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澳洲擬立法禁止16歲以下孩子使用社交媒體(圖)
 
圖為澳洲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ony Albanese)於2024年3月6日在澳洲墨爾本舉行的東協-澳洲特別峰會期間發表講話。(Asanka Ratnayake/Getty Images)
【人民報消息】澳洲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ony Albanese)星期四(11月7日)表示,工黨政府準備推動立法,禁止16歲以下未成年人接觸和使用社交媒體,並可能在明年下半年通過相關性包括一攬子措施的立法將這項計劃付諸實施。 據美國之音引述路透社的消息報導,澳洲正在試用一套核查使用者年齡的系統來阻止未成年人進入社媒平台。 「社媒體正在傷害我們的孩子,我要終止這一切,」路透社引述阿爾巴尼斯在一場記者會上的話說。 阿爾巴尼斯談到兒童沉溺於社媒會對他們的身體和精神健康構成風險,特別是女孩兒面對身體圖像的有害描述以及針對男孩的厭惡女性的內容。 「如果你是一名14歲的孩子看到這種東西,而且是在身體發生變化的青春期,這會讓人非常難受。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傾聽,然後採取行動,」阿爾巴尼斯說。 路透社指出,已有一些國家表示一定要通過立法,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社媒體,但是沒有一個國家的措施像澳洲的政策草案規定的那麼嚴厲。 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任何政府機構使用生物辨識技術或政府身分證查驗社媒體使用者的年齡,而澳洲則有兩套辦法正在接受測試。 澳洲採取的獨特措施還包括,為使用者設立年齡上限,而且在父母同意或之前已經設立帳戶這兩種情況下也絕對不行。 路透社引述阿爾巴尼斯的話說,相關法案今年就會遞交澳洲國會,國會通過12個月後正式生效,作為反對黨的澳洲自由黨對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社媒體也表示支持。 「責任將由社媒平台承擔,它們需要表明已採取合理的措施阻止(未成年人)進入,」阿爾巴尼斯指出。 「責任不是由家長或年輕人承擔。」 「我們在這裡宣布的以及我們即將推出的立法的確引領全球,」澳洲通訊部長米歇爾·安妮·羅蘭(Michelle Anne Rowland)在記者會上說。 羅蘭指出,受影響的社媒體平台包括梅塔(Meta)平台轄下的臉書(Facebook)和即時電報(Instagram)、字節跳動公司(Bytedance)轄下的抖音海外版TikTok、以及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X平台。 路透社曾聯絡上述幾家公司,尋求對此事的評論。 TikTok拒絕發表評論,而梅塔、Google(Google)母公司字母公司(Alphabet)和X平台則沒有對置評要求做出回應。 成員包括梅塔、TikTok、X平台和谷歌的數位產業集團(Digital Industry Group,DIGI)表示,澳洲政府擬議中的措施在禁止年輕人使用受到支持的社媒平台後,有可能鼓勵他們去探討互聯網上黑暗和未受監管的內容。 「保護年輕人的網路安全是一項最高任務…但是擬議中不讓年輕人進入數位平台的禁令是以20世紀的措施回應21世紀的挑戰,」路透社援引數位產業集團執行董事蘇尼塔·博賽(Sunita Bose)的話說。 「不但不應透過禁令封鎖,我們反而應該採取平衡的措施,來設立與年齡相適應的空間,培養數位素養,並保護年輕人免遭網路傷害,」博賽說。 法國去年提議禁止15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使用社媒體,但是用戶如果得到家長許可就可以避免限制。 美國幾十年來都要求科技公司只有在得到家長許可的情況下才可以接觸13歲以下孩子的資料。這個做法導致絕大多數社媒平台乾脆禁止13歲以下兒童接觸和使用它們的服務。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1/8/8636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