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中国人的美国梦(图)
 
李源
 
2010年8月28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19世纪70年代,在广州市郊的大金钟水库经常有很多人在里面苦练游泳。不了解情况者看到这一情景,也许误认为这是运动员在进行专业训练。真实的情况是这些人在做偷渡训练。当时,很多中国人无法忍受“文革”那个年代政治运动的疯狂,纷纷选择从陆路闯关或从海路游泳逃往香港,而游泳训练正是他们当时实现梦想的重要手段。

现在,美国已取代香港,成为中国偷渡者的梦想之地。近日媒体报导,美国联邦“府会中国委员会”举行的偷渡及人口交易听证会透露,最近美国的中国偷渡客暴增10倍。很多中国家庭花费约7万美元的昂贵代价,把自己未成年的子女偷渡到美国。

这些年多次出现偷渡客死亡事故。从1993年的“金色冒险号”事件,到2009年10月份加勒比海域中国偷渡客翻船事故,再到今年7月份,美国西部亚历桑那州发现40多名偷渡人员的尸体,对偷渡者来说,死亡一直是偷渡过程中甩不掉的恶梦。

然而,尽管如此,这些灾难都浇灭不了他们彻底走出国门的渴望。现在,不仅是中国的底层民众,中国的精英阶层,也显露出移出国门的强烈动机。据美国国务院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移民获批的EB-5类签证移民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比上年度增加了2倍左右,达到4218人,其中七成左右来自中国。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移民大国。

据媒体报导,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中国移民潮的主力已从底层劳工转为由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组成。移民呈现出向高端化、大数量的发展趋势,以至于有人惊呼,中国是否正在经历社会中坚阶层的集体流失?

2009年,仅北美加拿大一地,移民从中国转移出去的财富就至少在人民币23亿元以上,中国大陆移民人数几乎占了加国投资移民全球目标人数的一半。在去年投巨资开拍的宣传片《建国大业》中,观众们对20多位演员的国籍一阵惊呼:原来这些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人的演员早已加入了外国国籍。

为什么在据称中国经济连续数年保持高增长,甚至有说法在今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的情况下,这些人仍然一个个争相斥巨资移民或偷渡出国?这只能从中国大陆的社会现实中寻找答案。

其实,对中国人来说,选择走出国门,无非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如果不是因为对国内的生存环境失去信心,有谁愿意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搬到一个语言不通、生活习惯相异、举目无亲的陌生国度?

对移民国外的大陆各界和知识和财富精英来说,国外优质的教育、清洁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以及安全感无疑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因为这些东西在中国大陆,已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

单从今年来说,中国大陆的生态环境、财富安全和社会治安等方面不断暴露令人难以想像的恶果。从去年秋季持续到今年五月份的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到5月份以后席卷南方、多次出现的超历史记录的暴雨和洪水,北方出现的持续高温,致上千人死亡(实际可能上万人)的舟曲泥石流,不明死亡人数的南京大爆炸,诡异的吉林松花江水污染等等事件,这些高频度出现的天灾人祸让中国大陆充满一种不安全感。

今年以来,在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校园杀童案、杀警案、炸弹爆炸案,毒奶案和假疫苗案,缝产妇肛门案,也让整个社会的紧张气氛雪上加霜。

除此之外,今年飞涨的物价和房价,以及各地不断出现的贪腐的中共官僚队伍调动警察、武警等武装力量,疯狂的直接抢劫民众土地、房产等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分裂,使整个中国大陆就像一个火药筒,呈现出一种令人绝望的王朝末日景象。

在这种种社会乱象之下,中国的知识和财富精英选择逃离中国,为家人寻找一处更安全的栖身之地,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在中共的权贵阶层不顾及后果的疯狂瓜分资源,独占了国民财富和底层民众向上发展的资源和机会之后,如果那些能力更强的知识及财富精英们都感受到了生存的危机,那么,底层民众的处境必然更加恶劣。

北京一位网民的留言形象的反映了下层民众的心态。他说,2007年后中国飞涨的房价,早已将普通老百姓拒之门外。全家人要拿出几辈子赚的钱付房屋首付,还要背上后半辈子的债务!如果光是债务还好,父母病了怎么办?孩子上学怎么办?我们失业了怎么办?——因此,“我决定好好赚钱,移民到国外,我决定让我的孩子逃离这个变态的社会。”

尽管带水的中国GDP又向前移动了一个位置,但正像北京大学夏业良教授所说,中国的经济总量背后,是中共对资源、能源的过度使用,甚至还预支了中华民族子孙后代可以利用的能源和资源,对水、空气、土壤等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总之,在许多国人眼中,灾难深重的中国已成为不宜居住的伤心之地。但是心中依然燃烧着梦想的中国人,从来不会放弃对未来的希望。那么除了这些成功实现美国梦的中国人之外,那些绝大多数无法走出国门的人们,将如何面对眼前沉重的现实?

 
分享:
 
人气:21,941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