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令我睡意全无的一碗汤面(图)
 
子慧
这是日本人过年吃的正宗热汤荞麦面。

【人民报消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名称我们叫它做“一碗汤面”。 这个故事是24年前的12月31日,也就是除夕夜,发生在日本札幌街上一家“北海亭”的面馆里。除夕夜吃荞麦面条过年是日本人的传统习俗,因此到了这一天,面馆的生意特别好,北海亭也不例外,这一天几乎整天都客满,不过到晚上10点以后几乎就没有客人了,平时到凌晨,街上都还很热闹的,但这一天大家都早一点赶回家过年,因此街上也很快就安静下来。北海亭的老板是个憨憨傻傻的老实人,老板娘很古道热肠,待人亲切。 除夕夜,最后一个客人走出面馆,老板娘正打算关店的时候,店门再一次轻轻的被拉开,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小男孩走进来,两个孩子大约是六岁和十岁左右,穿著全新的一模一样的运动服,那女人却穿著过时的格子旧大衣。 “请坐!”听老板这么招呼,那个女人怯怯的说:“可不可以....来一碗....汤面?”她背后的两个孩子不安的对望了一眼。 “当然....当然可以,请这边坐!”老板娘热情的回答着,没有一丝鄙视穷人的神情。 带着他们走到最靠边的二号桌子,然后老板娘向厨台那边大声喊着:“一碗汤面!”。一人份只有一团面,老板毫不犹豫的多丢了半团面,煮了满满一大碗,老板娘和客人都不知道老板的这个善心举动。 围着这碗超量汤面,两个儿子吃的津津有味,一边吃,一边悄悄的说:“好好吃哟!” 妈妈欣慰的看着两个儿子狼吞虎咽,没有动一下筷子。“妈,您也吃吃看嘛!”弟弟说着,挟了一根面条往妈妈嘴里送。 不一会儿这碗汤面连汤带面吃的干干净净,付了一百五十元,母子三人同声夸赞:“真好吃,谢谢!”并且微微的鞠了一躬,走出面馆。“谢谢你们!新年快乐!”老板和老板娘同时这么说。 每天忙着忙着,不知不觉很快的又过了一年。又到了12月31日这一天;迎接新的一年,北海亭的生意仍然非常兴旺。比去年除夕夜更忙碌的一天终于结束了,过了十点,老板娘走向店门前,正想将门拉下的时候,店门又再度轻轻的被拉开,走进来了一位带着两个小孩的年轻妇人。 老板娘看到那件过时的格子旧大衣,马上想起一年前除夕夜只要了一碗汤面的那母子三人。 “可以不可以....给我们煮碗......汤面?” “当然,当然,请里边坐!”老板娘依然热情的招呼着。然后,一边带他们到去年坐过的二号桌子,一边大声对丈夫喊:“一碗汤面!” 老板一边应声:“是的!一碗汤面!”,一边点上刚刚熄掉的炉火。 老板娘走过去偷偷在丈夫的耳旁说:“喂,煮三碗给他们吃好不好?” “不行,这样做他们会不好意思的。”

这是1998年日本最畅销最受欢迎的儿童书。
丈夫一边这么回答,一边多丢进半团面条到滚烫的锅子里,站在旁边一直微笑看着他的妻子说:“你看起来挺呆板的,心地倒还不错嘛!”丈夫默默的盛好一大碗香喷喷的面条交给妻子端出去。 母子三人围着那碗面,边吃边谈论着,那些对话也传到了老板和老板娘的耳朵里。 “好香……好棒……真好吃!” “今年还能吃到北海亭的面条,真不错!” “明年能够再来吃,就好了!”…… 吃完付了一百五十元,母子三人满足的走了。 “谢谢!祝你们新年快乐!”望着这母子三人的背影,老板夫妇俩反复谈论了许久。 第三年的除夕夜,北海亭的生意更加的好,老板夫妇彼此忙到甚至都没时间讲话,但是过了九点半,两个人开始都有点不安了起来。十点到了,店员们领了红包也回去了,老板急忙将墙壁上的价目表一张一张往回翻,把今年夏天涨价的“汤面一碗二百元”价目表,重新改写成一百五十元。二号桌上面,三十分钟前老板娘就先放上一张“预约席”的卡片。 好象有意等客人都走光了才进来似的,十点半的时候,这母子三人终于又出现了。哥哥穿著中学生的制服,弟弟穿著去年哥哥穿过的稍嫌大一点的夹克,两个孩子都长大很多,母亲仍然穿著那件褪了色的格子布旧大衣。 “请进!请进!”