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3月23日發表
人氣:22,236 分享:
|
|
「愛國僑領」遭內外雙重打擊 中共內鬥在美爆表(圖) |
|
王赫
|
 美國福建同鄉會名譽會長陳學端在該會成立82周年的會慶上公開大罵 紐約中領館總領事黃屏為「傀儡」「貪官」,還稱黃屏應該進監獄。(大紀元合成圖) |
【人民報消息】3月18日,自稱「愛國僑領」的美國福建同鄉會名譽主席陳學端,在該同鄉會「雙胞主席」劉愛華的「連任就職」典禮上,當眾大罵紐約中領館,說總領事黃屏是「傀儡」「貪官」,「黃屏現在都是跟紐約詐騙的首領捆在一起」,「絕對有這個機會」進監獄,並請求媒體把他的話傳播出去。
事出有因。該同鄉會主席鬧「雙胞」,黃屏支持另一個「主席」陳恆,3月16日出席了陳恆在法拉盛君豪大酒樓舉辦的該會成立82周年會慶。陳學端則支持「主席」劉愛華,3月18日也在同一地點舉辦會慶暨職員就職典禮,但黃屏沒有出現。
據百度百科,福建同鄉會僑領多次受邀回國參加國慶觀禮活動,與中共關係頗深。但「愛國僑領」居然公開大罵中領館、大罵總領事黃屏,顯示其內部矛盾激化,已按不下來了。這事對僑界、海外華人的影響很大;同時,也讓中共丟盡了臉。
從某個角度看,此事之發生,其實也屬必然。因為,這幾年,在美的「愛國僑領」遭雙重打擊,外受美國政府的執法壓力,內有中共的清洗,日子相當難過。「愛國僑領」與中共的關係,早已產生裂縫,正在演變中。
關於美國政府的執法壓力。舉例而言,2022年10月20日,紐約法拉盛安僑酒店老闆、前紐約山東同鄉會會長、中國僑聯常委安全忠涉嫌參與中共在美的「獵狐行動」被捕,同時被捕的還有他的女兒安光陽,她被控從事州際騷擾和陰謀洗錢。又如,2023年4月17日,紐約長樂公會前會長盧建旺和祕書長陳金平雙雙被捕,兩人被指控為充當未註冊的外國政府代理人和妨礙司法,幫助中共在美國開展鎮壓活動,並在FBI調查前銷毀罪證;緊接著,5月4日,波士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的共同會長梁利堂被麻州聯邦地區法院起訴,指控他為中共代理人。再如,2023年5月26日,洛杉磯地區知名僑領陳軍、南加州「愛中國護香港青年大聯盟」主席與另一人,因涉嫌受中共政府指使,陰謀破壞法輪功、賄賂美國政府官員以及洗錢而被捕。
美國政府的執法壓力令「愛國僑領」紛紛轉變行為方式。例如,多年來,中共紅旗占領紐約新年遊行,但2023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紐約親共僑團在曼哈頓唐人街舉辦了兩次慶祝美國國慶的遊行,他們前所未有地宣布,不能出現中共五星紅旗,只能出現美國國旗。以往氣焰囂張,現在灰溜溜了。
換言之,在中美關係緊張、美國連出重拳打擊中共滲透的大背景下,「愛國僑領」和親共團體們都做起了縮頭烏龜,以免成為被打的「出頭鳥」。
關於內部中共的清洗。一個爆炸性的事件是,2023年5月15日,德州的「和統會」會長梁成運被中共以間諜罪判處無期徒刑,舉世皆驚。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簡稱「和統會」)是中共的半官方組織,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擔任會長,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統戰部部長石泰峰兼任執行副會長,在多個國家設有分會,是中共統戰海外華人「維護統一」的代理機構之一。2020年10月,美國國務院正式將在美國的該組織列為法定外國代表機構。
但是,2023年4月26日中共剛修訂了《反間諜法》,為何美國的「和統會」頭目梁成運就被拿來第一個祭旗?其中黑幕重重。但明顯的一點,習當局對中共在美滲透力量的忠誠度大有懷疑。
事實上,習上台後,中共內鬥激烈,波及海外系統。例如,十九大前夕,流亡富豪郭文貴在美國大爆料,被指是郭文貴背後以「老領導」為符號的情報系統集體大叛變。習當局的清洗也不手軟。令外界震驚的是,鄧小平的外孫女婿、安邦董事長吳小暉被判18年,而吳小暉曾與川普的女婿庫什納(Jared Kushner)見面談生意;當時中共正急著要與美國新總統川普搞關係,沒有利用吳小暉卻反而抓了他。在吳小暉之外,習當局還抓了另一個神祕富商葉簡明。葉簡明在美關係之深厚,甚至於《紐約時報》都發了專文——「葉簡明如何進入華盛頓的權力走廊」。2018年3月1日葉簡明被陸媒稱「近期已被有關部門調查」,迄今沒有消息。而詭異的是,美國也有反習勢力(不是指美國政府),如美國金融大鱷索羅斯撰文公開稱「習近平是全世界開放社會的最危險的敵人,而全體中國人都是他的受害者」。
由此,我們就不難推測:中美反習勢力正在聯手。相應的,習當局清洗海外系統(包括派嫡系陳一新主掌國安部),並延至在美的「愛國僑領」。由此而言,德州「和統會」會長梁成運被中共以間諜罪判處無期徒刑,其來有自。
綜上,在美的「愛國僑領」們面臨來自美國政府的執法壓力;同時,又遭受中共的內部清洗,與中共的內訌不可避免。本文前述陳學端公開大罵紐約中領館,只是開端。
