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內幕 › 文章: | ||
江胡都愛不釋手!爲何張德江一個跟頭栽下來(多圖)
爲推卸責任,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和省長黃華華打起來了!(爭鳴) 【人民報消息】 看了張德江的簡歷,對於他只有一步之遙就爬到官場峯頂,卻來個倒栽蔥的下場並不吃驚。 ● 一個順的不能再順的履歷 1946年11月在遼寧臺安出生的張德江,漢族,中共建政時,他差一個月滿三歲,到現在爲止,受共產黨的教育已有56個年頭。也許張德江註定要在中共末朝末代時刻出中共的大丑,所以他的仕途順利的驚人。 按照新華網的報導,1968年,張德江成爲吉林省汪清縣羅子溝公社太平大隊「插隊知青」,兩年後,即爲汪清縣革委會宣傳組幹事、縣委機關團支部書記,不但吃上了商品糧,而且掌握了權力。他在「文革」中的表現已經一目了然了。 又是個兩年,他被送到延邊大學朝鮮語系學習朝鮮語,1978年8月至80年8月被保送去朝鮮金日成綜合大學經濟系學習,任留學生黨支部書記。在朝鮮學習兩年畢業回國後,任延邊大學朝鮮語系黨總支副書記,校黨委常委、革委會副主任。1985年4月任吉林省延邊州委副書記,1990年10月(江澤民當政)任民政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隨後三年一跳兩年一升,1995年6月任吉林省委書記,1998年任浙江省委書記(江澤民的地盤必須用江氏嫡親人馬),2002年11月接替拍黃麗滿馬屁的李長春,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 張德江只在第十四屆做了一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五屆當了一屆中央委員,十六屆就被江澤民迫不及待的送進中央政治局當委員。曾慶紅在十六大前當了幾年政治局後補委員,上邊討論了五次都沒把「候補」帽子去掉,張可比曾慶紅牛太多了。 ● 一進廣東省就死定了 外邊人想一進廣東省就當指揮棒,那就死定了。 李長春去廣東當省委書記時,廣東省的頭頭們大爲惱怒,認爲江澤民根本不信任廣東本地人,深圳已經讓江把姘頭黃麗滿空降霸佔了,廣東省委書記還要從外面找,這純粹是監視他們,噁心他們。
廣東省的地方主義非常嚴重,開會都說廣東話,外省幹部聽不懂拉倒,沒人搭理你。浙江省委書記張德江是2002年12月被江澤民點名去廣東接替李長春留下的「亂班子」的。他一聽去廣東就兩腿戰戰,表示有畏難情緒。但不能不去。 ● 中共淨搞笑 張德江註定不會把廣東搞好。廣東,尤其深圳是鄧小平改革開發的試點,是中共讓先富起來的地方,江澤民把派到北韓學經濟的張德江安插到廣東當第一把手,用北韓的辦法統治西方模式的省份,真乃是名符其實的「南轅北輒」,因此張德江有了個溺稱「張北韓」。 看了張德江的簡歷就知道,中共派到北韓學經濟的還不只他一個,因爲他是留學生支部書記。全世界都知道金日成活着時揮金如土,朝鮮人民窮到天天盼他過生日,因爲那天每人可以分到兩個雞蛋! 這樣靠中共豢養的獨裁政權有什麼「經濟經驗」可以傳授呢?原來,北韓太難打進去了,所以只有用留學生的方式可以近距離偵察。說難聽點,「張北韓」就是派遣的特務。別認爲特務都是戴着墨鏡滿街晃的,那是孫子輩兒的小特務。 ● 曾慶紅給張德江下絆兒 派張到廣東,是江澤民屬意培養他爲胡溫後一代的核心層。當時江澤民對張德江說:中央重託,到新地方去熟悉鍛鍊;要打破廣東省積壓的山頭主義、地方主義;用三年的時間,在「法治」上能有新氣象,關係重大。 三年時間在「法治」上能有新氣象?共產黨獨裁統治了56年多,哪裏有過「法治」,這就是要把張德江吊到烤爐裏燒成脆皮鴨! 2003年4月,不知曾慶紅出於何居心,把江對張的三點要求,在廣東省委常委會上捅了一下。把省委的人氣的臉色發青:我們廣東成了你們升官的墊腳石,壞的都是我們的,搞好了都是你的。那你就好好搞吧! ● 作惡多端 仕途嘎然而止
據爭鳴雜誌2月刊報導,近期廣東發生了數十宗的百姓抗爭受到鎮壓並造成流血傷亡事件,在國內、國際造成了影響,如湛江事件、東莞事件、惠州事件、汕尾事件,以及一月十三日發生的中山事件,都造成了傷亡。 一月十五日,在廣東省省委常委會上,張德江就廣東省近年來發生若干社會、經濟等特大事件,被迫作了自我檢討。雖然嘴上說要承擔政治責任,但會議進行了長達五個多小時,都是把手電筒對準在座的其他省領導,張德江在會上憤憤不平的說:到廣東工作三年,我接受廣東問題非一日之寒的說法,但問題的要害在於省委。我們可以自問:爲什麼政策、措施不能有效貫徹、執行?爲什麼政治、社會突發事件不斷髮生?爲什麼領導幹部隊伍在社會評價中處於低點?爲什麼社會秩序、治安長期惡劣?爲什麼廣東「三黑」能橫行? 這些個爲什麼並沒有使他逃脫責任,不但在廣東挨批五個多小時,而且爲了汕尾血案去北京做了口頭檢討,但在政治局會議上未獲通過。一月十七日,張德江正式遞交了辭呈。 一路順利爬上來的張德江眼看十七大要進中共最高決策層,結果突然一個跟頭栽下來,結束了政治生命。這不是江澤民的本意,也不是胡錦濤的本意,那麼到底是誰把張德江的仕途給堵死了呢? | ||
| ||
| ||
相關文章: |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