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瑞典記者北京發現奇異「哭牆」
 
茉莉
 
【人民報消息】年輕的記者託比揚-佩特松是瑞典《每日新聞報》派駐北京記者,他在北京發現一處奇異的「哭牆」。

通常人們所說的「哭牆」,是指耶路撒冷的一處古蹟,據說那裏曾是一處金碧輝煌的神殿,被所羅門燒燬,幸好有六位天使坐在牆下哭泣,這面長達28米的石灰石牆得以保存。後來到耶路撒冷的猶太人,懷念過去的榮光與民族的苦難歷史,常常會撫牆而泣,低聲祈禱,故此牆被稱爲「哭牆」。

而被瑞典記者稱之爲「中國的哭牆」(Kinasklagomur)的地方,是指北京信訪辦門前的人行道。那裏,來自全國各地的上訪者,風塵僕僕、忍飢挨凍地守候著,希望北京官方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在他們本地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冤假錯案之類。

這是令瑞典記者大開眼界的地方。來自一個特別崇尚社會公正和平等的國家,瑞典記者普遍以捍衛弱勢羣體的利益爲己任,只要公民有一點利益受損,例如本國的低收入者看不起昂貴的牙醫,這種消息經常是瑞典媒體大幅報道的頭版新聞。

於是,駐北京的瑞典記者的眼睛,發現了一羣許多體面的北京人視而不見的上訪人羣。佩特松這樣開始他的報道:「農民劉尊民(LiuZunming的音譯)和他的表兄弟寨光華(ZaiGuanghua的音譯)坐火車坐了76個小時,然後在北京中心站過夜,現在坐在信訪部門的人行道邊,等待裏面有人會出來聆聽他們的訴說。」

這兩個貧苦的人說,他們之所以到這裏來,是因爲村裏的領導不遵守法律,奪走了劉尊民家的土地。他們沒有辦法,只好到北京來告狀。

「根據信訪部門負責人的說法,去年統計的上訪人數,增加了三分之一,有百分之八十的案件由當地解決。這些案件大都與官員腐敗、警察虐待、以及經濟、土地糾紛有關。」

瑞典記者觀察到,信訪部門負責人說的是一回事,但現實卻是另外一回事,例如劉尊民和他的表親,就沒有任何人理睬他們。這對農村來的表兄弟聽其他上訪者說,北京的信訪部門往往推卸責任,只是把案件退回到地方機構了事。

瑞典記者寫到,由於中共最近召開大會,警察截訪了大約三萬人(據新華社報道北京去年有將近70萬的上訪者)。目擊者說,警察氣勢洶洶地衝進上訪者臨時搭起的簡易住房,毀壞私人物品,把上訪者強行抓進警察的大貨車送回原籍,並毆打那些抗拒者。

來自北歐的記者,一般都有嚴謹的新聞道德,因此,佩特松在這篇有關中國上訪者的消息中,並不發表個人的看法,他只是客觀地寫道:這對來自偏僻新疆的表兄弟,用積攢了半年的錢,購買了價值400元人民幣的車票--這筆錢對他們是一個不小的數字,穿越半個中國來到北京。他們對中國共產黨最近的大會一無所知,他們只知道,上訪是他們求得公道的唯一途徑。

同情和憐憫,盡在客觀的描述之中。對於我這個旅居瑞典的中國人,這個報道帶來了一陣強烈的震動。想想那麼多露宿街頭、孤苦無助的上訪者,那麼多告狀告了幾年、幾十年,問題和冤屈仍然得不到伸張的人,真是欲哭無淚。

我不知道普通瑞典讀者如何看「中國的哭牆」,又如何看那個造成大量社會不公、還禁止人們在「哭牆」旁申訴的政府。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9/26/3266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