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有權不用王八蛋!李克強盤點6個官場百態(多圖)
 
單京京
李克強利用總理的權力在整頓官場。
必須證明你媽是你媽!

【人民報消息】最近媒體報導了李克強盤點的6個「有權不用王八蛋」「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官場百態。這些百態都源自「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的毀滅人類的邪說。 百態一 「我看到有家媒體報道,一個公民要出國旅遊,需要填寫『緊急聯繫人』,他寫了他母親的名字,結果有關部門要求他提供材料,證明『你媽是你媽』!」 在5月6日的國務院會常務會議上,總理李克強的話音剛落,會場頓時笑聲一片。 「這怎麼證明呢?簡直是天大的笑話!人家本來是想出去旅遊,放鬆放鬆,結果呢?」總理說,「這些辦事機構到底是出於對老百姓負責的態度,還是在故意給老百姓設置障礙?」 百態二 仍舊在5月6日的常務會上,李克強說,在海南,一位基層優秀工作者參與評選全國勞模時,僅報送材料就需要蓋8個章,結果他跑了幾天也沒蓋全,最後還是省領導特批才得到解決。 「蓋完章他當場就哭了。」講到這兒,李克強發問,「老百姓辦個事咋就這麼難?政府給老百姓辦事爲啥要設這麼多道『障礙』?」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提出「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他在5月6日的常務會議上進一步闡釋說,中國歷史上,但凡一個時代的政治比較「簡」,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就會被後世稱爲「盛世」。 百態三 仍舊在這次常務會上,李克強說,他不久前在福建考察時,一位臺商代表告訴總理,他在大陸營商最大的困難,不是優惠政策不夠,而是知識產權得不到足夠保護。 「研究出來一個東西,馬上就有人模仿,打官司、找政府,沒人給解決!」總理李克強說,「我們現在的確存在這樣的問題:政府一些『該管的事』沒有管到位,但對一些『不該管的事』,手卻『伸得特別長』!」 李克強說,當前,社會上下已形成一個共識:釐清政府和市場的界限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簡政放權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革。同時,民衆也對政府提出了更高的「監管」和「服務」要求。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對老百姓負責的事情,就是政府應當履行的職責!」 百態四 在4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說,他此前在某省考察水利工程建設時,詢問當地負責人,爲什麼錢撥下去了、地也批了,卻遲遲不開工?對方無奈地說,開工前需要幾十項評估,「沒有一兩年根本下不來」。 「他給我解釋了一下,有環境影響評價(環評)、水影響評價(水評)、能源評估(能評)、安全評價(安評)、交通影響評價(交評)、地質災害評估(災評)、地震安全性評價(震評)、文物影響評估(文評)、雷擊風險評估(雷評),還有氣象評估(氣評)……」李克強一口氣列舉了一長串各類評估,會場頓時笑聲一片。 「我到一些地方考察,有些企業反映,現在表面看起來審批項目是簡化了,但真要辦事,還需要經過層層的中介服務。有些中介機構戴着政府的帽子,拿着市場的鞭子,收着企業的票子!」 百態五 4月17日在北京調研金融機構時,總理李克強的原話: 「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喊了很多年了,最近幾年呼聲尤其高。剛才考察商業銀行看,貸款利率普遍在6%以上。可多方面調查的數據表明,企業利潤目前平均只有5%,扣除財務費用之後不就成負增長的了嗎? 實體經濟垮了金融怎麼支撐?企業融資成本下不來,將會嚴重影響就業、創業,金融企業最後也會受到衝擊。 有的銀行收費項目消減了仍有20多項。你們想想,一個企業去貸款,你設置那麼多的收費項目,有幾十項,名目繁多,還搞不太懂,而且收費項目中間的運作空間又大,許多收費又不規範。所以爲什麼從統計上看融資成本下降了,企業卻老覺得沒下降?因爲他們的成本不僅是貸款利率,收費的成本也算進去了。 你們研究一下,還有沒有改的餘地?有沒有能夠再減再並的?能不收的要儘量免收! 百態六

有蓋章權的就是老大,這種現象必須改變!

