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漢字是一個生命體(多圖)
 
【人民報消息】

一、漢字是一個生命體:有他的聚、散、離、合,也有他的成、住、壞、滅。

在古代,「道」這個字,總是和「德」一家親,人們總是「道德高」,「道德低」的在談論着,老子寫下道家的精華五千言,就叫做《道德經》。到了現在,「道」與「德」,早已分道揚鑣,它又和「路」聯在一起,人們看到的處處是「道路長、道路短」的。「德」失去了「道」的陪伴,不甘寂寞也找來了「功」做伴,因爲現代人喜歡做「功德」,卻不喜歡講「道德」。

再說「成、住、壞、滅」。世界三大古文字,其中巴比倫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聖書體),都曾在歷史的舞臺大放異彩,如今卻都已走入了博物館,只能供人憑弔,唯獨中華民族的漢字,走過三千多年的風風雨雨,歷經蹣跚的腳步,如今卻老當益壯,神采奕奕,大步走向世界的舞臺,展現動人的光彩。

二、美妙的漢字:在所有的古文字中,漢字碩果僅存,絕非僥倖,它的美好,奧妙,值得探索。

1. 漢字是神傳的文字

「倉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從科學來看,也許只是遙遠的傳說。但從「文化人類學」來看,傳說的背後,其實往往隱含着更多的真實。倉頡是黃帝的史官,他有四個眼睛,是一個半神半人的人物。當他從天上帶來這種文字時,上天喜悅的祝福,並降下小米來慶賀。而妖魔鬼怪,看到人類有了文字,有了智慧,再也無法愚弄操控,他們失去了衣食父母,只好連夜抱頭痛哭。人們感念倉頡的貢獻,從南北朝時期起,「倉頡」就和「至聖先師孔子」受到中國人的膜拜。

歷史上漢字也擁有神聖的地位,在民間,寫過漢字的一張小紙片,都不能隨意丟棄。到今天,在臺灣保存傳統文化較多的客家聚落,標明「敬惜字紙」的敬字樓,仍隨處可見。

2. 漢字每一筆一畫,都有它的內涵

一個漢字往往就是一個博物館。西洋的所有拼音文字,不管是英文、俄文、拉丁文等等,它的文字只能紀錄聲音。失去了聲音,就沒任何意涵。

「漢字」是現今唯一能表意的文字,它的每一筆一畫蘊藏着極爲豐富的信息,諸如造字當時的社會發展狀況,經濟活動,文化思潮等等,許許多多的先民的祕密,都隱藏在漢字的筆畫當中,真實的保留了先民生活的面貌。走進漢字,你就走進中華文化的博物館,足以讓你流連忘返,以下試舉一些例子。

有些人以爲中國傳統文化,歧視女性,他們的說法是,有很多不好的字,是「女」字旁的。像「奸」、「妖」、「奸」等等,但這只是看到事情的一點而已。我們來看人生中很重要的---「姓」、「婚」和「姻」這三個字,他們有什麼共同的特色呢?我們常請問人「貴姓」,「姓」代表一個人的來歷,出身,請問大家的「姓」是跟着爸爸還是跟着媽媽來的呢?絕大部是跟着爸爸的姓,那爲何用「女」字旁呢?而「婚姻」是人生大事,是男女雙方的大事,那麼至少其中一個字要用「男」字旁啊?

歷史上傳說:上古只知有母,不知有父。這是很早很早的社會,中國的漢字就保留了這一段的文化。我們看「安、好、妥」和「奸、妖、奸」這兩組字,好壞相較看起來很矛盾。但歷史在往前走,漢字也在變化着,在商朝甲骨文中只有「安」,只有「好」,只有「妥」,沒有「奸、妖、奸」三個字,那是後來男性掌權後所造出來的字。

譬如說「人」這個字,楷書的「人」和三千年前的甲骨文的「」,都是簡簡單單的兩畫沒有什麼變化。只是「甲骨文」的「」看起來比較像真正的人,兩手垂在胸前,彎着腰。這表現出三千年前中國人對「人」的基本看法,也就是中國人的「人生哲學」。人是最複雜的,連畫家都會感嘆畫鬼容易畫人難。臺灣俗語說:「一樣米養百樣人」。人世的種種,確是很複雜,但人生真要那麼複雜嗎?簡簡單單的兩畫,不也是人生嗎?再複雜的問題,彎彎腰,賠個禮,不就變得簡單了嗎?從這簡單的兩畫,你也許可以看到更多,從英文「human」裏你能看到什麼呢,用電子顯微鏡,也很難找到什麼吧!

