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千字文》人生指路燈(圖)
 
允嘉徽
 
《千字文》是南梁周興嗣編纂的千字長韻文,在歷代訓蒙讀物中獨領風騷。圖爲唐朝名書法家歐陽詢《千字文》局部。

【人民報消息】《千字文》原名爲《次韻王羲之書千字》是南朝梁武帝的散騎侍郎周興嗣所作的一首長韻文,氣韻繞樑氣勢雄偉,引經據典義蘊雋永,麗辭華章傳揚文化精髓,在兒童訓蒙讀物之中獨領風騷。 周興嗣,字思纂,陳郡項人(今河南沈丘),學優才贍。他的著作有《黃第實錄》、《皇德記》、《起居注》、《職儀》等百卷,有文集十卷,然而流傳最廣的莫如《千字文》。 《千字文》一夕飛思傳佳作 唐朝李綽《尚書故實》有一段文字,記述《千字文》作成的傳奇:其始乃梁武教諸王書,令殷鐵石於大王書中拓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紙,雜碎無序。武帝召興嗣,謂曰:「卿有才思,爲我韻之。」興嗣一夕編綴進上,鬢髮皆白,而賞賜甚厚。 起初梁武帝爲了教育王子們書寫練字,命令大臣殷鐵石從碑石上拓印名家王羲之的書跡,拓取完全不重複的一千個字。梁武帝看着散拓在紙上的一千個字,一字一紙,既沒有順序也沒有聯綴的意義,顯得雜碎無序。他腦中想起才思敏捷的文學侍從——散騎侍郎周興嗣,就召他入宮,交付他一個大任:「卿有才思,爲我韻之。」要周興嗣將這一千字編成一篇押韻的《千字文》。這就是《千字文》原名爲《次韻王羲之書千字》的緣起。 周興嗣受命之後,在一夜之間就將這一千字編纂成《千字文》,次日上朝呈上給梁武帝。不過呢,周興嗣在一夕之間「鬢髮皆白」,可見這篇《千字文》含納了周興嗣大量的生命精華。 梁武帝得到《千字文》,加賜周興嗣豐厚的金、帛,驚喜、讚許自不在話下。 《千字文》可貴在何處? 周興嗣編寫的《千字文》訓蒙長卷韻味雋詠。他將原來毫無關聯的千字,編綴成四字成句的長韻文。通篇一百二十五句起承轉合一氣呵成,二句成聯,聯聯押韻,分段轉韻,通篇相屬,誦讀起來朗朗上口,氣韻繞樑。原本拓印王羲之書碑而得獨立無序的一千個字,經過周興嗣編綴之後,字字都注入了文化生命,連綿成鑄章,意蘊深厚。 全篇主題清晰,從開天闢地以降的中華傳統歷史文化就是《千字文》的主軸,文理清晰一脈相承,內涵豐厚層層增廣。更可貴的是《千字文》不僅是識字的讀本,更是人生指路燈,中華傳統文化源起的道家思想成了生命教育的礎石,修身處世的儒家哲學就是人格培育的藍圖。 《千字文》採擷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的精髓,詞詞用典,句句引經。透過引經據典傳揚傳統文化思想與懿德風範,潛移默化陶冶人格。 其引用的經典包含《易經》、《淮南子》、《詩經》、《尚書》、《禮記》、《春秋》、《論語》、《孝經》、《孟子》、《史記》、《神農本草經》、《管子》、《韓非子》、《莊子》和《漢書》等等。範疇涵蓋人生哲理、天文、地理、政治、經濟、社會、歷史、倫理等等層面,內容豐富,寓意深刻。對兒童啓蒙來說,起到很好的啓發與引導作用,傳承文化的力度更是不言而喻。 名家讚揚 六世紀的時候,《千字文》一出,成了兒童教育的重要啓蒙讀物。後代將《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合稱訓蒙讀物「三百千」。明代王世貞以「絕妙文章」形容《千字文》。清代顧炎武說《千字文》讓人感到容易親近,「於是至今爲小學家恆用之書」;章太炎說《千字文》的文采獨領蒙書讀物風騷,可以說是「訓蒙長詩」。 《千字文》同時具有《王羲之千字文》的緣由,因而歷代書法名家都把書寫《千字文》當作一件殊勝的事。例如智永、懷素、歐陽詢、趙佶、趙孟俯、文徵明等等,代代不絕。他們所留下的《千字文》帖本書文並茂,又是另一種傳世的文化傑作。 《千字文》很早就傳揚到海外東亞漢字文化圈,受到韓國、日本國的重視,《千字文》可說是中華文化中任重道遠的「傳播大使」之一。 《千字文》內涵深厚 此文大體可分爲四大部份: 第一部份:從開天闢地展開人處於天地之間的序曲,直點中華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這部份包含天象、地理與人文寶物的表徵。 第二部份:講述中華文化與歷史的開展,講上古盛世清明政治。 第三部份:講修身操守和處世準則以及人物風範。 第四部份:講不爲名羈不爲利鎖的人生境界與人物風範。結尾強調一生吉祥幸福的常道,與第一部份呼應,迴歸生命之道的題旨。 宇宙開門 生命序曲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是《千字文》開篇的第一句,打開了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從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展開人的存在意義。太史公司馬遷所說的「天垂象,示吉凶」,換個角度來說,人的生命不能脫離天地寰宇而獨活,生命的意義要從更高更遠的宇宙中去尋求。 作爲兒童啓蒙的《千字文》開宗明義就點出了神傳文化的精髓,遙指人安身立命之所在,結尾又歸結到生命永恆的題旨。△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8/22/7479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2/8/22)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