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這段毛"鮮爲人知的故事"揭開三十年前的記憶(多圖)
 
蕭良量

1937年毛澤東在延安機場。
【人民報消息】張戎與哈利戴的新着《毛澤東:鮮爲人知的故事》確實很讓人震撼,讓人想到很多往事。

其中1941年到1945年的「延安整風:靠恐怖建立權力基礎」使我了解到原來在延安是隻準進不準出的。

文章這樣寫道:集中在延安的熱血青年大約有四萬人,多是十幾二十歲,由中共地下黨把他們介紹到這塊「革命聖地」來的。到達延安時,他們無一不是興奮萬狀。有個青年回憶道:「我們終於見到延安的城頭了,我們這時興奮得幾乎要流出淚來,我們在車上向着延安城不停的歡呼,歌頌這座莊嚴的古城……歌聲開始激盪,我們高唱起(國際歌)和俄國的{祖國進行曲)。」青年們又慕煞幹部們身上又臭又髒的爛軍服,處處覺得新鮮、刺激和神祕,爲之顛倒。(延安頌) 的歌聲響徹全城,新來者被編入各種學校受訓。但很快的,他們就或多或少失望了。他們來延安是衝着一個夢,這個夢與現實相差十萬八千里。

文革中,我和幾位同學串連時認識了清華大學的一個學生,小夥子非常英俊,也很健談。後來去四川支援「革命造反派」時,被對方的流彈擊中,被揹回來時血一直往下淌,就這樣死去了。後來別人告訴我說,他的父母當年就是熱血青年,在延安認識的,因爲生活太苦,偷偷離開回到上海,成了資本家。

看了張戎的著作我才明白,延安的苦並不僅僅是生活之苦,而是共產黨高官騎在下面人頭上作威作福。

文章寫道:最使人失望的是,「平等」問題。這個他們理想的核心,竟然在革命聖地無蹤無跡,不平等、特權比比皆是。就吃來說,每個單位都有大、中、小三竈,中竈的肉、油大概是大竈的一倍,小竈就更多了。高級領導有特別的營養食品。

穿着也是一樣。一般人穿當地自織自染的土布,粗且扎人。領導人穿國統區進口的舒服的斜紋布。毛的內衣內褲是極細的布。一個爲毛家洗洗補補的傭人告訴我們,她本人不夠穿內衣褲和襪子的資格,只能穿空心棉襖,經常都在感冒。

日用品像菸草、臘燭、寫字紙都按等級分配。說到孩子,中共領導…)(扁可以送去蘇聯,或有自己的保姆。職位低一些的高幹的妻子生產可以進醫院,產後有專人服侍。再低一些的幹部可以送孩子上保育院。有幸結婚的一般幹部,要麼不敢生孩子,要麼自己想法子對付。

艱苦的生活條件使疾病常常發生,但是醫藥分配按等級。毛本人有美國醫生馬海德,還有兩個蘇聯醫生。如有什麼需要,他直接向莫斯科要,或給重慶的周恩來打電報。醫院分高幹病房跟一般人病房,進醫院得要介紹信,連病人的飯菜也分等級。

抗戰剛開始時,延安有個國民政府派來的紅十字會醫療隊,給一般共產黨員和老百姓看病。但不久它被趕走了,有謠言說它用的針藥全是有毒的,還在食水裏下毒,散播細菌。醫療隊走後,個別醫生被留了下來,主要爲特權階層服務。


毛澤東與江青在延安!
延安最顯眼的特權標誌是汽車,這裏唯一的一輛汽車,是紐約洗衣房華僑捐贈來運送傷員的。但毛把它「私有化」了,做了他的專車。人人都知道這是「毛主席的小包車」,跟毛很接近的王稼祥夫人朱仲麗都以爲這「是宋慶齡從國民黨地區搞來,專門送給毛澤東用的」。年輕的司馬璐看到毛和妻子江青乘車經過後說,江青穿着深紅色的春裝,「和毛澤東在車中雙雙風馳電掣,招搖過市,路人都爲之側目」。延安盛傳着一句笑話:「延安就三樣東西──太陽、廁所、空氣是平等的。」

如果不是書中有一段描述,我簡直不敢相信進延安就等於有了一份賣身契,生死由黨定。

書裏是這樣描寫的:儘管失望,年輕的志願者卻沒法離開,他們進了延安就出不去了。其他地方,包括別的紅色根據地,都一概叫做「外面」可望而不可及。過來人說:在延安的老幹部中,新幹部中,思鄉病很流行。農家子弟往往直率地提出回家去,知識分子幹部就聰明多了,他們不說「回家去」,而是編造一套謊言,說得天花亂墜,要求黨調他們出外工作。當然絕大多數不會批准。

書中說:司馬璐在醫院裏看到下面的一場戲:「我們沒有病,爲什麼把我們送到這裏。」兩個江西佬一面在咆哮着,一面在企圖掙脫政治指導員的手。指導員對他們說:「同志,你安靜一點。」又招呼幾個武裝同志把他們壓住。……兩個江西佬繼續在訴說:「我們要回家看看雙親和兒女,一次再次請假不準,硬說我們有了神經病,送我們到這裏來。」


1937年毛澤東在延安鳳凰山。
這時,有個好事的幹部走過去,指指兩個江西佬胸前掛的「長征紀念章」,對他們說:「同志,記得你們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呀!」……「這個東西有屁用,我們死裏逃生,受傷十幾次了,現在人家升官的升官,有好吃好穿,我們爲的什麼,還不如回家種田去。」對年輕的志願者們來說,逃跑更是難於上青天,抓回來面臨處決。大部分也就斷了走的念頭,留下來了。

僅僅因爲想回家看看父母和兒女就要被處決,多麼令人毛骨悚然!原來那個清華大學學生的父母是九死一生逃出去的!不過正因爲他們有這段歷史,所以二十幾年後,文革時還是被活活打死了。打死他們的就是這個在清華大學上學的兒子。當時紅衛兵站在旁邊,逼着兒子打死父母,說他不打死他們,就打死他,然後再打死他父母。這是多麼悲慘的一幕啊!

