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要聞 | 生活 › 文章: | ||
小女子李娜與她的恩師莫滕森(多圖)
李娜嬰兒時照片。 【人民報消息】這個胖娃娃,6歲時就顯出她對網球上的天份,她就是掙脫中共體育體制而成爲第一個捧起大滿貫賽事單打獎盃的自負盈虧單幹戶李娜。 法國電視二臺評論員在直播李娜決賽時評論說,李娜代表了新一代的中國人:樂觀、自信、充滿活力,而且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 李娜說:「年輕時,教練和領導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現在我爲自己打球。」 確實,中共的舉國體制,是用民脂民膏培養體育尖子,這樣你就不能不聽話,但奇怪的是,明明你能拿冠軍,但偏不讓你比賽;或者指示你必須讓賢;或者硬塞給你一個與你不合拍的教練……。所以這個共產黨的體育體制註定要失敗。 衣食住行都靠自己,還要自掏腰包請好教練,李娜曾吐露出自己承擔的風險:「單飛在帶給你自由的同時,也會帶給你酸楚和煩惱」,「只有打出好成績自己才能有收穫。打不好,就真變成爲教練打工了!」 在中國,運動員成了包身工,得了好成績是中共臉上的鍍金。2006年李娜在多哈亞運表現失準,立即被抨擊說她拿國家榮譽「鬥氣」。去年成績不如預想,常常愛吼老公教練的李娜在今年初炒掉了姜山,聘請了丹麥人邁克-莫滕森。 ◎ 李娜與教練莫滕森的緣份大了
爲了照顧家庭,50歲的莫滕森收山多年,近年來一直在EUROSPORT頻道擔任網球轉播評論員。「我曾評論過多場李娜的比賽。對於她,那個時候我用的最多的一個單詞,就是『侵略性』。沒錯,我一直都很欣賞她。」在阿萊克斯的遊說下,莫滕森答應從馬德里站開始與李娜合作,兩人並沒有簽訂長期合約,一切都是「打着看」。 中國人最喜歡講個「緣份」, 莫滕森與李娜的好緣份不知從哪輩子結下來的。李娜說,「第一眼,就很合拍。」。莫滕森說的更玄:「時間長短不是問題。當我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她時,我已經覺得對她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雖然莫滕森與李娜接觸的時候並不長,但從一開始兩人就建立起了信任。莫滕森用「幽默,隨和,一顆廣闊的心」來形容李娜。 ◎ 教練對李娜像照顧女兒一樣精心 李娜昔日訓練照。 在中共體制下,你不可以選擇教練,被選擇後也要完全聽從教練的指揮。但西方民主國家不是這樣,你請來的教練,首先是朋友、彼此信賴的朋友,然後教和練才能順利進行。 莫滕森收山的原因是家裏有兩個女兒需要照顧,當莫滕森決定做李娜的教練時,22歲的大女兒馬上打來電話祝賀,而14歲的小女兒則說:「爸爸,你真棒!」 莫滕森把李娜當成家人一樣對待,當李娜走向球員休息室時,莫滕森一路疾走跟着,並關切的詢問李娜:「一會兒想吃點什麼?雞肉培根意麵,還是咖喱牛肉飯?能量飲料我會幫你配好的」。儼然一個男保姆。 備餐教練還兼男保姆,對於中國教練,這是不可想像的,但莫滕森面對中共記者的詫異,憨厚的笑笑,反問道:「這也是教練工作的一部分,不是嗎?」 ◎ 李娜:莫滕森總能從每件事中找出積極的一面 中共媒體最喜歡捕風捉影搞聳人聽聞的報道,看看新華網爲賺人眼球,整版都寫滿了對他人的「傷害」。 李娜說:「我從來不看國內的報道,也根本不在乎人家說什麼。太在乎別人,就變成爲別人而活,反正對於不喜歡的人,再怎麼說他們都是不喜歡。」 報道說,比賽中場,莫滕森離開一號球場,他守在了球員出口外。李娜一露面,兩人就迎向對方,結結實實的一個擁抱。「打得很好。對手今天發揮很不錯,很艱難的一場球,贏了就好。」他相信肢體式的鼓勵,要讓自己的球員意識到自己被愛護。
莫滕森的心理素質教育與西方民主制度接軌,看起來簡單,但在輸了捱罵,贏了屬於「偉光正」的專制體制下的李娜卻異乎尋常的重要,李娜曾說,莫滕森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從每件事中找出積極的一面,「邁克讓我更相信自己。」 沒有比賽的日子,莫滕森每天8點半和李娜見面。兩人一起做一些包括踩單車在內的體能練習,大概一個多小時。之後是兩個小時的擊球練習。莫滕森與李娜談論的,不僅僅是網球。還會和李娜聊聊他自己的生活和家庭。表面看起來這與教授球藝沒關係,但事實證明,一個和諧的場氛圍更是提升人球藝的關鍵。 ◎ 小女子李娜的真實一面 騰訊報道說,李娜是真正的「中國之王」。她選擇熱愛的事業,並且爲之承擔風險。她選擇了一條大部分中國在役運動員不敢選擇的路──單飛。 6月7日發展論壇刊登了李娜的部份生活照,從這些圖片中,我們看到的不是那個曾被說成「與媒體交惡」的「女男人」李娜,而是她最真實的一面:一個熱愛生活、夫妻恩愛的普通中國小女子。 李娜與丈夫姜山旅遊時穿少數民族衣服留影。 李娜享受生活,露出她小女子的本色。 李娜家居生活。 ◎ 李娜成功的真正原因 李娜成功的真正原因是拋棄體制! 李娜奪冠後,明報報道說,李娜最叫人佩服的,是一顆善心。2010年5月的馬德里大師賽及10月的中國公開賽前,她承諾把獎金全數捐贈玉樹地震災民,最終她於馬德里8強下馬和北京 4強止步,合共捐贈了153萬,去年夏天她更親身探訪玉樹的兒童福利院。她亦曾向武漢兒童福利院捐款,修建「李娜愛心康健室」等。 李娜能夠奪冠決不可能僅這一點點善心就能得到如此大的榮譽──130年來沒有亞洲人在羅蘭加洛斯登上單打決賽的寶座,2011年李娜書寫了新的歷史一頁。 也許,「騰訊體育」記者閆松6月4日寫的那篇特評文章的最後一段道出了李娜成功的真正原因:「現在,我想問一個問題,你在欣賞熱愛她的同時,是否準備做好真正複製李娜的準備?那就是,像李娜一樣的執著,敢於拋棄體制的庇護,真正迴歸到體育的本源,用愛選擇自己的人生與事業。」△ (人民報首發) | ||
| ||
| ||
相關文章: |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