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护航庇民 解厄救疾(图)
宋宝蓝
2019年11月17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茫茫大海,海浪涛涛。无常骤至的飓风对远航的商船和出使诸国的官船都是极大的威胁。中国古代,人们为了安全抵达目的地,常会在启航之前祭拜海神,倘若在海上遭遇飓风也会祈求海神庇护。中国历代,从宫廷到民间,认为保护海道、水师和漕运的神明是天妃女神(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妈、妈祖婆等。)
危难之中 天妃显圣止飓风
清乾隆年间,翰林院官员周锽奉命出使册立琉球国王。他乘舟而行,当船行至大海中,突然刮起一阵飓风,船漂进飓风卷起的黑色漩涡中,顿时日月晦暗无光。民间百姓传说,落入黑洋几乎无人得以生还。
船主见状绝望地痛哭,以为没有生存的希望了。这时,众人忽然看见水面亮起万盏红灯,惊喜若狂,赶紧倒身跪拜,大呼:「我们能活了!天妃娘娘降临了!」
果然出现一位美丽的女神,梳着高髻,带着金镮,在空中指挥着。随即飓风停止了,彷佛有人拽着大舟而行,发出隆隆的声音。
不一会儿,船只脱离了黑洋漩涡。
当周锽完成使命安然归来后,奏请乾隆皇帝修建天妃神庙。乾隆帝有感于天妃女神护国庇民之功,遂即准奏周锽的请求。此事载于乾隆二十二年邸报,清朝文士袁枚编纂《子不语》收录了此事。
士子命垂一线 天妃显圣救济
明朝官员罗玘,字景鸣,号圭峰,谥号文肃,江西南城人,时人称其为圭峰先生或罗文肃公。罗玘还是秀才时,于成化乙巳年(公元1485年)纳粟于官府,来到陕西,返程时船行至谢埠。
由于船中发生瘟疫,罗玘也感染疫病。四月,客船行至青泥湾,罗玘的病情愈发严重。他以锥刺自己的手,竟都没有出血,心想不久必死无疑。
当时,罗玘向船上的弟弟罗经诀别。他戴上正冠,闭上眼睛,无助地等死。弥留之际,奄奄一息的他犹如坠入深深的泥潭,浑身散发着腐臭的味道,从卯时至巳时,仅剩下微弱的气息。
忽然间,罗玘听到舟外有人大喊:「天妃娘娘来了!」他遂即张开双眼,感受到船篷往下压,如同轿子落下时,船篷往下陷。
女神说:「船中有一位有学之士罹患疾病,病在孤旅滩上,我来送他一阵好风。」说罢,轿足往上举起,船蓬恢复原状。罗玘躺在船中,顿时感觉浑身寒冷颤栗,一直颤抖不已,船也随之颤动。
罗经为罗玘盖上几件蓑衣,从巳时至未时,罗玘出了一身臭汗。大汗淋漓如雨,连衣带全都浸透了。原本等待死亡的他渐渐有了意识和气力,不久就痊愈了。
当年秋天,罗玘北上路过天妃庙,诚挚地礼拜叩谢,将此事记载于楣梁中。成化丁未年,罗玘荣登进土,官至侍郎。
使臣遇难 天妃救厄
明嘉靖壬辰年(公元1532年),嘉靖皇帝派遣正使陈侃、副使高澄,奉诏敕前往琉球,封故去的中山王尚真之世子尚清为中山王。
八月,陈侃等人准备完毕,驾驶官船飞航万里,却遇海浪风涛叵测,于是按照闽人风俗,祝祷天妃女神。官船上供奉天妃,随行的成员虔诚地朝夕礼拜。
当官船将行至琉球国时,突然海上刮起逆风,海浪猛烈地袭击官船,凡是有接缝的地方全部裂开,汹涌的海水猛灌船舱。几十名船员竭力用辘轳倒水,但依然未能阻止海水倒灌。眼看官船就要支离破裂了,众人绝望地悲叹:「船已经支撑不住了。」
陈侃等人彻夜不眠,却又迷茫彷惶,束手无策。众人匍匐着进入船舱,战栗地说:「船已经坏了,请速求天妃女神吧。」于是众人齐呼天妃之号。很快,风浪平定了,船员堵塞裂缝之处,最终官船抵达琉球。
陈侃、高澄等人完成册封大礼后启程返航。船行一天至中夜,再次暴风大作,摧毁桅杆和船舵,众人全都惊恐地说:「舟之所以能行,全靠桅杆和船舵,现在全被摧毁了,我们生还无望了。」众人绝望地失声痛哭,哭声凄惨震天。危难之中,人们再次呼喊,向天妃女神求救。
陈侃等人为军民请命,叩首不止。不久,只见涌出红光犹如灯笼,从空中向官船飘来,众人惊喜地说:「天妃女神降临了,我们有救了。」果然船行变得平静了一些。
等到次日,天空黑云四起,船员商议是否要更换船舵,但是犹豫不决,于是占卜请示,询问神明,即得到允许。
当时风平浪静,很轻松地就更换了船舵,犹如神助一般。等到黎明,官船已抵达闽地。
天妃护国庇民 受历代帝王加封
因天妃女神保护海道,力助水师,保护漕运,拯救苍生之功,宋元明清时,天子多次加封尊号。自宋朝至清朝,历代皇帝加封尊号前后共计36次。
宋朝时,加封天妃称号如「崇福夫人」、加封「助顺」等。宋理宗宝佑三年,天子以神佑之功,加封「灵惠、助顺、嘉应、慈济妃」。
元朝时期,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八年,以天妃庇护漕运之功,封其为「护国、明着天妃」。至元二十六年,再次以海运藉佑加封天妃为「显佑」。
明朝永乐七年,永乐大帝加封其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永乐盛世,明成祖威德遐被,为与海外诸国共享太平之福,派郑和下西洋,交通诸国,怀柔异域远邦。郑和数次远航,终能安然返回。
大清康熙十九年,在将军万以的奏请下,康熙帝敕封女神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在康熙二年、康熙二十二年、康熙五十八年,大臣奉康熙帝之命出使册封,海上遭遇飓风,有的船只龙骨折半,桅杆断裂,官员祝祷天妃后,得顺风返回。
(参考数据:《子不语》、《使琉球录》、《天妃显圣录》、《古今奇闻类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