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文化 › 文章: |
中華藝術瑰寶 唐三彩(圖)
【人民報消息】有一種盛行於唐代的陶器,以黃、褐、綠爲基本釉色,後來人們把這類陶器稱爲「唐三彩」。唐三彩的產地西安、洛陽、揚州是陸上和海上絲綢古道的聯接點。 唐代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神傳文化的最鼎盛時期,經濟上繁榮興盛,文化藝術上羣芳爭豔,唐三彩就是這一時期產生的一種彩陶工藝品,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豔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 唐三彩的生產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吸取中國國畫、雕塑等工藝美術的特點,採用堆貼、刻劃等形式的裝飾圖案,線條粗礦有力,在陶坯上塗上的彩釉,在烘製過程中發生化學變化,自然垂流,相互滲化,色彩自然協調,花紋流暢,是一種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傳統工藝品。 唐三彩的起源 追溯唐三彩的淵源,最早可及於中國寶雞茹家莊的琉璃珠,琉璃管等物,嚴格來說這兩種琉璃製品與唐三彩尚爲風馬牛不相及之事,但從經驗的傳承上,已奠下基礎。 漢代以後綠釉陶器盛行,鉛釉的燒製技術已然成熟,彩釉的發展到了新的高峯。北朝年間,更把彩釉由單色發展成變色或三色,加在黃,白釉上施綠彩,或同時將黃,綠,褐釉綜合運用。 入唐以後,國運昌盛,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四夷競相款獻,唐三彩就在這樣的條件下蓬勃起來,種類之多,前所未有。 從洛陽和西安的墓葬遺址出土物分析,初唐的唐三彩以黃和褐色釉爲大宗,間或以白,綠釉彩,焦點在素胎的印花上,是釉草率,釉色暗,釉層厚實,琉釉與脫釉現象普遍,顯見製作技法仍較粗劣。進入盛唐以後,三彩俑的生產取代三彩器皿,黃,綠,白,藍,黑彩相繼出現,油光晶亮,賦彩自然,堆貼與控塑的手法,更把裝飾能容往前推進了一大步,這是唐三彩的全盛時期。 唐三彩的歷史 唐三彩從唐初開始製作,其間經歷了初創走向成熟時期、高峯時期和衰退時期三個歷史階段,這三個階段與通常劃分的唐代三個重要歷史時期即初唐、盛唐、晚唐大致相同。 公元7世紀初到8世紀即武德年間至武則天執政以前,是唐三彩在唐代漫長燒造過程中的初創時期。其在量製作的多爲單一色釉而不是色彩斑斕的三彩陶器,品種較爲單一。這個時期的產品以陝西禮泉縣唐太宗時代的名將張士貴墓出土的釉陶器和鄭仁泰墓出土的彩繪釉陶器爲代表。 第二階段爲武則天上臺到唐玄宗統治時期,即公元8世紀初到8世紀中葉,這一階段包括了開元天寶和整個盛唐時代。無論皇親國戚、文武大臣還是平民百姓,都有唐三彩陪葬。現今所見的唐三彩陶器,大量的都出於這一時期,其燒製數量之多,質量之精,代表了唐三彩燒造的最高水平。 洛陽位於中國中部的河南省,歷史上曾爲唐王朝的「東都」。迄今爲止出土的唐三彩精品多出土於洛陽地區,又因洛陽出產的仿唐三彩器物精美逼真,所以人們又多稱其爲「洛陽唐三彩」。△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