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輪迴輾轉 身前身後事茫茫(圖)
 
劉曉
 
中國古籍以及民間記載和流傳着不少輪迴轉生的故事。

【人民報消息】佛家認爲人在六道中往復轉生,而人今生的命運取決於前生所積的德行和業力,今生的所爲則決定了來生。中國古籍以及民間記載和流傳着不少輪迴轉生的故事。 道人轉生爲唐朝官員 唐朝博平(今山東省博平縣)有一個叫崔鹹的人,其父崔銳早年官任澤潞從事史。崔鹹還未出生時,曾有一位自稱「盧老」,能預知過往未來之事的道人,被崔銳請到家中居住,並待之如上賓。 盧老準備離開崔家那天,臨行時,他對崔銳說:「將來我死後,會來投生做你的兒子。」說罷,指着自己嘴巴下的一顆黑痣說:「就以這顆痣作爲標記。」 後來崔鹹出生,嘴巴下果然有一顆黑痣,而且其形貌神態也與盧老相似。崔銳因此斷定他正是盧老轉生,並以「盧老」作爲他的字號。 崔鹹年輕時就有高遠的志向,博覽羣書,學問造詣深厚,尤其擅長作詩,其詩風采動人。他曾經在遊歷終南山時,乘月吟嘯,至感慨泣下。 唐憲宗元和初年,崔鹹考中進士,又中博學宏辭科。其後被任命爲侍御史(職責是糾察非法、推彈雜事等)、陝虢觀察使、右散騎常侍、祕書監等。爲官期間,他爲人正直,志行高超特立。史載,他在任陝虢觀察使時,白天常與賓客僚屬痛飲,一醉方休,但半夜起來卻處理政務,裁剖精明,無一毫差,其下屬均稱其爲「神人」。 官員死後託生成貧家女 託夢與前妻 北齊人李庶,官至臨漳縣令。當時中書侍郎魏收奉皇帝詔撰寫《魏書》,竟口出狂言道:「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則使入地。」意思是,誰敢跟我魏收作對,我(寫歷史的時候)可以將你誇上天,也可以將你貶入地。 魏收花了四年時間完成《魏書》,書中人物褒少貶多,書內常以私人恩怨帶入罵人卑怯無用的筆調。一時衆口沸騰,啐爲「穢史」,魏收只好兩度修訂。 批評這部史書的人當中,就有李庶與盧斐等官員。魏收心懷不平,尋機將李庶關到監獄中。李庶其後死在獄中,他的妻子元氏改嫁趙起。 一天晚上,元氏夢見李庶對她說:「我福分不夠,所以只能託生成劉家的女兒,明天早上就要出生。劉家十分貧困,恐怕無力撫養。妳我夫妻一場,恩義猶在,所以特來告知,請妳去劉家收養。劉家住在七帝坊十字街南,向東進入窮家陋巷便是。」元氏默然不語。 李庶說:「妳大概是畏懼妳的丈夫趙公,所以不敢答應。那我自己告訴他,以免難爲妳。」 當晚趙起也做了同樣的夢,醒來後問妻子,兩人所夢相同。於是兩人商議後,帶着一筆錢前往劉家。果不其然,劉家生了一個女孩。兩人遂向劉家請求收養,其後將其撫養成人,併爲她安排婚事。 緣結三生 唐朝人李源的父親是非常有名氣的忠臣李憕,李憕曾任京兆尹,即當時都城長安的主官。其後他受到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的排擠,被貶往東京洛陽擔任留守,其後又被貶到洛陽任河南少尹。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憕堅守城池,拒絕投降。不久,洛陽城被攻破,李憕被安祿山殺害,後被賜諡號爲忠懿。 當時只有八歲的李源在兵荒馬亂中被叛軍俘獲,並將其賣給一戶富人爲奴。叛亂被平定後,其父親的舊部得知此事,將其贖回,送回李家。這時李家舊宅已經捐作惠林寺。 唐代宗聽說李源的遭遇後,特下詔書,授其爲河南府參軍,還給予優厚賞賜。李源因爲父親死於賊手,常常悲憤不止,內心感觸頗多,因此發誓終生不做官也不娶妻,還斷絕了酒與葷菜,只是居住在惠林寺修行,一住住了五十年。 惠林寺中的圓澤法師對李源非常關照,傳之佛法,兩人成爲忘年交,常常促膝交談數日。 一天, 他們相約前往峨眉山,圓澤要經由長安從陸路前往,李源卻要乘船經由三峽入荊州。李源的理由是不願見到故舊,最後圓澤同意經由水路前往。 兩人一路遊山玩水,甚是逍遙愜意。不過,當船行至南湘這個地方將要靠岸時,看見岸邊一個婦人正在汲水。圓澤突然變了臉色說:「我不想走水路,就是怕碰到這個婦人。」 李源驚訝地問其緣由。圓澤告訴他:「婦人王氏,我本該投胎做她的兒子。只因我一直不來,所以這婦人懷孕三年,一直不能分娩。今天既然遇見了,就得投胎轉世,沒有辦法再逃避了。李公當唸咒語助我速生,三天後你可到那婦人家看我,我以一笑爲憑。等到十三年中秋月夜,你到杭州天竺寺前,咱們可以再度相見。」 李源聞聽,痛哭後悔不已。當晚圓澤沐浴更衣後就去世了,而那婦人也生產了。三天後,李源前去探視,嬰孩看到李源,果然對他一笑致意。他無心再去峨眉山,黯然神傷回到惠林寺。 圓澤的徒弟交給李源一封師父臨行前留下的信,信中寫道:「祈君忍苦勿憂悁,酬業輪迴無可延,緣結三生情未了,待從他歲話前緣。」原來圓澤早就預知要發生的事情了。 到了第十三年,李源從洛陽前往杭州赴約。在西湖邊的天竺寺,他忽然聽見歌聲,只見一個牧童,頭綰雙髻,騎在牛背上,手拿竹竿,邊敲牛角邊唱詞,來到寺前。牧童望着李源吟唱道:「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 李源急切地問:「圓公別來無恙?」 牧童說:「李公真是一位守信之士,然而我俗緣未盡,還是不要彼此靠近。你我惟有勤修不墮,才有相見的那一天。」說罷,又唱道:「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山川尋己遍,卻回煙棹上瞿塘。」遂不知去向。 傷心的李源又回到惠林寺,三年後在惠林寺逝世,享年八十歲。 (參考數據:《舊唐書》、《齊書》、《僧圓澤傳》)△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6/9/7097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