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两个被中共毫无限制滥用的字
 
作者:华途
 
【人民报消息】党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凡人凡事随时随处都与“革命”相连。夺取政权阶段:

邪灵组织——曰革命党,
土匪流氓——曰革命党人,
打砸抢占——曰革命斗争。

1949年统治中国后:

目标——保卫胜利果实,永保革命江山;
理论——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手段——一个接一个的“革命化”群体灭绝政治运动;
老一辈——发扬革命精神,永葆革命青春;
后一代——继承革命传统,做革命接班人;
全国人民——高举革命大旗,继续革命前进。

就连小小的方方面面的事都冠以“革命”,使人永远不忘“革命到底,奋斗终身”。

相互称谓——革命同志;
老公老婆——革命夫妻;
人际交往——革命友谊。

唱歌要唱革命歌,看戏要看革命样板戏,敬礼要敬革命礼。

更有趣的是,教主毛泽东是湖南人,每顿饭总是离不开吃辣子,他对身边的人说:“能吃辣子的人革命性强。”延安时代迎合毛编了一首歌《红辣椒》,歌词说红辣椒想过一种有革命意义的生活,它看不惯白菜、菠菜和青豆的浑浑噩噩,说它们没有骨气和革命精神,于是辣子领导蔬菜发动了一场革命起义。

毛泽东在延安抗大给学员作过一场报告,专门讲什么叫革命,什么是马列主义。毛问学员:“你们会不会吃小米呀?”回答:“会”。毛又问:“会不会打草鞋?”“会”。毛接着又问:“会不会爬山?”“会”。毛解释说:“能吃小米,会打草鞋,会爬山,这就是革命,这就是马列主义。

毛在另一篇文章中,终于露出了“革命”的狰狞面目: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

那么“革命”二字正确的内涵是什么呢?“革命”二字最早出于《易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一语,意思是周武王起来推翻暴君商纣王之举,是顺天意得人心的“革命”。以后古人很少使用“革命”二字,农民起义等行动称之为“造反”、“起义”或“光复”。现代意义上的“革命”一事,是孙中山先生倡议采用的。《兴中会革命史要》一书详细记载了孙中山采用“革命”一说的由来,其意是推翻旧制,以三民主义创建新制。以上应为“革命”之真义。

然而中共却毫无限制的滥用革命二字,人必称革命,事必称革命,言必称革命,逐步的形成了一种极具欺骗性、煽动性又极具杀伤力的革命文化。在革命的名义下在革命的氛围里,生命被看成轻于鸿毛,残害生命就当儿戏;革天的命,革地的命,革人的命,其乐无穷;革命有理,造反无罪,父子相斗,师生反目,夫妻相残,闹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还要革死人的命,砸碎万恶的旧世界,连同承传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德观念统统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唯党文化是革命的文化,先进的文化,积极进步的文化。

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中共的革命文化是反动的,是有罪的。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6/5/3621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