老板娘热情的招呼着。望着笑脸相迎的老板娘,母亲战战兢兢的说:“麻烦……麻烦煮两碗汤面好不好?” “好的,请这边坐!”老板娘招待他们坐到二号桌,赶快若无其事的将那“预约席”的卡片藏起来,然后向里面喊着:“两碗汤面 !” “是的!两碗汤面!马上就好了呦!”老板一边应声,一边丢进了三团面进去。 母子三人一边吃面,一边谈着话,看起来很高兴的样子。 站在厨台后面的老板夫妇也跟着感受他们的喜悦,内心也跟着喜悦起来。 “小淳和哥哥;妈妈今天要谢谢你们两个人啊!谢谢!” “为什么?” “是这样的,你们过世的爸爸所造成八个人受伤的车祸,保险公司不能支付的部份,这几年来每个月都必须缴五万元。” “哎,这个我们知道呀!”哥哥这么回答。 老板娘一动也不动的静静听着。 “本来应该缴到明年三月的,但是今天已全数缴完了!” “啊?!妈妈,真的呀?” “哎,真的。因为哥哥认真的送报,小淳帮忙买菜做饭,使妈妈可以安心工作,公司发给我一份全勤的特别奖金,因此今天就将剩下的部份全部缴完了。” “妈!哥哥!真是太好了,不过以后请让小淳继续做晚饭。” “我也要继续送报纸。小淳,加油!” “谢谢你们弟兄俩,真的谢谢!” “小淳和我有一个秘密,一直都没有跟妈妈您说,那是……11月的一个礼拜天,小淳的学校通知家长要去参观教学课程,小淳的老师还特别附了一封信,说小淳的一篇文章被选为全北海道的代表,将参加全国的作文比赛。我听小淳的同学说才知道的,因此;那一天我代表妈去参观了。” “真有这回事?后来呢?” “老师出的题目是‘我的志愿’,小淳是以一碗汤面为题写的作文,还要当众读这篇作文。” “作文是这样写的:爸爸车祸了,留下很多债务,为了还债,妈妈从早到晚拚命工作,连我每天早晚认真送报的事,弟弟也全部写出来了。”“还有,12月31日晚上,我们母子三人共同吃一碗汤面,非常好吃……三个人只叫一碗汤面,面店的伯伯和伯母竟然还向我们道谢,并且祝我们新年快乐!那声音好象在鼓励我们要坚强勇敢的活下去,赶紧把爸爸留下的债务还清!” “因此小淳决定长大以后要开面馆,当日本第一的面馆老板,也要对每一个客人说加油!祝你幸福!谢谢你!” 一直站在厨台里听他们对话的老板夫妇突然失去踪影,原来他们蹲下来,一条毛巾一人抓一头,拼命擦着不断涌出来的泪水。 “作文读完了,老师说:小淳的哥哥今天代表妈妈来了,请上来说几句话。” “真的?那你怎么办?” “因为太突然了,开始不知说什么好。我就说:谢谢大家平时对小淳的关爱,我弟弟每天必须买菜做晚饭,常常会在团体活动中急忙的回家,一定给大家添了许多麻烦。刚刚我弟弟读一碗汤面的时候,我曾感到很羞耻,但是看见弟弟挺胸大声读完一碗汤面的时候,感到羞耻的那种心情才是真正的羞耻。”“这些年来……妈妈只叫一碗汤面的那种勇气,我们兄弟绝对不会忘记……我们兄弟一定会好好努力,好好的照顾母亲,今后仍然拜托各位多多关照我弟弟。” 母子三个悄悄的握握手,拍拍肩,比往年都快乐的吃完过年的面,付了三百元,说声谢谢!并且鞠了躬走出面馆。望着母子三人的背影,老板好象做年终总结似的大声说:“谢谢!新年快乐!” 又过了一年。北海亭面馆过了晚上九点,二号桌上又放了一块“预约席”的卡片等待着,但是那母子三人并没出现。 第二年、第三年,二号桌仍然空着,母子三人都再没有出现。 北海亭面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店内全部都改装过,桌椅都换了新的,只有那张二号桌仍然保留着。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许多客人都觉得奇怪,这样问。 老板娘就讲述关于一碗汤面的故事给大家听,那张旧桌子放在中央,对自己好像也是一种鼓励,而且说不定哪一天那三个客人还会再来,希望仍然用这张桌子来欢迎他们。 那张二号桌变成了“幸福的桌子”,客人一个个传开去,有许多学生好奇,为了看那张桌子,专程从老远的地方跑来吃面,还特别表明要预定那张桌子。 又过了很多个12月31日。 北海亭附近的商店主人,到了除夕这天打烊以后,都会带着家眷集合到北海亭来吃面,一边吃,一边等着听除夕的钟声,然后大家一起到神社去拜拜,这是五六年来的习惯。 