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董建华无力挽狂澜 北京要当机立断 (图)
 
【人民报消息】(亚洲时报在线记者7月17日撰文)「性格决定命运」,这是希腊哲学家的名言,用来形容香港特首董建华是适合不过。很遗憾的是,他的性格不单决定他个人的命运,也很可能决定600万港人的命运。这是否一场历史悲剧?

由7月1日大游行到7月16日这个多星期,香港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月16日晚上7时至9时半,竟然出现两位重要政府内阁成员相继辞职的震憾性消息。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和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分别向董建华呈辞,并获接纳。

老实说,叶刘淑仪和梁锦松的辞职并不令人惊奇。即使在23条仍在「谘询」期间,香港报章已有报道叶本人有去意。可能她原本的计划是在完成23条完成立法后才「功成身退」,而看她在推销23条期间一副「 豁出去」 的态度,她应是早有准备,只不过现在23条在本立法年度过不了,她变成「出师未捷身先死」。

至于梁锦松,他在爆出偷步买车丑闻之后,本网站已刊文指出,问题已不在于他会否辞职,而是他会在何时辞职,7月15日香港廉政公署公布完成他涉嫌偷步买车的报告,并提交律政司,事情已无转寰余地,因为这显示廉署掌握足够构成检控他的证据。处于严重政治危机中的特区政府,根本不可能再像98年时以「公众利益」放弃起诉胡仙一样,保护梁锦松,如果这样做,率先落台的会是律政司司长梁爱诗。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梁锦松辞职是在廉署公布完成报告的翌日。反而叶刘淑仪的辞职却是可以迟点。

两人处境不同,也反映在董建华对两人辞职的反应之中,对叶刘淑仪的辞职,董建华表示了惋惜和有意挽留,并建议她去放长假才再作决定,她的辞职25日才正式生效。反之,梁锦松的辞职即日生效。

无论如何,叶梁两人的去职可以说是早在意料之中,但请辞的形式和特区的反应却是出乎意料。比较理想的方法是,董建华先行公布重整行政会议,然后内阁总辞。这起码是减少暴露政府危机的权宜之计。但董建华、曾钰成在数日前是坚持不改组行政会议。现在行政会议已去3人,剩下还不知有多少人会呈辞(当中以卫生福利局局长杨永强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享机会最高)? 董不改组,行政会议的下场竟是「变相自行改组」,似乎踏入7月,董建华事事来不顺。

事至如今,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董建华根本不是当特首的材料,他对有利施政的意见也听不入耳。只要他一日在位,有能力的人也不愿入行政会议,一日行政会议不能成功改组,香港的政治危机都不会过去。

摆在当前只有两条出路:要么董建华立即下台,要么董建华将权力下放,自己退居幕后。

董建华本周六(19日)将赴京「述职」。尽管董本人「议而不决」的性格改不了,但面对「一国两制」的危机,北京的新中央应该当机立断了。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7/17/2715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