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要闻 | 时事 › 文章: |
转嫁坏帐 中共华尔街圈钱 中银丑闻触及真相
华尔街牵动世界,是国际金融业的神经中枢。中共正用外交手腕、在中国出动宣传机器,争取“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派大量经贸团在美国游说,目标是进军美国的 资本市场,大规模圈钱。 中共官员正通过集体性大规模投资,瓜分国有资产。中国银行系统钜额的坏债超过6万亿人民币,给中共政权带来巨大压力和政治风险。中共急于将这部分资金转嫁到国际社会,分散风险,延续中共政府的统治稳定,这是中共进驻华尔街的重要经济战略。 中国商界企业界大腕于6月中旬云集美国纽约,如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中国对总裁的时髦称呼)的张瑞敏,TCL集团总裁李东升等人均联袂 赴美,在纽约举行各种活动,意在树立企业形象,争取美国基金会的青睐,以便他们的企业早日在美国上市。 * 中银高层年内两启贪污案 中国银行(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三日凌晨发表声明,接获母公司中国银行通知,两名副总裁朱赤、丁燕生涉嫌未获授权,在公司合并前动用银行资金,分配作个人用途,已即时被停职,涉案的朱赤和丁燕生是中银香港第二及第三把手。 中银香港前总裁刘金宝,传因涉及被当局拘捕「上海首富」周正毅旗下的「新农凯集团」十七点七亿元问题贷款,于去年中被撤换,轰动国际银行界。另外,最近中国监察部现正深入调查中国银行原副董事长刘金宝利用职权违规发放贷款、谋取私利、涉嫌贪污受贿案件。内地媒体指出,多名跟刘金宝案有关的嫌疑人,都是来自上海银行体系。 中银贪污案触及中国金融业不良贷款的真相。中国金融行业沉淀大量的不良资产,实质是制度性腐败,是中共官员用投资为由,瓜分国有资产的必经之路,目前,中国政府利用各种说法,来掩盖经济真相,故意用一些自由市场的经济学数据来分析中国经济,将中国经济现象分析得非常复杂、难以琢磨。 一些海外投资家借此再度警告中国银行业隐藏风险;美国华盛顿布鲁金斯研究所中国经济专家拉迪(Nicholas Lardy)稍早指出,中国的金融危机已经成熟,唯一缺乏的是引发危机全面爆发的导火线。 * 金融市场“包装”中国概念 《中国现代化的陷阱》一书作者、流亡海外的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何清涟指,中国金融业要实现大规模海外上市,除了具备三个前提:一是海外根本不了解中国金融系统的状况,但现在看来这一前提不存在;二是批准中国海外(尤其是华尔街)入市的关键人物们对中国金融系统状态的评估与大多数专业人士不一致;三是即使了解中国的金融业风险也愿意冒险「吃河豚」。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量投机基金在寻找资金出路,一些金融机构急于迎合“中国概念”,将中国企业“包装”上市。目前,外资大量进入中国不仅无法改善中国不良体制,反而将腐败这一病毒瘟疫从中国政府的毒瘤传染到整个西方社会。 目前,的确有一些国际金融业知名人士宣称中国银行业信誉未受影响,将“照常在海外上市”、“前景可观”。6日,中国交通银行公布,英国银行业巨头汇丰控股有限公司同意出资17.47亿美元,收购交行19.9%的股权。中国交通银行是中国四大银行中不良贷款问题报导最多的银行。同日,瑞士金融巨头瑞士银行称,已签订最终协定,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购买价值1.85亿美元的不良贷款。 中国银行不久前则表示,将在今年十月前完成股份制改造,将再次动用外汇储备,为中国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分别注资二百五十亿美元,减少坏帐比率,通过表面的资产重组和中国概念的包装,让这两家银行在海外上市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美国人伊桑-葛特曼(Ethan Gutmann)在中国三年,回国后写了『失去新中国:美国人在中国经商、渴望和背叛的故事』 (Losing the New China: A Story of American Commerce, Desire and Betrayal) 一书,讲述他在中国经商的亲身经历、一些鲜为人知的官商内幕、以及他在获知中国经济内部实情后的反思。 葛特曼说,他去中国时,满脑子都被灌输了诸如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盈利和扩增生机无限等资讯。葛特曼认为,美国企业家可能会说,或许他们也真相信,他们正在给新世纪的中国带来自由,但是美国企业家事实上只是在”攀登一座金山”,尚未达到终点,还不知前面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 投机心理不愿信负面报导 葛特曼的话,道出西方对中国真实面貌的迷盲。 葛特曼书中披露出一些鲜为人知的官商内幕,如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代表向他吹嘘说他们是怎样例行公事般地向中国官员行贿以打开市场;亚洲全球交易公司(Asia Global Crossing)的经理销毁公司的支出记录以掩盖公司的亏损;公共关系顾问用公款向公司代表提供五星级酒店以及妖魅的蒙古妓女服务等。 早在2000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罗斯基发表《中国GDP统计发生了什么?》一文。他通过研究中国各省市的经济统计资料,发现这些资料与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位有不相符合之处,因而提出对中国统计数位的疑问。 2001年7月,美籍华裔律师章家敦出版的《中国即将崩溃》一书,在美国舆论界引起了对中国前景的广泛讨论。章家敦认为,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坏账“已经高到不能维持的地步”。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冲击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将出现逆差,而且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对中国的投资也会减少。