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2024臺灣大選 看見哪些假訊息的新手法(多圖)
 
莊敬
 
2024年1月8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 「今年無論對事實查核工作者、研究人員、媒體,都是非常挑戰的一年。因為『他』完全知道臺灣資訊生態系的困境,從弱點下手,攻擊手法就會非常靈活。」臺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陳慧敏所說「非常挑戰的一年」,指的是臺灣大選年,「他」則是對臺灣發動假訊息攻勢的「有心人士」。 根據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研究報告,臺灣是全球受境外假訊息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已蟬聯10年榜首。這些年,臺灣一直努力提升抵抗錯假訊息的能力,但「對手」也累積多年經驗,再加上AI科技、TikTok等平台興起,讓他的產製手法與傳播管道更多元。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AFCL)在2024年1月13日舉行的臺灣總統大選前,訪問了當地的事實查核組織、專家學者,並彙整相關查核報告。受訪者不約而同提到一個現象,那就是「他」從過去幾次的選舉操作學到了經驗,這次不再站在第一線攻擊,而是通過間接方式發動攻勢,「疑美論」就是工具之一。 新現象之一:疑美論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兆年告訴AFCL,「疑美論」基本上是為中共的宣傳目標服務。 黃兆年解釋,「疑美論」這個主題並沒有和臺灣總統候選人建立直接、強烈的關係,但中共通過攻擊美國,把美國和戰爭綁在一起,去攻擊臺灣比較親美的政黨。「更隱晦的是,他其實在說,中國是跟和平連在一起」。對中共而言,訊息真假並不重要,只要這些偏差性的資訊和論述,能夠讓他取得相對於競爭對手的優勢,並拉抬威權陣營,就是有用的工具。 臺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在《疑美論和它們的產地》報告中,根據2021年至2023年6月間的12次重大事件,辨識84項符合其「疑美論」定義的論述,並歸納為8類(下表)。報告指出,「中共是疑美論最大的外國影響力來源」,但中共行為者傾向「加入」並傳播既有疑美論述,而非創造新論述,在84項「疑美論」論述之中,有44項論述都是由臺灣行為者發起。
IORG將疑美論述分為8類。(取自IORG《疑美論和它們的產地》報告)
AFCL也關注相關論述,並曾查核部分傳言,包括外界質疑美國通過「臺灣學人計劃」監軍,美國要求臺灣發展生化武器,白宮前高官、政客倡議「炸毀臺積電」等。 另外,AFCL還曾發表專文探討2023年初發生的「尼克森事件」傳播現象——一位自稱美國廣播節目主持人的嘉蘭・尼克森(Garland Nixon)推文稱白宮內線透露,美國總統拜登曾說出毀滅臺灣計劃。這則推文被臺灣前立委蔡正元轉發後,經眾多媒體引用,連官方都表態。過了幾天,尼克森通過視頻自承推文是嘲諷、虛構,卻少有人關注真相。 新現象之二:戰爭恐懼 「這次選舉,北京做法變得更不易察覺,聚焦散布疑美論及武力恫嚇臺灣。」這段文字出自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專文,分析中國企圖利用假訊息影響臺灣選舉的趨勢。 臺灣國安局長蔡明彥曾在網路節目上說,中國通過假訊息塑造臺海兵凶戰危,營造戰爭緊張氣氛,讓臺灣民眾心理恐慌。其中一例是臺灣總統蔡英文4月出訪友邦,期間過境美國並會晤時任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此舉引發中國強烈不滿,並展開了為期三天的 「環臺軍演」 。