再舉「家」這個例子,「家家有本難唸經,家醜外揚不好聽」,要造一個共同認可的「家」字還不容易呢!從甲骨文的「」字裏,我們又看到了什麼呢?甲骨文的「」字,上面是房子「」,房子裏有一隻「」(豬)。家,當然要有自己的房子才溫馨,擺一隻豬幹什麼?家難道是豬窩嗎?

其實他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呢?「家」在農業社會里,不只是吃吃睡睡的地方而已,家是一個經濟生產單位,有生產力,家道才會興旺。牛、馬一年才能生一隻,豬一次可以生十二隻,一年還可以生兩次以上。家中有豬,不但生產力旺盛,更象徵着百子千孫,子孫綿綿。

3. 漢字能跨越空間時間的阻隔

漢字的穩定性最高,而拼音文字,隨着語言不斷在變遷,它的文字也在不斷的變遷。所以現在英國大學生,已經很難看懂三百年前的莎士比亞,而中國的小學生卻能對一千多年前的唐詩朗朗上口。一九一一年思想家梁啓超,來到日據時代的臺灣,訪問抗日文學家林獻堂,啓發林獻堂以文化抗日的思想。他們一個說廣東話,一個說臺灣話,但兩人相見甚歡,毫無阻隔,因爲他們是用漢字筆談,所以漢字的這個特色,使他成爲化解隔閡的和平使者。

4. 漢字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

漢字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書寫形式,有的穩如泰山,有的龍飛鳳舞,再加上歷代無數書法家的努力經營,漢字的書法,已成爲純粹的藝術品,在日本,書法就被尊稱爲「書道」。

5. 漢字蘊藏無限的寶藏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橋樑,漢字承載着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化,走進漢字,你才能走進中華文化的堂奧。在這裏,你可以聆聽至聖先師的諄諄教誨。如果喜歡新奇,也可以聽聽「白馬非馬」的百家爭鳴;喜歡文學,你可以分享屈原的孤獨。在幾萬首的唐詩宋詞中,總可以找到你的知音。既像科學又像哲學的中醫,既神祕又迷人的天文知識,豐富不亞於今天……,走進漢字,絕對讓你滿載而歸。

6. 漢字的變遷反映時代的思潮

漢字從商朝的甲骨文,到今天的楷書,幾經變化,字型筆劃有的變胖、有的變瘦、變繁、變簡,在在反映出不同時代的不同思潮。

譬如從甲骨文到周朝的金文,有些字體不但沒簡化,還變得繁複、對稱美觀,譬如「集」、「齒」兩字。


甲骨文金文
甲骨文金文

正反應出周朝人重視文采禮儀的要求。秦朝力行「車同軌,書同文」。禁止各國有自己的文字,以秦之「小篆」爲標準,正反應秦朝的中央集權,統一思想,講究效率的精神。隸書的出現,則反映出秦朝的嚴刑峻法。法多,犯法的人也多,官吏管理隸卒,文書頻繁往來,爲求快速書寫字,而有隸書。到了漢、唐二代,中華文化充分發展,文治武功盛極一時,四方遠來朝貢,文學藝術,科學技藝也都登峰造極。此時,方方正正,穩重大方的楷書,正是泱泱大國之風的展現。楷書從唐代定型後,到今天已有一千年。雖然俗字、簡字、變體字,仍不斷產生,簡化雖是潮流,但從整體來看,楷書實際簡化的極少,因爲漢字歷經三千多年的演變,考驗已經成熟,接近盡善盡美了。「楷」就是「端正」、「楷模」的意思,所以「楷書」也叫「正書」。因此楷書再簡下去,就要傷害到漢字的精華了。

三、變異的簡體字

看到「滅」、「聖」、「義」、「衛」這樣的漢字,總是讓人覺得不舒服,感到不安。

有些人以爲簡體字是中共創造的。其實甲骨文時代簡體字就存在了,太平天國曾推出一百多個簡體字,民國二十四年教育部也公告了四百廿三個簡體字,不過不到半年就廢止了。民國四十二年考試院副院長也在臺灣推行簡體字,經過正反兩派論戰,最後也沒有施行。到了今天,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用到一些簡體字。

簡體字書寫快速,但缺乏漢字精神,所以不能代替正體漢字。但今天中國大陸通用的簡體字和已往的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可以從幾方面來看:

1. 中國大陸通用的簡體字目的---消滅漢字

漢字幾千年來的演變,不論是繁化或簡化,其目的都在充實漢字的內涵,方便更多的人使用,進而使漢字發揚光大。而中共簡體字的最終目地是徹底「消滅漢字,走向拼音化」。

所以一九五一年毛澤東指示:「文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的共同方向—拼音化」、「在實現拼音化以前,應先簡化漢字」。所以中共的簡體字,只是消滅漢字以前過渡時期的代用品而已。