这一天过了九点半,断断续续的有人带来酒菜,经常都集合了三、四十个人,大家都很热络;每个人都知道二号桌的由来,大家嘴里什么都不讲,但是心里却想着那“除夕的预约席”今年可能又空空的迎接新年了。 有人吃面,有人喝酒,有人忙进忙出准备菜肴,大家边吃边谈,生意上的话,连海水浴的事,最近了添了孙子……无所不谈,打成一片,像一家人。过了十点半,门突然再度被轻轻的拉开。所有的人都停止谈话,视线一起朝向门口望去。 两个青年穿著笔挺的西装,手上拿着大衣走进来,大家松了一口气,继续恢复热闹的气氛,老板娘正准备说“抱歉,己经客满了”拒绝客人的时候,有一个穿和服的女人走进来,站到两个青年人的中间。 店内所有的客人都屏住呼吸,听那穿和服的妇人慢慢的说:“麻烦……麻烦,汤面,三人份可以吗?” 老板娘的脸色马上就变了,经过了十几年的岁月,当时年轻母亲和两个小孩的形象,和眼前这三人,她瞬间努力想把画面重迭在一起,厨台后的老板看傻了,手指交互的指着三个人,“你们……你们……”的说不出话来。 其中有一个青年望着不知所措的老板娘说:“我们母子三人,曾在十四年前的除夕夜叫了一份汤面,受到那一碗汤面的鼓励,我们母子三人才能坚强的活下去。” “后来我们搬到滋贺县的外婆家住,我今年己通过医师的检定考试,在京都大学医院的小儿科实习,明年四月将要来札幌的综合医院服务。” “我们礼貌上先来拜访这家医院,顺便去父亲的墓前祭拜,和曾经想当面店大老板未成,现在在京都银行就职的弟弟商量,有一个最奢侈的计划……就是今年除夕,母子三人要来拜访札幌的北海亭,吃三人份的北海亭汤面。” 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的老板夫妇,眼眶里溢满泪水。坐在门口的菜店老板,把嘴里含着的一口面用力咯一声整口吞了下去,然后站起来说:“喂、喂、老板,怎么啦?准备了十年一直等待这一天来临,那个除夕十点过后的预约席呢?赶快招待他们啊!快呀!” 老板娘终于恢复神志,拍了一下菜店老板的肩膀,说:“欢迎,请!喂,二号桌三碗汤面!”那个傻愣愣的老板擦了一下眼泪,应声说:“是的,汤面三碗!” 这个真实故事1998年在日本发表时,老师、家长和儿童,百万以上的读者,都被这篇‘一碗汤面’中那位坚强的母亲,懂事又肯吃苦的两个小兄弟,尤其是被憨厚善良的面店老板夫妇的善行所感动,纷纷流下眼泪。那不是伤感的眼泪,而是被那一份真诚的关爱和那一片宽厚的心肠所感动的落泪,那是读者内心的善念被启发出来而落下的热泪。 从现实的眼光来看,面馆老板所付出的并不多,不过2个面团而已,但是,憨厚、善良、古道热肠,几声诚恳带有勉励、祝福之意的“谢谢,新年快乐!”却使正受残酷现实逼迫陷入困境的母子三人增添面对困境的勇气,走过那艰难的日子。他们的善行获得善报,面馆的生意越来越兴旺。 这个真实的小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即是不要忽视自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力,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心存善念,也许你那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关怀,表面看微不足道,但却能给别人带来无限的温暖和生存下去的勇气。 因此,希望我们都能愿意奉献自己心底的那盏善良明灯,点亮它!即使那只是一点点的亮光,但对寒冷的冬夜而言,却是真真实实的温暖和光明。(文/子慧)△ (人民报首发)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这张图片展现一个警察的内心世界(图) 2022/6/1 (251,659次)
善良夫妇邀邻桌独孤老人一起用餐 结果超惊喜(图) 2022/4/2 (37,210次)
美国善良男孩拦下警察 请求她和他一起祈祷(图) 2022/2/1 (35,507次)
