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華爾街日報:中共軍委主席江澤民「返老還童」 (圖)
 

一個指頭指向別人時,九個指頭已指向自己。
【人民報消息】被稱爲國家良知、民族英雄的蔣彥永醫生,在被中國當局關押一個半月後,於日前獲釋的消息。儘管中國內地的傳媒隻字不提,但消息已成爲國際大新聞,世界各大媒體紛紛報導。《紐約時報》形容,這是一場異見者罕有的勝利。《華爾街日報》評論甚至不點名指出,下令拘捕蔣彥永的中共軍委主席江澤民真的幼稚!

* 罕有的勝利

《紐約時報》7月20日報道,蔣彥永獲釋回家的決定,似乎等同於一個直接地、重覆地與中共領導人對抗者所獲得的一場罕有的勝利。

報道稱,目前還沒證據顯示,中國高層正重新檢討他們對「六四」的立場,在這種情況下,蔣彥永被獲釋,意味中央領導層在面對「六四」問題時,出現了分歧,同時重燃了中共爲當年暴力鎮壓天安門示威者道歉的希望。

* 江澤民才真的幼稚

《華爾街日報》爲此發表評論文章,將矛頭直指江澤民。評論指出:軍方是在接獲仍然大權在握的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命令後,於6月1日將要求平反「六四」的蔣彥永拘捕的。文章披露,蔣案的調查員也承認蔣彥永是個好人,但稱他「在政治上極端幼稚。」但文章在末段話鋒一轉指出:在我們看,下令拘捕蔣彥永的人,才真的幼稚。

* 蔣彥永的思想彙報

該評論又提到,國際壓力肯定在事件中起了作用,其中較爲明顯的,可算是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賴斯最近到訪北京時,特別向中國高層當面提出蔣彥永事件,此外,中國的公衆輿論以及網上知名學者的聯署等,亦可能是原因之一。

《紐約時報》星期三報道說,一個了解案情的人透露,蔣彥永在拘押期間每天寫思想彙報,在他被拘押的最後階段,蔣彥永爲了讓看管他的人可以稱他承認有錯誤,就在寫彙報時做了一些改動。當局認爲這份彙報有悔過之意。

美國之音報導說,蔣彥永的妻子華仲尉看到了這份七頁的思想彙報。《華盛頓郵報》的潘公凱援引消息來源的話說,蔣彥永在這份思想彙報中寫到,1989年的中共象是一名得了直腸癌的病人,如果不立即接受手術就會很快死亡,而手術可能會延長病人的生命。然後他詳細寫下直腸癌疾病的情況以及手術的後果。但是他沒有說這個病人,也就是中共,是否能夠得救。

報導說,他也從沒有表示寬恕軍隊鎮壓學生。消息來源人士說,蔣彥永的這份思想彙報是一份經過深思熟慮、謹慎思量過的報告,他的下筆之處非常精確。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稱,中國當局在重重壓力下,爲求儘快解除對蔣彥永的禁令,避免更多的紛擾,遂隨便找個藉口,以「蔣彥永在思想上有進步」爲由,將他釋放。另方面,《華盛頓郵報》二十日也在頭版報道稱,蔣彥永獲釋,代表中共最高領導層,在面對國內外愈來愈大的批評聲音後,所作出的重大退讓。

* 蔣彥永沒有真正自由

目前蔣彥永醫生已回到他北京的家中,但他的女兒蔣瑞認爲,蔣彥永目前並沒有真正獲得自由。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目前居住在美國的蔣瑞,自父親6月1日遭到當局關押以來,一直打電回北京家中詢問父親的近況,並呼籲當局釋放自己的父親。如今盼得父親獲釋,蔣瑞表示,我父親經過這麼多天能回家,心情是很高興,但是他的事情並沒有完,他現在還沒有自由,所以高興的心情還摻雜着其他的情緒。

蔣瑞表示,我已與父親通過電話,他說身體很好,沒有講很多,因爲他不可以說很多話。據報導蔣彥永醫生獲釋後,他的家就遭到24小時的監控。蔣瑞的母親華仲蔚透露,夫妻倆已接到軍方的警告,不得接受記者採訪。

蔣瑞表示,她的父母6月1日是在前往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簽證前來美國探親時被劫持後遭到監禁,父母過去幾乎每年都會來美國探親,她希望父母獲釋後能早日前來美國探望她們。蔣瑞強調,父母可否前來美國探親便可這證實他是否真正獲得自由。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7/22/3196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