2. 消滅漢字的目地---阻斷中華文化的承傳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藉着漢字,一脈相傳數千年。若失去了漢字,中華文化也將失去了依託。一羣沒有傳統文化、思想的百姓,是會讓統治者任意操控、愚弄的。當年日本統治臺灣時,禁止臺灣人學漢字,連姓名都要改成日本姓氏。統治者的目的,就是借用消滅漢字,來阻斷臺灣人與中華文化的聯繫,精神上變成真空,最後達到奴化臺灣人的目地。

中共有計劃的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美好的一切,都扭曲爲「落伍」、「守舊」、「迷信」。把至聖先師孔子醜化爲「虛僞狡詐的政治騙子」。如果百姓能使用漢字,直接去了解中華傳統文化豐富內涵,就能馬上揭穿中共的謊言。所以消滅漢字,就能阻絕百姓對中華文化的了解與認同。失去傳統文化的百姓,就可以爲極權統治所操控、奴化。

3. 現通用的簡體字是最怪異的文字

文字有兩大體系,一是表意的文字,也就是文字的筆劃是有意義的,漢字是現存唯一表意的文字。二是標音的文字,文字本身只代表聲音,再由聲音表達意義,文字本身沒有意義。法文、日文等所有拼音文字都是這一類的。

漢字的筆劃是有涵義的,才可以表示意義或讀音。而簡體字有些沒有任何意義,它又不代表聲音,所以也不是漢字,但也不是拼音文字,它只是一個亳無內涵的圖形。

我們來看看「買」的簡體字。「買」字的上面是一把帶鉤的刀,底下是一個人頭。一刀砍到頭上,這種買賣也太可怕了。這種字沒有真正內涵,也沒有聲音的聯繫。真正漢字的「買」,上方不是「四」,而是「網」,是捕魚的網,動詞是「把魚網進來」。「買」的底下是「貝」,「貝」在古代當貨幣使用,意思很清楚:「用錢把東西網進來」,這就是「買」啊!

再看「衛」這個字,「衛」這簡體字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聲音的聯繫。正體的「衛」是城牆(中間的口),外圍有許多人在守護、保衛。金文的衛「」意思就看得更清楚。

4. 反客爲主、混淆是非

簡體字在歷史上過去一直存在着,雖然它書寫較快,但它不含漢字精神,不合六書的造字方法,所以簡體字一直只能在小範圍、私文書中使用。所以有些簡體字雖然已經存在上千年了,但還是不登大雅之堂。如今中共大規模把簡體字當成正式文字,真是反客爲主、混淆是非。

四、現通用的中共簡體字反映了什麼

文字是一個生命體,文字的變化,反映這個時代的思潮,金文的對稱美觀,反映周朝人的重視禮儀文采。楷書的方方正正,反映漢唐盛世,堂堂正正的國風。那中共的簡體字又反映了什麼呢?就先從幾個字來看看吧!

1. 義(甲骨文是「」)

中國人最重視「義」這個字,朋友之間講義氣,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便是「義」的典型。做生意買賣講信義,義之所在,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只要該做的事,慷慨赴義,義不容辭。中國人爲什爲一直這麼重視這個義呢?因爲古人造字,已經把這些內涵都放進這個「義」字裏面了。

我們來看看甲骨文這個「」字。「」上面是個「」,羊肉美味又滋補,這樣的好東西,當然要奉獻給神明,所以「羊」也代表「祭品」、「供品」。底下是一個「」(我)字,表示自己。上下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把我自己,當成祭品,無私的奉獻。文天祥的成仁取義,關公的義薄雲天便是很好的例子。

再看看簡體字的義,「義」,先是斜斜的兩畫,組成一個大叉叉,中間一點也是斜斜,整個三畫都是斜斜的,你能從這三畫找到一點點和「正義」有關的東西嗎?

2. 聖(甲骨文是「」)

「聖」這個字,在中國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像孔子,我們稱爲「至聖」。杜甫稱爲「詩聖」。「」這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個人,有一個特別大的耳朵,旁邊再加一個口。「大耳朵」表示聽得明白,有耳朵就可以聽,但要事事聽得明白可不容易。孔子到了六十歲才「耳順」,才知道別人話中的真正涵義。旁邊的「口」,表示講得清楚,人,天天在說話,但要把話說得清楚可不容易。有時你越說,別人越糊塗,說不定還「禍從口出」呢!所以「聖」,就是必須具備「聽得明白又能說得清楚」,是有很高境界的人。

「聖」的簡體字是「聖」,漢字的筆畫有它的涵義,而西洋拼音文字則可以讀出它的音。但這個字既找不到筆劃的意義,也沒有聲音的聯繫,不是漢字也不是拼音文字,難道是要把「聖」人等同爲「怪」人嗎?