善良司机 帮助九岁失明女孩乘校车上学(图) 2021/9/22 (30,197次)
善良无须考核(图) 2021/7/9 (27,245次)
残障人士车被盗 陌生女士赠车暖人心(图) 2021/6/6 (26,671次)
一个赠送孩子毛绒玩具的感人故事(图) 2021/6/1 (28,057次)
女儿三岁走失 15年后我们救一老人竟见到女儿(图) 2021/5/24 (33,359次)
救人一命就是救己一命(图) 2021/1/30 (26,526次)
令我睡意全无的一碗汤面(图) 2022/7/25 (549,925次)
两条小黑狗 两个悲欢离合的故事(图) 2022/7/23 (183,498次)
薄熙来听江话 妻离子散享受秦城(多图) 2022/7/21 (330,106次)
奇闻!最离奇死亡和最幸运逃生(图) 2022/7/19 (202,146次)
中共新华网刊登的真实恐怖新闻(图) 2022/7/14 (288,294次)
大卫.科波菲尔的神奇魔术表演背后(图) 2022/7/9 (182,811次)
江蛤下台后! 赵本山与英子被新华网曝光,嗯,当众那个…(多图) 2022/7/7 (388,052次)
糟了,这女人让江泽民给睡坏了(多图) 2022/7/6 (373,687次)
敲碎花岗岩!猫猫狗狗的今日传奇(图) 2022/7/3 (192,627次)

搞笑七一!第一次知道中共是啥玩意的萌娃表情(多图) 2022/7/1 (277,711次)
赶快告诉家人和朋友!你们需要这个"干净世界"(图) 2022/6/30 (221,045次)
江泽民就怕听这两个人的名字(图) 2022/6/29 (295,231次)
遥视功能使卡车司机自在又逍遥(图) 2022/6/26 (263,332次)
红色特工潘汉年与红色汉奸关露之死(图) 2022/6/21 (305,846次)
没商量!恶警敢强奸 就切下阴茎(多图) 2022/6/18 (387,134次)
呵!新华网揭宋祖英一生最在乎的事(图) 2022/6/14 (291,547次)
中共决不解密的密闻:毛行宫的故事(图) 2022/6/13 (302,438次)
真准!老婆给薄熙来占了一个死卦(多图) 2022/6/8 (365,891次)
震惊中外!被安排好的一生被改变(图) 2022/6/7 (303,923次)
从江泽民的残暴看33年前血洗天安门(多图) 2022/6/4 (253,279次)
血染的六四!逃生者们回忆33年前的屠杀(多图) 2022/6/2 (222,308次)
宋祖英,摄影师说你脱的时间不对(多图) 2022/5/28 (449,400次)
冷血封控现惨剧 中共制造猴痘病毒(多图) 2022/5/27 (275,379次)
挨饿能使寿命翻倍 白开水最好喝(多图) 2022/5/26 (256,179次)
每当母亲节 请别…别忘记这位母亲(图) 2022/5/20 (305,080次)
哇!“国际在线”出的这新闻就怕联想(多图) 2022/5/19 (193,000次)
怪事!数吨重巨石是如何逃出湖底的(图) 2022/5/18 (235,691次)
躲过66年 被一张纳粹工作证破局(图) 2022/5/12 (217,489次)
忆当年!老江,严肃点儿!拍证件照呢(多图) 2022/5/11 (375,709次)
这头水牛改变了这些屠宰工的一生(图) 2022/5/6 (240,422次)
偷汽车关监狱 薄熙来被黑老大踢肿肛门 服贴喊爹(图) 2022/5/2 (523,043次)
一个真实故事:鬼魂附在武装部长老婆身上(图) 2022/4/30 (287,850次)
小笑话:想当年 薄一波给孙子起名(图) 2022/4/22 (309,115次)
借尸还阳!河北唐山的一桩奇事(图) 2022/4/20 (267,610次)
释迦牟尼佛为何救不了他家乡的人(多图/视频) 2022/4/19 (362,056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