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自制生態繪本 用故事傳達保育觀念(圖)
黃玉玲老師解說繪本《溼地鳥餐廳》的故事。

【人民報消息】黃玉玲是國小自然科老師,教學多年。除了在課堂上將自然界中的奧妙故事說給孩子們聽外,黃玉玲在擔任關渡自然公園志工時,也會利用自己創作的繪本爲題材帶孩子們來認識生態環境,不只孩子、家長聽得津津有味,還受出版社青睞,發表繪本創作。 用故事帶孩子認識自然 從小在田野間玩耍長大的黃玉玲老師,常常帶着孩子參加了許多親子野觀的活動,她喜歡說故事給孩子聽,利用繪本作爲題材,帶孩子們認識大自然。在參加了許多戶外觀察的活動後,爲了將臺灣真實的生態現象介紹給孩子,她開始創作繪本,希望將自然界的美妙驚奇帶到孩子們的眼前。 《溼地鳥餐廳》是黃玉玲的衆多創作之一。溼地是有水的地方,臺灣無論是沿海潮間帶、沼澤、湖泊……等,都是溼地,因此以《溼地鳥餐廳》爲名,希望能將各溼地面貌以及不同鳥類的食性介紹給讀者。 「這種專屬臺灣生態的故事,我以前怎麼都沒聽過?」當家長聽完黃玉玲分享的繪本內容,瞬間覺得現在的孩子真幸福。 「嘴巴像筷子的是什麼鳥?是高蹺鴴!對,就是公園門口的那一隻雕塑。」黃玉玲的繪本《溼地鳥餐廳》取材臺灣關渡自然公園,讓小朋友從鳥嘴的差異認識物種及覓食產生的演化,而她說故事時還會和生活連結,如準備餐具,問孩子都用哪一種吃東西,引發聯想。 繪本內容極具巧思,共有13種具代表性的鳥兒,即便同種,公、母顏色與體態也不同,翻閱時她會搭配生動的故事,讓孩子感同身受,如反嘴鴴的喙很硬,卻和人一樣有觸覺。短短30分鐘,孩子都能記超過2/3的種類。黃玉玲說,用繪本傳達生態保育的觀念,比教條式的倡導更有感,她的繪本是專屬臺灣溪流、溼地的故事。 生活取材教導互利共生 除了正式出版的繪本,她還私藏了許多自制教材,如《天生一對的牛屎鯽與圓蚌》,故事原創性十足:「圓蚌移動速度慢,喜歡聽牛屎鯽分享牠的旅行遊記。有天牛屎鯽的寶寶要出生,牠擔心被大魚吃掉,圓蚌就說,可以把卵寄放在牠的殼內,既溫暖、有空氣又沒有天敵。小魚平安長大後,換圓蚌拜託牠們帶小圓蚌去擴展棲地以延續生命。於是小圓蚌吸在魚身上,可以到更遠的地方生活,這就是魚、蚌互利共生的故事!」黃玉玲都會順勢問孩子有哪些好朋友,鼓勵他們像魚、蚌一樣善待彼此。 《杜鵑鳥託卵》同樣引人入勝,主角中杜鵑演化後,體態像猛禽,飛行往往把正在孵蛋的親鳥嚇跑,然後趁機換上自己的卵,讓別的鳥媽媽幫牠養小孩。黃玉玲說,這些託卵的鳥,是因爲體溫不足以孵化寶寶才用這種方式,但沒有破壞生態平衡,「這些故事可以教導孩子自然界有互利共生,也有自私的行爲,但不是因爲誰好誰壞,而是生物的天性,希望孩子不要把好、壞看得那麼絕對。」 此外她還畫客語繪本,透過小螃蟹上學,讓小朋友明白學習的意義。黃玉玲告訴孩子:「每種動物(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就算不了解別人的特色也沒關係,只要保持好學的習慣就可以了,因爲學習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的長處,也能欣賞和尊重別人的長處。」這一意涵同時教育了家長,與其勉強孩子十項全能,不如專攻長處。 與生活越近越容易引起孩子共鳴 黃玉玲說故事尤其厲害的一招,是「延伸活動」,讓孩子觸摸、觀看生活中常出現的物種及美勞DIY。爲此她養了毛毛蟲和蝴蝶,也可以將紙作毛毛蟲貼在胸前,帶回家分享故事。她的毛毛蟲來自蝴蝶到家中盆栽生產,家裏柑橘葉不夠吃,還向親朋好友徵求「寄養家庭」,併成立社團追蹤成長狀況,她說:「昆蟲的生命週期只有2至3星期,對家長而言飼養的壓力不重,還可以藉機談生死、離別、舍與得的課題。」 成功引發孩子好奇心的後果,是他們常常發現什麼小動物就會喊老師過去,在黃玉玲飛奔到現場後,看到的往往只是死掉的小蟲子,她無奈又開心的說:「但我樂此不疲啦,教育本就是潛移默化的事,學生求知的眼神是老師最好的鼓勵,再累都不算什麼。」 落實環境教育了解自己也屬於大自然 而聽過黃玉玲說故事的人都希望她製作更多繪本,最好全都出版,但她的時間實在不夠用,「1本繪本要畫半年,1頁就要1天!」除了教書的正職,她假日還到關渡自然公園服務,現場教學並觀察鳥類生態、和保育專家討論故事細節,閒暇之餘才畫畫、想內容。不過觀察和繪畫都是能紓壓的事,她很喜歡和友善賞鳥的遊客相處,「那幾天心情會特別好」。未來她要畫更多題材,做更多創意發想,併爲關渡自然公園成立繪本小組、培訓更多義工,爲每個孩子說臺灣故事。 