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輾轉輪迴 他看到過往九世人生(圖)
 
劉曉
 
晚清太守章價人的兒子章華,他曾患奇怪的病症,並在恍惚間看見過往的九世人生。

【人民報消息】晚清太守章價人的兒子章華,不僅風采過人,而且德才兼備,年紀輕輕就已出名。一八九五年參加光緒乙未科殿試,登進士二甲九十八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他曾患奇怪的病症,並在恍惚間看見過往的九世人生。 康熙時轉生爲詞人納蘭性德 他記得自己的往前數六世是康熙年間著名的詞人納蘭性德。納蘭性德,字容若,號飲水、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太宗皇太極是其舅公,他的父親納蘭明珠歷任內務府總管、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爲朝廷重臣,母親是大臣阿濟格之女。 顯赫的家世讓納蘭性德從小就受到良好的貴族教育,他善騎射,也喜讀書,經史百家無所不窺,加上天資聰穎,十八歲就中了舉人,十九歲會試中試,因患寒疾,沒有參加殿試。二十二歲補殿試,中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康熙帝甚愛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便留他在身邊做侍衛。他多次隨康熙出巡,並奉旨出使梭龍,考察沙俄侵邊情況。 作爲滿清貴胄子弟,納蘭性德文武雙全,他擅長書法、丹青,能詩善賦,尤工詞,他寫的詞多表達幽怨之情,很多是思念他摯愛的早逝的妻子盧氏。 可惜,天不假年,康熙二十四年,納蘭性德因患急病去世,年僅三十歲。 乾隆時轉生爲重臣裘文達 納蘭性德離世後,元神在另外空間待了幾十年後再次轉生,成爲清康熙年間刑科給事中思補公裘日修的第五子裘文達。 裘文達,名修,字叔度,江西新建縣人。乾隆年間先後中舉人、進士,並被授翰林,其後遷侍讀學士,轉詹事府少詹,遷兵部侍郎,調吏部侍郎,充經筵講官。 史載他相貌清整、眉毛深重,「顧盼間精神淵映。」他爲人詼諧,喜歡開玩笑,常常說一些奇怪之語,且無論說多長時間都了無倦色。他處理事情時,非常快捷敏銳,洞察力非同一般。 乾隆二十年春,清軍出征新疆準噶爾,佔領伊犁,並最終消滅了準噶爾汗國。第二年,幾個準噶爾部降將反叛,清軍再度出征伊犁,裘文達向乾隆帝面奏軍務機宜,深得乾隆帝之心,即獲賜御衣冠。隨後,他前往北疆,傳達聖意,並協同陝甘督撫滿洲諸將軍平叛。一介書生冒着危險奔赴萬里,「下協邊情,上符睿算」,實是近代儒臣所未有也。 史書還說他「聰強機警,受大任,舉重若輕」,天子愛其敏,將其視爲股肱之臣,一旦國中哪個地方有事,乾隆帝都會派他前去。這之後,裘文達一路升遷至禮部尚書、刑部尚書、工部尚書等。他曾五次主持鄉試,既不嚴苛,也不放縱,深得文士之心。 他尤爲擅長治水,曾八次勘察水利,三次到河南,兩次到江南,其它則是在直隸。他治水先確定造成水患的原因,然後再選擇合適的應對之法。他治理的黃河、淮河、淝水、濟水、伊河、洛水、沁水、汜水等共九十三河,俱有成效,併成爲後世治水的參照之法。 裘文達爲人善應變,處世通達,偏於慈惠。在做司寇時,他上奏請求免除盜取人蔘者的死刑。每當諸大臣拿不定主意、想探究聖意但遲疑不前時,他則獨自發聲,寧可冒犯皇上也絕不有所隱瞞。乾隆帝念其忠心耿耿,雖然時有嚴訓,但對他始終恩禮如初。 六十二歲那年,裘文達因病去世。生病期間,皇帝親自寫詩問候,給他送去的醫藥不絕於道,還加封其爲太子少傅。 他去世那天,公卿士大夫素車塞路,外省守河堤的老兵、煙墩戍卒皆泣嘆,還有失聲痛哭者。死後,上賜諡「文達」,入賢良祠。 轉生的其它幾世 章華猶記得他曾轉生爲一名官員,參與晚清改革,並得到破格提拔,但後來因言被貶戍守邊疆。 他還曾入幽冥,經歷刀山劍林等險境,看見其祖先的神靈。幽冥中有一吳姓者,告訴他會轉生到秦子和家,長大後會中舉人。 在轉生到章家前,他則是一名道士,在採摘香草經過章氏祖墓時,因獲感應,所以這世轉生爲章華。 (參考數據:《洞靈小志》)△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5/22/7264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