3. 葉(甲骨文是「

再看「葉」這個字,「落葉繽紛」、「秋霜紅葉」,「葉」這個字,無論在文學作品中,或是在甲骨文中,都是既美麗又詩意。

甲骨文的「」,沒有草字頭,表示是一棵樹,樹上長出三片造型可愛的葉子(三表示多數)。

「葉」的簡體字是「葉」,表示「十個口」。在漢字裏,一個口是嘴巴,三個口是「品」,人口衆多的意思。一個頭有四個口是「囂」,表示「吵鬧」的意思。十個口是「古」,古代的古,表示十口相傳,已經傳了十代了,是很古老的事了。每一個字意思都很清楚。

而簡體字的「十個口」,竟然變成樹葉的「葉」。樹葉有圓有扁,有長有短,但總不會長成「十口」這樣子吧!

五、簡體字的後遺症

一個社會,如果很多人在使用假鈔,那就會傷害到整體的經濟,也會破壞人與人的互信。一個國家,如果大家都使用一種虛假的文字,那又會如何呢?大陸古文字學家唐蘭,在文革後來到香港中文大學說:「有句話,過去不敢說,現在要講。漢字是不應該簡化的」。

不該做的事做了,必然會有問題。簡體字隨着使用的時間的拉長,所產生的後遺症就越來越突顯。茲舉其大者來談一談:

1. 改之又改,亂之又亂

「穩定性」是漢字的特點,所以我們可以直接「聆聽」孔子的殷殷教誨,可以吟詠李杜的唐詩,直接欣賞顏真卿氣勢磅礴的書法,楷書從唐代定型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但被簡化的字極少,因爲楷書已經是最精簡的了。武則天聰明絕頂,她花了十五年的時間,才造了十八個新字,到今天也只有她的名字「(上明下空)」這個字留存下來。可見造字、改字之莊嚴與不易。

中共在一九五六年一口氣推出二千二百三十五個簡體字,既不按六書的造字法則,也沒有自己新的理路,既沒有漢字的神聖內涵,又沒有拼音文字的簡便。簡體字之間矛盾之處,更是隨處可見。如:

「賁」可以簡化成「文」,所以「墳」的簡體字是「墳」,但「憤」又不等於「忟」,「噴」也不是「呅」。

「筆」的簡體字是「筆」,也就是「聿」簡化成「毛」,但「律」又不是「彳毛」,「肆」也不是「镸毛」。

「鷄」的簡體字是「雞」,也就是「奚」簡化成「又」,但「溪」又不等於「漢」,「谿」也不是「又谷」,等等等等。

以上這些字,爲什麼這個字可以這樣改,那個字不可以這樣改呢?簡體字造字的根本原則是什麼?真是引起全國百姓的好奇。最後,恍然大悟,簡體字的造字的原則就是「隨心所欲」、「歡喜就好」。百姓得知這個造字祕訣後,頓生「彼可取而代之」之心,於是士農工商,全民造字運動,風起雲湧,現代的倉頡滿街跑,大家都來改。

譬如說羨慕的「羨」,本義是看到別人吃好吃美味的「羊」肉,自己「欠」缺沒有,羨慕得流「口水」,所以是「三點水」。簡體字把它改成二點,百姓說三點可以改成二點,那二點改成一點更好,所以羨慕的「羨」,現在有「羨」和「」兩種簡體字,而「酒」的簡體字有:「灑」、「ン西」、「ー西」、「シ九」、「ン九」、「シ久」、「ン久」等等,真叫人眼花撩亂,有的人乾脆用正體漢字,以表示自己的文化水平高。

所以現在中國大陸街上招牌,書信往來,有正體漢字,有法定簡體字,有社會通行簡體字,有私家簡體字,百家爭鳴。民間改,政府改,從一九五六到一九八六的三十年間,政府對簡體字已經大改五次,小改不知多少次。

2. 空之又空,假之又假。

假鈔,傷害經濟,也破壞人與人的互信。當漢字失去了博大精深的內涵,簡化成一種空洞的符號,這種空洞的符號,便可以隨着統治者好惡、政治的需要,任意填上不同的內容,所以簡體字已成了假的、空的文字了,也成了統治者洗腦的工具。

譬如「進」這個字,從金文來看意思很清楚,「」,右上是一隻鳥往上飛,底下「」是腳趾,代表走路。左側「」是道路。合起來是說,一個人往前走,快得像鳥飛,這當然是「進步」,但簡體字「進」,表示走入井裏,走進陷阱,走進深淵,這怎會是進步呢?