黃玉玲希望可以從小孩還小時,以故事的方式來落實環境教育,潛移默化的讓孩子發現世界的美好,大自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雖然看不到立即性的影響,但孩子會開始細細觀察周遭的事物,對周遭事物會有更多的關切,體會生物界生存的故事,培養更廣闊的眼光。「對於自然,不能用人類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動植物有它們適應自然的演化跟方法,應該要讓孩子們認識世界更多的真實面貌。」△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跟隨神揀選的川普 習近平才能脫離險境(多圖) 2019/11/10 (334,925次)
解迷!一睡幾個月不醒 睡美人原來不是病(圖) 2019/11/9 (265,289次)
科學家說又有新發現啦!其實沒發現(多圖) 2019/11/7 (374,715次)
得到曾慶紅的緊急通知 賈慶林慌了神兒(圖) 2019/11/6 (813,353次)
小笑話:老江,閉着眼,你能摸出哪雙手是老婆的嗎?(多圖) 2019/11/4 (496,802次)
尋找真正認同中華民國的2020總統(圖) 2019/11/3 (364,282次)
解迷!爲何國王耗盡財力不停建造各式輝煌王宮(多圖) 2019/11/2 (425,666次)
向日葵是造物主送給人類的一個奇蹟(圖) 2019/11/1 (270,634次)
天象驚人!習近平四中全會地位沒動搖的原因(多圖) 2019/10/31 (439,261次)

華郵美化巴格達迪之死 遭金裏奇痛斥(圖) 2019/10/28 (293,815次)
神的慈悲!彭斯第二次美中關係演講 (多圖/中英全文) 2019/10/27 (330,793次)
很久很久以前 神在地球上造了三種人(多圖) 2019/10/25 (294,916次)
曾慶紅滿嘴跑舌頭 韓正配合江血染香港(多圖) 2019/10/24 (596,094次)
讓人心跳!一億年前的琥珀中生物(多圖) 2019/10/23 (251,562次)
四中全會 擬增補王岐山爲政治局常委(圖) 2019/10/22 (640,935次)
偷汽車關監獄 薄熙來被黑老大踢腫肛門 服帖喊爹(圖) 2019/10/21 (698,849次)
中華民國2020總統大選 花會落誰手(下)(多圖) 2019/10/20 (315,948次)
她的經歷證明 外星人是人類的敵人(圖) 2019/10/19 (250,884次)
中華民國2020總統大選 花會落誰手(上)(圖) 2019/10/18 (329,955次)
科學家很興奮,說是在火星發現了這個(多圖) 2019/10/18 (399,882次)
曾慶紅急眼了!想當年王冶坪泄老江這祕密(圖) 2019/10/17 (586,082次)
香港百年法治 江爲退守 將其變地獄(多圖) 2019/10/16 (289,307次)
小笑話:尼泊爾總理嚇尿了(多圖) 2019/10/15 (368,558次)
圖片新聞:居高臨下看真實上海 2019/10/14 (304,583次)
外星怪物想幹啥?英國公開UFO檔案(圖) 2019/10/11 (244,215次)
誰說了算?最離奇死亡與最幸運逃生(多圖) 2019/10/7 (253,241次)
人頭豬身令人震驚什麼(圖) 2019/10/6 (305,077次)
恆星遭碾碎吞噬 神魔激戰人間 道高一丈(多圖) 2019/10/5 (394,680次)
毛臨終最後一句話點明習近平是傻瓜(多圖) 2019/10/4 (1,082,738次)
內幕:「一號工程」爲何成中共絕密中的絕密(多圖) 2019/10/3 (666,274次)
狗頭人證實《山海經》是真實歷史文獻(多圖) 2019/10/2 (259,609次)
小笑話:曾慶紅是江的心理障礙(圖) 2019/10/1 (355,998次)
對中共說不!她在美國被心臟病猝死(多圖) 2019/9/30 (349,740次)
習近平,要玩這個,你絕對玩不過薄熙來(多圖/更新) 2019/9/27 (530,791次)
德媒體驚呼!政府爲何還在花數億歐元援助中共(多圖) 2019/9/25 (354,354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