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天下第一清廉"陆陇其 以德教化百姓(图)
 
周晓辉
 
清朝康熙年间,浙江平湖出了一位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廉」的官员陆陇其。

【人民报消息】清朝康熙年间,浙江平湖出了一位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廉」的官员陆陇其。 他清廉到什么程度?在做县令时,过生日连寿宴也无钱置办。一次生日那天,他的夫人调侃他,他却对夫人说:「妳且出堂视之,较寿宴如何?」他的夫人到前堂一看,看到堂上堂下摆满了密密麻麻的香烛,都是当地百姓自发来摆的。无疑,他们对这位爱民如子的县老爷充满敬意。 是什么原因让陆陇其得百姓如此敬重、爱戴? 陆陇其,字稼书,平湖新埭泖口人,崇祯三年出生,是怀橘奉母的陆绩、唐朝名相陆贽的后人陆溥的七世孙。出生于书香门第的陆陇其自幼跟父亲陆标锡学习,博览群书,后与同道编撰《三鱼堂四书大全》与《四书讲义困勉录》。 陆陇其的青少年时期正处于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从二十一岁起,他不得不在多地以教书来维持生计。不过他一直胸怀大志,二十八岁时他曾在《三鱼堂日记》中写道:「但愿一朝羽翼就,何忧霄汉不可翔……生者待汝养,死者待汝葬,天下后世待汝治。汝无或轻尔身,以徇无涯之欲,而丧厥志。」 陆陇其的著述多以「三鱼堂」命名,如《三鱼堂文集》、《三鱼堂剩言》、《三鱼堂日记》。这里要特别说说「三鱼堂」的来历。原来他的七世祖陆溥从上海县丞之职调任江西丰城督运,坐船到鄱阳湖时,突遇风雨,船底触礁后进水,情况十分危急。危急之下,陆溥下跪祈祷:「舟中若有一钱非法,愿葬江鱼腹。」 神奇的事情随即发生了,船停止进水,之后安全抵达丰城。清舱时才发现,有三条昂刺鱼咬了水草舍命堵住船底被暗礁撞破的洞口。感念这三条鱼的仗义相救,陆家从此不杀不吃这种鱼,陆溥还把自己的堂名定为「三鱼堂」,即便移居后也是如此。陆陇其继续沿用。 康熙九年,四十一岁的陆陇其考中进士,四十六岁时被任命为江南嘉定知县。父亲曾教导陆陇其:贪与酷皆居官大戒;为官要「笃实务本」。 而陆陇其在《三鱼堂日记》中也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作县官,为民断曲直,职也,而以贿焉,失其职矣。」 当时的嘉定是个大县,豪绅多,赋税重,因此当地有奢侈浪费不愿苦心经营的习俗,民风并不好。陆陇其到任后,厉行勤俭,务求以德化民。他的书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不贪为宝,无欲则刚」。其「食米均载自平湖,署中隙地种菜,夫人躬身织纫,官舍闻机杼之声」。有意思的是,其亲自纺织的夫人还一度被上门修理织机的百姓认作「阿婆」。 夫人在后堂纺织时,陆陇其则在前堂处理政务。有父亲状告不孝的儿子,他以情理晓谕儿子,儿子深受其教,携父归家后孝敬父亲。有兄弟争讼不休,陆陇其就对他们说:「弟兄不睦,伦常大变,我作为你们的父母官,都是我教导无方导致的过错啊。」因此,他惩罚自己,跪在烈日下。兄弟皆感而悔过,尽释前嫌。 为了让赌徒们戒赌,陆陇其还通过试验让他们明白逢赌必输的道理;为了让小偷走上正途,他提供织布机和纺线,让他们自食其力;他还重教恤刑,用轻便的「芦席枷」取代犯人脖子上沉重的木枷;他开办县学,培养读书人…… 渐渐地,嘉定民风为之一变。不到两年时间,诉讼越来越少,浪费之人也越来越少,很多人都不再不务正业。嘉定人也打心眼里尊敬这位县令,以至于出现本文开篇的场景。 然而,此时陆陇其却要离开了。在嘉定一年十个月后,因上司的不公弹劾,陆陇其被罢官。离开时,他随身携带的唯有数卷图书和夫人的一架织机。因为行李太少太轻,他在自己的书箱里放了石头以便压舱,一度被误会装着金银财宝,由此留下了著名的「十八只箱子」的故事。 嘉定人听说他要走,都很舍不得。史载,在离职返乡的那天,嘉定九乡二十都的数千百姓夜半入城,拥塞街巷,就为了挽留陆陇其。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陆嘉定」。陆陇其离开时,民众「扶老携幼,哭卷攀辕」,不忍让他离去。因「泣留不得」,嘉定百姓还募资刻印了《公归集》送给他。 他的好友俞鹤湖的赠别诗道:「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当朝左都御史魏像枢亦写诗赠别:「近闻陆嘉定,平生志清贫。下车甫一载,惠政独循循。欢声动万户,异绩倾朝绅。江南财赋地,知尔劳心神。」 康熙十七年,陆陇其举博学鸿儒,未及考试,丁父忧归。康熙二十二年,有才有德的他被魏像枢以「天下第一清廉」为由,举荐出任直隶河北灵寿县令。灵寿土地贫瘠百姓穷困,加上之前遇上兵祸和地震,赋役不减反增,有百姓逃亡或饿死。 了解当地的情况后,陆陇其上奏朝廷请求减免田赋,并与邻县交替服役。他还反复发通告,晓谕百姓务必去除好勇斗狠和轻生之习。康熙二十三年,直隶巡抚格尔古德推举他和兖州知府张鹏翮为清廉官员。 朝廷曾要求北方的一些县派车往北京运送石灰,灵寿县也在其列。陆陇其三上《请免灰车疏》,终于为灵寿百姓解除了这多年的负担。之后,康熙帝根据他的建议,也免除北方各州县的任务。 陆陇其还把灵寿县衙的二堂命名为「退思堂」,告诫下属:每天退堂后,要认真反思自己当天处理的事情有没有出错,轻重缓急宽严厚薄是否得当。 在灵寿期间,他还与诸生讲论《四书》,七年间录下十二卷,即为著名的《松阳讲义》。他主修的《灵寿县志》刊行后,成为清代名志。 陆陇其在灵寿七年后,因为品行学问才干被举荐任四川道监察御史。他离去那天,百姓「遮道号泣,如去嘉定时」。 任四川道监察御史仅一年,陆陇其因上书反对捐纳,遭到湖南巡抚反对而辞官。康熙三十年,他回到老家,在尔安书院讲学。第二年冬天辞世,终年六十一岁。 两年后,朝廷讨论江南学政一职时,朝臣们都说陆陇其最为合适,可惜他已经去世。康熙帝感叹道:「本朝这样清正廉洁、理学纯正的人,不可多得了。」 雍正时,清廷决定增加一批陪祀孔庙的历代贤儒,陆陇其入选。乾隆元年,追谥其「清献」,并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而民间传说陆陇其去世后,到嘉定做了城隍神,嘉定有数百人到平湖接他的神灵去上任。 (参考数据:《清史稿》、《履园丛话》、《广阳杂记》、《平湖县志》)△ (有删减)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3/5/7400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