中共說愛臺灣,但卻用數百顆飛彈,虎視眈眈的對着臺灣。正常的社會,是無法理這樣的愛,但對中共而言,這是順理成章的,因爲他們的「愛」字是沒有「心」的。

中共造的字是假的,內涵也是假的,上行下效,變成全民造假。在這樣的環境中,曾任國家副主席的林彪有一次感慨地說了一句心底的話:「不說假話,辦不成大事」。中共已成世界最大的「造假之國」。

大紀元時報二○○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坦言:全國虛報、瞞報、僞造、篡改統計資料佔60%。二○○四年全國統計普查中,發現光是湖北省漢川市的一項「個體營收」的統計居然灌水十倍以上。這雖然誇張但還不嚴重。

中共最嚴重的一次「造假」,是一九五八年的「大躍進」運動。

「大躍進」來源於毛澤東的一句話:「十年超過英國,十五年趕過美國」。誰都知道這只是狂人的一句空話而已,但沒有人敢去揭穿他,反而全國上下,都來爲此話圓謊。

「工業生產」這部分怎麼「大躍進」呢?鋼鐵產量可以日夜生產,不足的再拆鐵窗,砸鍋子充數。「農業生產」則要順季節,看老天爺的臉色呀!怎能「大躍進」呢?於是只好造假,虛報農作物產量。鄰縣增產一倍,你沒增一倍就是「私扣糧食」,結果最後變成「造假比賽」。中央政府則按假報的數量徵收糧食,農民最後只好把明年要種的種子都交出去。第二年、第三年全國瘋狂慶祝豐收,毛主席的偉大力量,使「畝產萬斤」,打破世界紀錄。但同時饑荒餓死的農民,滿山滿谷。連自古以「天府之國」著稱的四川成都平原,也不能倖免。

事後調查三年的大躍進,大陸餓死的百姓約三千五百萬人以上。而中國歷史上水災、旱災、天災、大者二百零三次,總共死亡二千九百九十一萬人。僅僅爲了毛澤東一句假話,竟然付出數千萬的寶貴生命,真是人間悲劇呀!

二○○五年三月美國貿易代表署提出的年度貿易報告中,特別強調,美國對外貿易中,最感頭痛的問題,就是中國大陸的盜版,仿冒品的猖獗,「這顯示中國政府根本不能有效地打擊盜版、仿冒、以保護智慧產權。」

臺灣剛開放探親時,大陸名酒,充斥臺灣大街小巷,不出幾年,忽然銷聲匿跡,不是臺灣人喝不起,而是發現,原來這些名酒90%以上都是冒牌貨。

所以,用假字,阻斷了正統優良文化的承傳,它的後遺症已經不斷的顯現了。

六、結論:危機與轉機

自倉頡造字以來,中華大地雖經歷不斷的改朝換代,但大部分的外來文化,最後都被中華文化同化。這些歷史的過程豐富着他的內涵,也展現他的無量包容、和諧完整。

到了中共執政,共產黨的「無神論」、「鬥爭文化」、「犧牲人性培養黨性」的教條,和中華文化的「敬天愛人」、「天人合一」、「重視倫理」的思想,背道而馳。

中共爲了統一人民的思想,必須消除傳統文化,而「消滅漢字」是「消滅傳統文化」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動用國家力量推動簡體字,再進而拼音化以徹底消滅漢字,漢字遭到空前未有的危機。

雖然現使用簡體字的人佔多數,但並非他們喜歡簡體字,而是對正體漢字的不了解。但在大陸漢字學術界已經逐漸認清了一個事實,只有正體漢字,才能符合學術研究的要求。二〇〇四年在北京召開的「第三屆漢文史資料庫研討會」,文史專家許逸民就鄭重提出「繁體字是創造漢文史資料庫的基本學術要求」。真正的學術需要純正的漢字來承載,正體漢字的再弘揚將是必然的趨勢。

正體漢字在歷史上的種種考驗,展現他的鮮活生命力,那麼現在它走到那裏了呢?二〇〇六年起,全美國將有二千四百所高中,開設「大學中文學分預修課程」,繁體正字和簡體字並行,這是一個轉機。讓全世界使用漢字的人,都了解正體漢字的美妙和內涵,和他的真正價值,也許這正是我們的責任吧!

(正見網 2005年臺灣未來科學文化研討會論文)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6/28/3658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