而在軍演期間,不實消息充斥網路,似乎意圖放大恐懼。 陳慧敏分析,中國知道在臺灣選舉期間,他不能一直強調軍力很強,因此在操作一段時間的軍事大外宣和假訊息後便會收斂,轉而操作「疑美論」,或是攻擊臺灣的國防、外交無能。例如,2023年中,中國社群平台傳出「臺灣軍隊演習,淪為總統逃命彩排」的錯誤訊息,還有部分媒體報道蔡英文「保命出逃」,企圖破壞臺灣民眾對政府的信任。 法務部調查局研究委員劉文斌則認為,目前沒有證據指向哪一方先丟出兵凶戰危,企圖影響臺灣;對北京而言,「疑美論」符合其利益,他可能善加利用,但操作兵凶戰危,恐造成反作用。 不過,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分析去年10月到12月中國官媒的論述,發現中國操作的最大主題就是「臺灣推向兵凶戰危險境」,其次是「美國不顧臺灣人死活」。中共官方多次指控民進黨將臺灣推向兵凶戰危的境地,直到臺選前兩周,國臺辦回應蔡英文任內最後一次新年談話時,還說「蔡英文路線」是害臺路線,導致臺灣兵凶戰危。 新現象之三:舊謠言重傳 擾亂民生 除了兩岸是否開打、美國是否派兵相救,足以影響臺灣選民的議題,還有攸關百姓利益的社福、食安、交通等民生問題。綜合臺灣事實查核中心、MyGoPen(臺語「麥擱騙(不要再騙了)的諧音」)、IORG的觀察,常出現的謠言主題包括缺蛋、缺電、缺衛生紙,以及各種食安、交通、治安危機。他們並注意到,這次大選前,許多民生舊謠言,再度熱傳。 陳慧敏舉例,最近再度流傳所謂新臺幣改版需花費500億元的消息,其實是2020年大選前曾傳過的錯誤訊息,企圖塑造「政府亂花錢」這類假訊息的用意,就是希望以人們最關切的民生議題引起仇恨、對現任政府的不滿與不信任。 另一個選舉期間常見的不實訊息,是選務要「作票」,這類謠言是為影響民眾對選舉公平的信心、傷害民主制度。 談到選務,MyGoPen總編審葉子揚笑說,「隱形墨水又來了」,四年前網路盛傳,蔡英文是因為美國中情局(CIA)提供了隱形墨水,作票才會大勝。這次選前,又傳出選票會被隱形墨水動手腳的訊息,還有今年投開票所監視器全拆掉、民進黨有作票專用箱、特定報票方式讓國民黨永遠別想贏等各種選務謠言。 新現象之四:攻擊特定候選人 選舉期間,「有心人士」的一大攻擊目標就是候選人,藍、綠、白陣營都不例外。其中,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的國籍爭議,在這次大選成為話題,AFCL曾發表《臺灣大選假訊息風向:圍繞蕭美琴的「美國代理人」敘事」》,MyGoPen等組織針對蕭美琴的國籍發布查核報告,並附上美國聯邦公報的放棄國籍資料名單為證。 然而,這讓事實查核組織成了攻擊目標。葉子揚說,有曾任立委的意見領袖質疑他們所附的美國聯邦公報網站「是假的、自己做的」,之後還有一些媒體、名嘴引述該意見領袖的說法,指控MyGoPen在為蕭美琴護航。葉子揚無奈表示,針對意見領袖的質疑,只能再發布一則查核報告。 新現象之五:深偽科技、新平台 而針對候選人的錯假訊息中,有好幾則是AI造假影音。2023年8月,媒體收到音檔,內容是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批評副總統賴清德訪美,經調查局以軟體鑒別,判定錄音檔內容被深度偽造的可能性極高。之後,調查局陸續發現「賴清德回應藍白合」、「賴清德有三名情婦」的深偽影片,以及「賴清德為春風專案線民」的變造影音。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疑似遭深偽技術造假的影片截圖。
