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和愛因斯坦發出智慧的聲音(圖)
戚思
2019年5月26日發表
先不談宇宙是怎麼來的,先讓科學家們談談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就把他們難死了! |
【人民報消息】偉大的學者牛頓和愛因斯坦都相信是神造化了宇宙。愛因斯坦說,不是神不存在,是因爲人的五觀(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體會到了,科學才承認。而神是神聖的,不是隨便就可以讓人看到的,因此至今科學界也不承認宇宙、生命、萬物是創世主的造化。
◎ 牛頓和愛因斯坦並不是盲目崇拜神
我們發現,享譽世界的大科學家,例如牛頓、愛因斯坦等,研究科學研究到最後,就成爲了神的堅定信仰者。爲什麼?因爲他們認爲,如果宇宙中沒有神,那麼發生的一切就無法解釋。
牛頓在1678 年出版鉅著《數學原理》第二版時,在書中寫道:「這一盡善盡美的包括太陽、行星、慧星的大系統,惟有出於全能的上帝之手……就像一個盲人對於顏色毫無概念一樣,我們對於上帝理解萬事萬物的方法簡直是一無所知。」
牛頓說:「在沒有物質的地方有什麼呢? 太陽與行星的引力從何而來呢?宇宙萬物爲什麼井然有序呢?行星的作用是什麼?動物的眼睛是根據光學原理設計的嗎?豈不是宇宙間有一位造物主嗎?雖然科學未能使我們立刻明白萬物的起源,但這些都引導我們歸向萬有的神面前。」
愛因斯坦對於神的崇敬也不是盲目的。下面的兩個小故事很能說明問題。
有一天,有位記者訪問愛因斯坦,請他對神是否存在的問題發表看法。當時,愛因斯坦剛送走一位客人,桌子上還擺着招待客人的東西,愛因斯坦隨口就問:「記者先生,您是否知道是誰將咖啡杯等物放於此處的?」記者答道:「自然是閣下。」
愛因斯坦接着說:「小如咖啡杯等物,尚且需要一種力量來安排;那麼您想一想,宇宙擁有無數的星球,而每一個星球均按一定軌道有序的運行,這種安排運行的力量即是神。」
訪談到最後的時候,愛因斯坦說:「也許閣下會說:『我沒有看見過,也沒有聽到過神,那麼我如何相信神的存在呢?是的,您具備了五觀: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但這五種感官是有限度的,例如聲音,只有在20赫茲到20000赫茲範圍內的波長,人才能聽到……」「視覺也是一樣,人只能看到能發出可見光的物體,而可見光僅僅是電磁波大家族的一個小小波段。」
「因此,今天科學沒有把神的存在證明出來,是由於科學還沒有發展到那種程度,而不是神不存在。總而言之,人的五種感覺是有限制的,無法感覺出神的存在,但科學也無法否認神的存在。」
在另一次訪談中,愛因斯坦說:「有些人認爲宗教不合乎科學道理。我是一位研究科學的人,我深切知道,今天的科學只能證明某種物體的存在,而不能證明某種物體不存在。因此,如果我們現在還不能證明某種物體的存在,也不能斷定它就是不存在。」
他用「原子核」的發現來舉例說:「譬如若干年前,我們未能證明原子核的存在,假如當時我們貿然斷定原子核不存在,那麼今天看來,不就犯了天大的錯誤嗎?」
◎ 敬畏神的愛因斯坦注重個人修爲
我們還發現一個規律,凡是篤信神的大科學家,雖然在社會上名譽地位都很高,但個人生活上都很簡樸,因爲他們敬畏神,不願把時間都浪費在物質享受上。
愛因斯坦相信簡單樸素的生活,不論從身體上還是從精神上看,對任何人都是有益的。愛因斯坦從來不把安逸舒適看作是生活的目地,他把它叫做「豬圈理想」。
據記載,當愛因斯坦往返柏林、荷蘭萊頓大學執教時,他對萊頓大學住處的要求是:有牛奶、餅乾、水果;再加上一把小提琴,一張床,一張寫字檯和一把椅子。
萊頓大學認爲愛因斯坦的要求實在太低了,而他卻回答道:「有了這些東西,人還需要什麼?!」
在《我的世界觀》一書中,愛因斯坦說出他的人生理想:「每個人還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了他判斷的準則和努力的方向。…照亮我的道路,並且時刻給我新的勇氣與愉悅去正視生活的那些理想,是真、善、美。要是沒有和志同道合者的親切的感情,要不是把精力都貫注於那藝術和科學所永遠不能達到的領域--客觀世界,生活對我來說就會是空虛的。人們通常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標--財產、虛榮、養尊處優的生活,我總覺得是卑微而不足道的。」愛因斯坦認爲「應當利用那些能夠在人類自己的身上培養出來的善、真和美的力量」,這就是人類的道德。
◎ 理智的學者發出理智的聲音
宇宙一切都是那麼精確而有序。一切自然常數如電子電量、質子的質量、相互作用力的耦合常數等等,若稍有一點不同,原子就不會聚在一起,恆星就不能燃燒,行星、地球、生命都無法存在。這並不只是理智的學者的發現,無神論的科學家也看到了,但是他們的結論卻天壤之別。
科學家們一直固守着自己的無神論,發表的論文裏面充滿着「假如」「如果」「推測」等等完全沒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而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約翰·珀金霍恩(John Polkinghorne)說:「當你認識到自然界的規律都是不可思議地精密地協調在一起,從而製造出我們看到的這個宇宙,你就會有如此的想法:這個宇宙不是碰巧存在的,而是有意創造的。」(文/戚思)△
(人民報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