他看得想我们一样频繁,可能会多打一些胜仗。有些“高参”欲在这场战争中为萨达姆政权建功立业的满腔热情溢于言表。

当美国士兵被俘虏,被野蛮屠杀的照片在某些电视台播放后,美方指责伊拉克违法日内瓦战俘公约。主持人与各位“参谋”对此有一次讨论。一位“参谋”说:我参加过关于日内瓦战俘公约的国际会议,我了解日内瓦战俘公约的内容,战俘公约对是否可以刊登战俘照片没有规定。不管有没有规定,请问这位“参谋”当你在电视上看到战俘的肢体时(本人有幸未看到这些照片),你觉得好受吗?你也是名军人(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么当你在战场上抓到俘虏时,你也会这样对待他们吗?或者反过来,一旦你成为战俘时,你希望你的肢体照片也让你的老婆和孩子去仔细阅读吗?

29日,伊拉克发射了一枚“蚕式”导弹(有中国制造的电路板),导弹落在了离科威特最有名的购物中心只有十几米的海滨。就这一问题,央视主持人向“中国参谋部”的几位“参谋”问到:伊拉克的这次攻击意味着什么?一“参谋”答到:导弹的精度不够,没有击中目标。但其意义是,第一,给敌人在心理上造成威胁,第二,说明伊拉克的导弹装备还在运转,没有被敌人打垮。接着另一“参谋”在对伊拉克导弹使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评,指出导弹的使用应该是,几发或几十发齐射……

我将中国的这些所谓的军事家形容为“萨达姆的中国参谋部”,实在是恰如其分。他们对未中目标感到遗憾,可导弹攻击的目标是什么呢?我想中国制造的电路板,其质量一定不会太次,精度误差也不会差得太远。那么,他们所说的目标不就是那座科威特最大的综合购物中心吗?在购物中心,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市民购物,看电影,电影院已在攻击中遭到了破坏。“参谋”还说,伊拉克人自造的导弹精度太低,真是一语道破天机,言外之意是,要是原装的中国造,就会百发百中。看到购物中心里的人群了吗?让我们感谢伊拉克那些低能的工程师吧!

如果说全世界99%的反战人士的内心是善良的,那末那些毫无人性的,视生命如草芥却将自己装扮成和平主义者的那个1%中,就有几位天天在央视的演播室里摇唇鼓舌。

三、中央电视台是中国的还是伊拉克的?

中央电视台的倾向性是十分明显的。但是,起劲地煽动反美情绪并不说明他们热爱伊拉克人民。28日,在巴格达市区一处人口密集的市场遭飞弹击中,造成十几人死亡。央视的主持人对此做报道时,不仅没有一丝一毫的痛心。相反,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得出,那是在极力掩饰着喜悦。当然了,这是他们久寻不至的场面,是他们正在编撰著的“新世纪的地道战”这部专题片的极好素材。因为从开始攻击到那次市场爆炸,整个巴格达仅有一位平民死亡。巴格达市民街照逛,球照看。设在约旦的难民营没有一个巴格达人,有的只是外籍劳工。对此央视是这么报道的:“随着英美联军对巴格达愈来愈多猛烈的轰炸,巴格达的基础设施如电厂水厂都遭到了破坏。但是巴格达市民并没有被吓倒,他们都选择了留下来,不肯离开家园。”谁见过如此无耻的煽惑?其实,道理再简单不过--市民头上没有炸弹。民众迟迟没有离去不是因为不怕炸弹,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不是轰炸的对像。

从央视和那些所谓专家的如获至宝的兴奋,我敢断定,这枚炸弹是萨达姆一伙人干的,因为他们都需要这个场面,而萨达姆这个当代最狠毒的独裁者,到底还是比他的“中国参谋部”的几位守株待兔的书生来得厉害──放了一颗炸弹。这很符合他一贯的作为。

萨达姆政权盼着自己的国民死于英美联军的轰炸,以便激起伊拉克人民对英美联军的仇恨及国际舆论对美国的谴责。央视主持人及那些中国“参谋”也在期待着大批伊拉克民众被炸,从而找到证据,以证明美国的野蛮、美国的口是心非、美国的霸权主义。

自开战以来,在央视关于伊拉克战争报道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大明星”──伊拉克新闻部长萨哈夫,这位央视编辑们心中的英雄,是在萨达姆生死不详时,被委以重任的。萨哈夫在国家电视台上竭尽编造,夸大民众的伤亡和伊拉克军民的战绩,欺骗世界舆论和本国人民。这并不奇怪,因为他是萨达姆的人。可央视居然每天不断反复播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4/2/25659.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