葉子揚表示,一開始的AI造假影音比較低階,容易察覺異狀,但接近選舉出現的幾個深偽案例,程度明顯較高,查核單位需要工具,卻面臨資源不足的問題。陳慧敏則說,「破解的技術沒有追上,還在很辛苦的階段」,AI專家也建議查核單位,用媒體識讀能力來判斷是最好的。 在2023年最後一周,臺灣事實查核中心又破解了幾則運用AI技術制作的政治傳言影片,其中一則是「美國議員公開為特定政黨候選人拉票」的影片,造謠者剪輯這位議員以前的受訪畫面,再變造岀議員的聲音,通過AI技術改變嘴型,讓議員的嘴型與聲音相符合。這則影片在臉書、TikTok、批踢踢實業坊(PTT)等平臺傳開,PTT用戶還下了一個「勁爆」的標題:「美國站邊了 發影片力挺賴蕭當選」。 「現在手法多很多,管道多很多。以前TikTok還沒這麼熱門,現在已經多管齊下了。」葉子揚說,臺灣民眾常用的平台以臉書和LINE為主,但近年來社媒推短影片,很多人會下載TikTok的影片,轉傳到臉書、LINE群組,所以在很多平台都會看到一樣的影片,實際來源是TikTok。 陳慧敏則提到「造謠者的進化」,意思是有些之前在YouTube或臉書流傳的假訊息可能已被破解,但造謠者會把它修改、加工,製作成一個抖音版,再讓它流進Line群組。又或者是,在臺灣人常用的PTT、Mobile01、爆料公社「放餌」,形成討論後,「他」再去搬運,而搬運最重要的環節是,媒體把網路討論寫成報道。 媒體守門失靈 假信息得逞 這就回到文章開頭,陳慧敏所說的「他完全知道臺灣資訊生態系的困境,從弱點下手」。陳慧敏解釋,以臺灣媒體生態,只要一有記者報道,其它媒體就可能跟著抄,「它就被洗白成新聞」,進而帶動輿論。造謠者還很懂,丟出容易誤導的訊息,媒體不易把關,事實查核單位也不好查核。 黃兆年指出,北京對臺資訊操弄的傳播網絡,有三個主要行為者:第一是中國官方;第二是與中國有明確利益關係的特定在地協力媒體。還有第三類:不特定的在地協力者。這類行為者較難以辨識,可能只是對某些訊息產生強烈情緒的個人,或是與中國沒有利益關係的媒體,但為了收視率、點閱率,而協助傳播。 而這次大選,上述行為者的角色有所變化。黃兆年分析,北京過去會創造話題攻擊執政當局,但這次多是利用既有的時事話題操弄資訊,直接訴諸非特定的在地協力者,讓特定的在地協力媒體退居二線。無論是傳播者的動員,資訊操作的主題,內容的選擇上,都變得相對不再那麼直接,更不容易被察覺,因此臺灣社會需要更深度的媒體識讀和資訊判讀能力。 IORG共同主持人游知澔表示,並非所有的資訊操弄論述都來自中國,資料顯示中共宣傳持續大量引用台灣各界意見,製造偏頗的臺灣印象、有利中國的世界觀。因此,在民主的臺灣,媒體識讀、資訊判讀就是防御威權資訊操弄最長期、最根本的解方。 劉文斌則說,全世界政治實體都想要影響跟他有關的政治事件,希望對自己有利的一方當選,北京並非特例;但是,只有中國想併吞臺灣,這是他的主軸,不會改變,唯方法會隨時空環境而不同。 他提醒,臺灣要留意兩個現象,一是對方傳播的訊息具針對性,假設要影響記者、軍人、大眾交通工具的駕駛,就會發出這些人想要的訊息,不斷地影響,讓這些人能在關鍵時刻配合行動。第二個現象則是「CNN效應」,媒體為快速播報,將復雜的事務簡化成短影片或圖像,然後24小時播放,形塑某種意見後,甚至可以影響政府決策。 「在選舉等關鍵時刻,用很短的時間,讓你沒辦法搞清楚的狀況下,影響你的認知、做出判斷⋯⋯這非常可怕。」劉文斌說。△(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分享:
 
人氣:28,27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北京空城計!網友嘆:北京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蕭條過;A股大跌!
北京空城計!網友嘆:北京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蕭條過;A股大跌!
樓市挺不住了 蘇州突然全面放開限購!中國年關將至  各地一片蕭條
樓市挺不住了 蘇州突然全面放開限購!中國年關將至 各地一片蕭條
亂世來臨?!中國經濟崩潰、收入縮減、房產貶值、中產陷入窘境;
亂世來臨?!中國經濟崩潰、收入縮減、房產貶值、中產陷入窘境;
2024年開年苦日子來了!上海空城了 商舖倒閉 大街上空蕩蕩
2024年開年苦日子來了!上海空城了 商舖倒閉 大街上空蕩蕩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