书中也揭示了中国社会与体制的乱象、弊端与危机、官方公布的统计数位之不可信、以及中国繁荣外表下的虚伪与衰弱。该书指,中国最近几年经济增长数位虚假,并断言中国无法维持持续的经济增长。 有人认为他戳破了许多媒体盲目的中国热,有人认为这本书论证大胆不可信;中国官方则发动学界和媒体对这本书大力批判。对90年代起在上海工作十五年的章家敦来说,他其实没有任何预设的政治立场,只是想诚实说出他对中国的观察,却未曾想过会引来纷扰的政治效应。 接著,2002年1月,美国《中国经济》季刊的主编斯塔德维尔在其出版的《中国梦》一书中把中国经济比喻为“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他预言中国将出现大规模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并警告投资者“不要轻易把亿万美元的投资扔进中国这个无底洞”。 同年4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题为《中国为什么造假账?》的文章,称中国已“被虚浮的数位淹没”,“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名声是建立在纯属虚假的基础上的”。 稍后,法国大证券商里昂证券公司发表报告,称中国的债务余额实际上是GDP的1.4倍,为中国政府公布资料的6倍;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控制,最后可能在中国掀起金融危机。该公司称:“不值得浪费纸张去写那些显示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国家的数位,因为中国各级政府都虚报经济资料,使官方统计数位言过其实。” 类似的书和文章,多多少少触到了中国的真实层面。 但是在对中国前景一片乐观的压倒性预测中,人们似乎从心理上不愿意相信这些负面报导。 何清涟,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作者近年专门从事当代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研究,对中国改革时期财富积累、官商结合的“潜规则”有鞭辟入里的分析。其代表作《中国现代化的陷阱》于1998年初在中国大陆出版,在海内外引起强烈轰动,成为学术著作中罕见的畅销书。在国际社会的中国研究圈引起革命性变化。(大纪元资料图片) * 中国经济学家的想法 事实上,近年来海外媒体陆续披露大量中国伴随改革开放而产生的系列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农村问题、贪污腐败、金融丑闻和危机等等问题。 “中国自己的经济学家,你要说完全没人知道(上面这些问题),太低估他们了。”何清涟表示。 借经济过热的话题,她指出:“中国经济过热的话题并不是温家宝讲话以后才有的,从去年就开始在中国的媒体出现了。不过经济学家们躲躲闪闪,每个人的背后又有利益集团,没有拿汽车业钱的就说汽车业过热,没有拿房地产钱的就说房地产过热,每个经济学家又把自己的想法包在学术名词后面,一般人看来看去看不明白。 ” * 资讯封锁 中国新闻管制严密,所有资讯、包括经济资讯都经过过滤。 何清涟指,如果观察者只能根据不完全资讯甚至扭曲的虚假资讯进行「盲人摸象」式的观察,或者凭藉在中国政府严格控制下的所谓「调查」做研究,得出的结论必然有极大局限性,甚至可能正好与事实相反。另外,中国政府近年来的宣传策略比毛时代那种指鹿为马的手段要高明得多。在谎话中混杂著部份真相的宣传手法,比完全的谎话更能迷惑人。 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方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诸如西思科(Cisco)、升阳(Sun Microsystems)、雅虎(Yahoo!)等美国企业的全盘配合下,中国当局使用美国的高科技技术监控、清除、最终成功地隔离了中国的互联网路,创造出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独裁者”国际互联网。 「资讯不完全」导致人们对中国的认识片面化。法国的INSEAD商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问题专家乔纳森.斯托利在华盛顿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演讲时道出中国研究的艰辛:「中国太大,有关中国的资讯五花八门,来源也多有矛盾,各种不同的问题可以写出大量的博士论文来。但这些论文的结论都无法获得证明。写论文容易,但要准确反映中国的现实,实在是很难的事情。」 欧共体多国、美国、日本等大企业、大集团、很多世界银行,雇用经济研究机构中的专家,从电脑中摘录资料给他们的老板,关于中国经济金融报告都说中国经济情况甚好,适合于投资。这些资料都是抄来抄去的,受到中国政府发布的虚假经济资料影响。对中国经济金融真相普遍存在误解在所难免。 * “在华盛顿为中国游说” 中国政府近年来的海外「统战」工作,耗费巨大。 一些学界商界的华裔成功人士,陆续成为「统战」物件,也包括相当部份欧美学者与研究者。中国政府的一切舆论宣传在这些人这里都可以找到最积极的回应。 葛特曼(Ethan Gutmann)在『失去新中国』中透露,在他所在的北京商业圈子里,成功与否不仅仅是按市场的占有率来衡量,还得看其在华盛顿为中国游说的能力大小等来衡量。 中共控制海外华文媒体,早就是公开的秘密。这些泛红媒体成为新华社消息与人民日报消息的忠实转载者。透过被严重过滤的讯息,人们很难看到真实的中国。 霍普金斯大学一位中国问题观察家说,观察中国是一门艰深的学问。 最新一期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日前载文严厉批判中国的投资环境,该杂志以「蠢蛋们涌入中国投资」(Doing business in China Fools rush in)为题,强调中国经济环境混乱,外资持续成为牺牲品。报道说,外资似乎逐渐变聪明了,愈来愈多已签订的投资计划,后来并未执行。 (大纪元)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