張戎這本書揭開了我封存三十多年的記憶,這不是一件壞事。

(人民報首發)

購買新唐人聖誕晚會票
購買新唐人中國新年晚會票
各國文字介紹併購買新唐人中國新年晚會票

簡短錄像片看過之後,還想看,請點擊Watch Again就可以再看。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毛澤東左整劉少奇右逼死高崗(多圖) 2006/11/16 (32,058次)
張戎香港座談:從毛行宮看獨裁者的恐懼(多圖) 2006/10/23 (21,854次)
張戎的高見讓中共顫慄(多圖) 2006/10/20 (36,397次)
張戎:毛髮動土改是要農民乖乖聽話 2006/10/19 (25,596次)
鄧小平向卡特顧問披露:「飛奪瀘定橋」是虛構(圖) 2006/10/19 (20,915次)
恐怖──毛澤東(中共)政權的基礎 2006/10/10 (23,032次)
《毛澤東:鮮爲人知的故事》精選:最後的日子(多圖) 2006/10/8 (48,281次)
講兩個毛澤東鮮爲人知的故事(多圖) 2006/9/21 (50,090次)
來自武漢的鮮爲人知的祕密 2006/5/21 (18,720次)
最近可能有什麼事情發生 2006/12/16 (29,565次)
古巴求美國!卡斯特羅還沒咽最後一口氣(圖) 2006/12/15 (29,067次)
一張圖片!新華網今天在釋放個信息(圖) 2006/12/15 (27,817次)
人民日報這新聞何必搞成「焦點」(圖) 2006/12/15 (34,284次)
新華網這頭版頭條確實奇奇怪怪(圖) 2006/12/14 (31,000次)
丁俊暉,誰讓你不幸生在中共統佔區!(多圖) 2006/12/14 (29,679次)
黨越來膽越小!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紀實 2006/12/14 (37,694次)
這段毛"鮮爲人知的故事"揭開三十年前的記憶(多圖) 2006/12/14 (39,319次)
中共用高智晟探底 世界別再軟弱失去機會(圖) 2006/12/13 (43,887次)

中共毛了!泄露出怎樣治它才是對症下藥(多圖) 2006/12/13 (33,065次)
高智晟這事中南海有最新部署 2006/12/12 (26,268次)
本屆諾貝爾和平獎證實世界在全面墮落 2006/12/12 (32,092次)
Oh,皮諾切特哏兒屁啦,老江!(圖) 2006/12/12 (27,627次)
小新聞但意義卻大到整個世界(圖) 2006/12/12 (27,390次)
屁股冒煙兒!政治局擴大會議高層互毆(多圖) 2006/12/11 (43,320次)
記者這一跪,黨媽媽站不穩了(圖) 2006/12/10 (20,474次)
新華網泄露軍隊高官勾結外鬼詐騙(圖) 2006/12/10 (33,690次)
這玩意兒進入各位胃裏,在那裏「和諧」(多圖) 2006/12/10 (18,992次)
發生了!千百年頭一遭的奇聞 2006/12/10 (36,214次)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爲何沒頒給高智晟(多圖) 2006/12/9 (37,267次)
一張圖片!陳馮富珍的嘴脣象吃了死人(多圖) 2006/12/9 (29,318次)
大事!陳至立完蛋的序幕正在拉開(多圖) 2006/12/8 (38,748次)
爲何這個德國人必須被轟出大陸(多圖) 2006/12/8 (30,699次)
掛白旗!曾慶紅無奈剁下司馬昭之心(多圖) 2006/12/7 (42,473次)
一個真實因果輪迴的故事 2006/12/7 (37,022次)
一個專家也無法解釋的怪事 2006/12/7 (31,647次)
僞科學家何祚庥趣聞(圖) 2006/12/7 (34,197次)
怎了得!「蛀京辦」把美女培訓成保姆送進這裏(多圖) 2006/12/6 (42,115次)
特號新聞!江澤民替身出現在新加坡(多圖) 2006/12/5 (56,446次)
新華網這頭條…美國沒機會嘗試(圖) 2006/12/5 (31,177次)
危險,隨州這幹部黨性太差(多圖) 2006/12/5 (19,119次)
令港澳「賭神」失色的芝麻官 2006/12/5 (20,956次)
一個跡象!何祚庥和方舟子正被扔(多圖) 2006/12/4 (34,970次)
最新內幕!陳良宇把江氏父子抖露了 2006/12/4 (33,045次)
出局!這回輪到雅虎老闆楊致遠哭了(圖) 2006/12/4 (41,032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