「部長們參加的國務院常務會已經討論通過的一些政策,現在卻還『卡』在那兒,難道讓幾個處長來『把關』,這不在程序上完全顛倒了嗎?」在4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說。 此前,有關部門彙報時說,國務院常務會議幾項已經確定的政策,之所以遲遲沒有「落地」,是因爲文件起草完成後,一直按照流程在相關部門等着「會籤」。 「這不是耽誤時間嗎?」總理李克強立刻打斷他的話說,「當時你們部長們都來開會了,會上都沒有不同意見,現在難道還需要幾個處長來『把關』……中央研究了一年多,拿出政策,結果各種手續再走上一年,這不是鬧笑話嗎?」 6天后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當場明確了一個文件運轉流程「新制度」:常務會通過的文件,如果由部門聯合印發,7天內必須下發;如果由國務院印發,沒有重大修改意見的7天以內必須下發,需要協調修改的10天之內必須下發。 「常務會通過的文件,在哪個環節有拖着、卡着的現象,一定要就地消除!」李克強說,「要堅決打破原來的規矩,不能讓文件再在處長、司長那裏一層一層地『畫圈』了!」 一個美國的中文網刊登了這篇新聞,下面只有一個帖子「真他媽會作秀」。指的應該是李克強。照這位讀者的意思,江澤民帶領的腐爛墮落在中國才是真實的人的狀態。15億人口中,誰想爲國家、百姓做點實事,誰正在爲國家、百姓做實事、好事,都是異類,都不正常,都不真實。 到底誰的神經發生了扭曲?!△ (人民報首發)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李克強首訪拉美 繞地球一圈多(圖) 2015/5/18 (20,408次)
一天中國就有三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圖) 2015/4/23 (77,597次)
李克強接受英國金融時報總編專訪實錄(多圖) 2015/4/17 (168,726次)
李克強的這個講話被劉雲山封鎖了2個月 (圖) 2015/4/16 (270,689次)
中共國向中國過渡的一個徵兆(圖) 2015/4/4 (75,507次)
"挺習黨媒"沒挺習 倒給彭麗媛栽贓(圖) 2014/7/4 (187,003次)
兩個古代小故事 官場之人必須看(圖) 2014/6/25 (61,496次)
江獨家!喂料泰晤士報 笑噎全球(圖) 2014/6/16 (133,084次)
王立軍逃進美領館前9天 姜維平一文耐尋味(圖) 2014/4/28 (334,852次)
環環緊扣!國內形勢已走到這一步(圖) 2015/5/29 (89,672次)
人民報咋比人民日報還贊習近平(圖) 2015/5/28 (87,194次)
有權不用王八蛋!李克強盤點6個官場百態(多圖) 2015/5/27 (272,099次)
看了你不敢貪嘴!幾件令人絕對驚歎的轉生新聞(多圖) 2015/5/26 (86,459次)
朝鮮高層調虎離山 消滅參謀總長(多圖) 2015/5/26 (83,107次)
夾着尾巴裝慫 孫春蘭將讓位王正偉(多圖) 2015/5/25 (292,379次)
圖片泄真情:俞正聲談的起勁 孫春蘭置身局外(圖) 2015/5/24 (83,869次)
這樣教育孩子的文章新華網應該多出(多圖) 2015/5/23 (69,076次)
殺豬榜!老虎蒼蠅懼怕任前公示(圖) 2015/5/22 (280,459次)

程慕陽,一個野心勃勃的通緝逃犯(多圖) 2015/5/21 (271,181次)
"聶樹斌案"昭雪的真正難度所在(圖) 2015/5/20 (211,331次)
慎海雄該歇了!新華社副社長批習贊劉雲山(多圖) 2015/5/19 (94,420次)
半明半暗 劉亞洲指江是最大禍根(圖) 2015/5/18 (79,165次)
科學家頭大!是誰把水中奇招教會水蜘蛛(多圖) 2015/5/17 (255,900次)
極美!付出生命的拍攝 目地何在(多圖) 2015/5/16 (257,375次)
我有克癌祕方,醫生激動大叫:快給我!(圖) 2015/5/15 (64,728次)
讓攝影師心潮澎湃的一幕:別讓我孤獨(多圖) 2015/5/14 (252,830次)
高人指點習近平 鐵三角能耐大增(多圖) 2015/5/13 (101,197次)
新華社是差照相器材還是缺攝影記者(多圖) 2015/5/12 (76,149次)
小笑話:劉雲山跨界重判姐們兒高瑜(圖) 2015/5/11 (230,074次)
江抽了!王岐山把張德江的臉搧歪歪(圖) 2015/5/10 (76,489次)
笑的真Q!習近平這種心兒裏樂還沒見過(圖) 2015/5/9 (77,675次)
這兩句話習用的非常高 一般人不敢用(圖) 2015/5/8 (94,712次)
「處長治國」是江澤民時代的產物(圖) 2015/5/7 (61,839次)
繼鎮江大橋,揚州喜現七彩祥雲(多圖) 2015/5/6 (65,850次)
劉雲山不讓看!新華網5月4日三消息塞病毒(多圖) 2015/5/5 (72,145次)
依法治國 法輪功啓動刑事控告(圖) 2015/5/4 (75,424次)
江想不到習使這一手,說:無藥可治(圖) 2015/5/4 (281,484次)
俄國邀請金三胖,這話爲什麼不早說(多圖) 2015/5/3 (70,795次)
中央巡視組口述的三個驚探故事(下)(多圖) 2015/5/2 (272,688次)
中央巡視組口述的三個驚探故事(上)(多圖) 2015/5/1 (278,195次)
江麻煩大了,密友之子在加國被中紀委通緝 (多圖) 2015/4/30 (259,679次)
啓示!尼泊爾強震 佛祖誕生地完好(多圖) 2015/4/29 (72,799次)
習近平的表態!一張兩會期間的驚世圖片(圖) 2015/4/27 (90,710次)
誰家有老或有小 誰看了準得好兒(圖) 2015/4/27 (60,874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