另一方面,「愛國僑領」在美多年,對美國有一定的認知;其對中共的狠毒、無情,更多有體會;也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中共末日在即。在這個背景下,如果「愛國僑領」們能深入思考「中共不等於中國」,那麼,他們完全可以選擇另一種人生、另一種命運。△
(轉自大紀元)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3/23/81546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1. 習怕承擔責任?中南海下令全面銷毀新冠疫情資料(圖)
( 253,126次)
2. 中共銷毀疫情資料 親歷者揭露詳情(圖)
(244,586次)
3. 習近平矮化李強 中共進入垃圾時間(圖)
( 237,477次)
4. 習近平四大老臣搞亂中國政局
(235,691次)
5. 孤身駕車衝撞中南海 司機獲贊「真正勇士」(圖/視頻)
( 223,141次)
6. 大戲將要落幕 三件大事讓中南海驚魂未定
( 216,511次)
7. 兩會戲難演 李強受辱 習閉門稱王
(201,320次)
8. 中國政局突變時刻逼近 後習時代可能突然到來
(200,231次)
9. 習兩會對趙樂際震怒敲桌 傳因報告泄露這機密(圖)
( 199,681次)
10. 院士田偉家中搜出現金近4億 美國還有兩套別墅
(199,633次)
11. 消息:軍中兩上將供出江綿恆 致三中全會難產(圖)
(194,425次)
12. 讓江澤民最害怕的「英法美」
(193,969次)
13. 分析:中共兩會的細節透露習或身患重疾(圖)
( 190,497次)
14. 中共「大數據CEO」劉東昊暴死背後的真相(多圖)
( 188,744次)
15. 黨媒記者衝記者會主席臺 被曝是發改委主任鄭柵潔情婦
( 188,164次)
16. 習人馬紛跨界接掌省級公安 全國大清洗在即
(183,122次)
17. 冤民起來反抗了!江蘇某政府被炸 作案者公告動機(多圖)
( 182,703次)
18. 中共兩高報告時主席臺現異常:眾人交頭接耳(圖)
( 181,134次)
19. 美國會九劍齊發 拜登川普競相表現誰對中共更強硬(圖)
( 177,756次)
20. 蔡慎坤:李強不攬權最安全「清零」實為軟禁高官(圖)
(176,841次)
21. 中國納稅人的錢花到哪裡去了?傳70%「養」公務員
(173,225次)
22. 傳許家印奢華祖墳或被拆除 涉佔用耕地(圖)
(171,885次)
23. 六次兩會進京「維穩」 內蒙公安副局長跟黨走猝死
(171,844次)
24. 逆了習近平的龍鱗 李強被打入了冷宮?(圖)
(167,060次)
25. 困境下的中共政府已成最大的騙子(多圖)
(165,378次)
26. 大陸前最頂級夜總會老闆認罪 劉亞洲案太棘手(圖)
( 163,671次)
27. 近一年多 至少12名中共市委書記遭厄運(圖)
( 159,477次)
28. 爆雷傳聞不斷 中共要求銀行加強對萬科的融資支持
(155,521次)
29. 從許其亮1月驚魂 看中共內耗完結(圖/視頻)
( 154,924次)
30. 王毅遭兩監軍夾擊 劉建超突然消失 外交部面臨重組(圖)
( 152,315次)
31. 中共外交部新任發言人遇尷尬一幕 視頻熱傳(視頻)
( 149,068次)
32. 扒一扒剛剛離美的徐學淵和曾經的部長接班人張昆生
(145,502次)
33. 公安局長被炸死?當局連夜清理燕郊爆炸現場(視頻)
( 140,374次)
34. 菲律賓發視頻 控中共海警船衝撞菲船 射水炮傷人(視頻)
(139,355次)
35. 中共一神祕機構權力超大 眾多頭目離奇死亡
(133,098次)
36. 「兩會與我何干」? 浙江作家昝愛宗不堪重壓呼籲尊重人權(圖)
( 120,880次)
37. 反送中闖入香港立法會 12人遭判刑
(118,742次)
38. 11高官每年花掉10億元 李強提這事引爆網炸(多圖/視頻)
( 118,734次)
39. 香港15歲少年因反共逃亡加拿大(圖)
( 117,297次)
40. 致蕭茗的信
(112,531次)
41. 無法通告的真相--東航321墜機事件
(112,432次)
42. 變天出現新預言 誰將取代習近平?(圖)
(108,274次)
43. 中共駐紐約總領事黃屏拒收的信(圖)
( 105,621次)
44. 「709大抓捕」為何會發生?(圖)
( 105,597次)
45. 張扣扣為母報仇案
( 100,160次)
46. 黑龍江省十五個落馬的地級市委書記都幹了這種事(圖)
( 97,309次)
47. 上海真歇菜了(圖)
( 96,261次)
48. 逃出生天:中國穆斯林的"走線"之路(多圖)
(93,588次)
49. 胡錦濤被架離真相曝光 布林肯嚇壞中共(視頻)
( 93,058次)
50. 「不聽黨話」成為新潮流 「讓領導先走」有新意(圖)
( 90,152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