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4月3日發表
人氣:11,217 分享:
|
|
中國券商菁英收入減衝擊中國經濟(圖) |
|
 資料圖:一位投資者在中國杭州的證券交易所大廳觀看電子板。 |
【人民報消息】中國經濟疲軟之際,就連因為傲人收入而被稱為「打工皇帝」的證券商員工也面臨大幅減薪。《證券時報》統計22家上市券商年報,發現其中60%的從業人員2023年人均薪資都有所下滑,只是減幅相比2022年重挫20%~40%略有縮窄。學者指出,券商薪資縮水是中共官方「脫虛向實」和「共同富裕」政策下的結果,但長遠來看,恐怕更不利於經濟發展。
據美國之音報導,作為在中國市場佔有領先地位的投行,中金公司3月末發布的年報顯示,2023年該公司實現營收近230億元人民幣,總資產逾6,243億,在整個行業中堪稱表現亮眼。
然而,根據中國《證券時報》1日報導,中金公司人均薪資從2021年的人民幣116萬元降至2023年人民幣70萬元,兩年內「縮水」39.84%,降薪幅度為業界最大。
該報導統計截至3月底已揭露資訊的22家券商年報,發現除了中金公司之外,中原證券、國泰君安的員工,薪資也都縮水超過一成。
表現較好的則是中信證券,人均薪資從2021年的95萬元降至2023年79萬元。
券商薪資縮水學者:官方政策是主要原因
儘管縮水之後的薪資數字依然令網友稱羨慕,但被視為高收入精英的證券業近兩年人均薪酬持續下滑,還是成為中國媒體關注話題。
在臺北的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指出,最根本的因素來自於中共政府的機構改革,在2023年將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由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這對資本市場影響最大的是,原本金融業者在事業單位中享有額外利潤或抽成,在轉為國家單位後,僅剩公務人員待遇,就像是國家帶頭大砍國有金融業的薪水。
王國臣認為,券商業的降薪有兩大政治因素,也就是習近平近年來高舉的經濟改革政策「脫虛向實」和「共同富裕」。
首先「脫虛向實」強調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防止以錢滾錢的炒作,
政府不重視資深的高階金融人才,反而希望將金融從業人員疏導至工業製造業,因此在金融業降薪後,未來實體產業可望見到加薪趨勢。
另一方面,「共同富裕」則試圖減少高收入產業的薪資,以降低仇富心態。
王國臣說,中共政府未能在經濟疲軟時把餅做大,再加上國內先後傳出理財公司違約爆雷,既然無法幫民眾要回虧掉的資金,至少砍低有錢人的收入,通過「懲罰性」措施來消減報復心態,具有社會彌補作用。
投射的日落時代金飯碗褪色
在這一波證券業降薪潮中,原本受惠於政策,真正拿得到高薪的投行跟各種研究所的研究員首當其衝,成為重災區。
《21世紀經濟報導》2月1日指出,有券商的資管部門1月份裁員1/10,還有研究員月薪被大砍30%,季度獎金縮水,年終獎也被打折,整體收入形同腰斬。
相較於頭部券商,中小券商降薪、裁員更為嚴重,報導形容這是「中國投行的日落時代」。
《富比士》中文網3月31日指出,綜觀中國銀行人均薪酬,招商銀行以61萬元穩居第一,但已揭露年報的8家股份製商業銀行人均薪酬皆有下降。包括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浙商銀行、民生銀行在內,多家銀行高層大幅降薪,最大降幅超過60%。
王國臣表示,一連串的打擊措施壓抑外資在中國金融業的發展,經濟前景不看好,再加上反間諜法的實行,已經造成外資相繼出走。
矛盾的是,北京當局一方面希望擴大消費,另一方面卻大砍擁有超高消費能力族群的收入,一旦資本外逃加劇,未來中國整體消費復甦也會有疑慮。
值得觀察的是,根據《證券時報》報導,在一片降薪的聲浪中,有9家券商的員工人均薪酬不降反升,但究其原因,有的是因為公司合併影響會計核算,有的則是因為員工總數減少。
王國臣分析,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兩會期間重提「共同富裕示範區」,也暗示官方政策將越趨明確,可預見金融業減薪潮還將持續。
王國臣告訴美國之音:「去年因為整個經濟比較貧困,所以他就減緩這些口號的呼喊,或這些運動、或這些改革。今年的共同富裕又可能會提上議程,這當然就符合習近平的作為。我預期這個降薪會持續,而且今年的幅度可能會補去年的(降薪)進度,就20%或25%。」
「打工皇帝」降薪恐衝擊中國經濟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有超過八成券商最頂尖的「董監高」(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年度薪酬總額減少,20家上市券商中有127名高管當期報酬不足人民幣200萬元,降薪幅度約20%-50%。
另據港交所揭露的年報顯示,在證券公司薪資達千萬以上的「打工皇帝」群體規模也在縮水,例如頭部券商中信證券2022年有兩名員工薪資逾人民幣1,600萬元,但2023年人數歸零,華泰證券2022年有5名員工薪資逾人民幣1,500萬元,來年僅剩一人。
《證券時報》分析證券公司傳統業務受市場環境及監管政策變化影響,出現業績下滑,「降本增效」(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已成主旋律;另一方面,監管層也持續完善行業薪酬管理制度,包含主管與員工薪酬的比例不能差距太大,重視第一線從業人員報酬的公平性等。
王國臣直言「只出得起香蕉,來的就是猴子」,「降本增效」本身就是矛盾概念,他認為習近平仍用毛澤東時代觀點看待當前的經濟和金融體系,但「國家可以犧牲個人利益」的模式在資本市場早已行不通。他說一旦金融產業全聽中央命令,經濟就難有突破性發展,甚至悲觀一點,還會倒退。△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3/81807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4/4/3) |
-
中國政局突變時刻逼近 後習時代可能突然到來 (192,435次) 2024/3/21
-
習兩會對趙樂際震怒敲桌 傳因報告泄露這機密(圖) (191,861次) 2024/3/21
-
院士田偉家中搜出現金近4億 美國還有兩套別墅 (190,922次) 2024/3/19
-
讓江澤民最害怕的「英法美」 (186,018次) 2024/3/18
-
涉活摘器官 貴州三所醫院院長書記落馬(圖) (182,946次) 2024/3/31
-
黨媒記者衝記者會主席臺 被曝是發改委主任鄭柵潔情婦 (179,840次) 2024/3/14
-
大開眼界--中共高官被捕時鮮少爆光之內幕(圖) (177,691次) 2024/3/28
-
內幕:習的內部講話 劉亞洲徹底完了(圖) (176,045次) 2024/3/25
-
習嚴控紅二代 但恐被身邊人暗殺(圖) (171,504次) 2024/3/25
-
中共偷雞摸狗遭圍堵 美英同日制裁中共黑客 (170,539次) 2024/3/26
-
美國會九劍齊發 拜登川普競相表現誰對中共更強硬(圖) (169,981次) 2024/3/20
-
蔡慎坤:李強不攬權最安全「清零」實為軟禁高官(圖) (169,148次) 2024/3/17
-
習挖空心思說好話 美商酒足飯飽 拍拍屁股走人 (167,221次) 2024/3/30
-
六次兩會進京「維穩」 內蒙公安副局長跟黨走猝死 (164,096次) 2024/3/19
-
余茂春:習近平招攏的很多都是拍馬屁的人 (161,575次) 2024/3/29
-
消息:李強失寵寫檢討 禍起清除李克強影響不力 (158,079次) 2024/4/4
-
中南海權鬥不止 傳蔡奇再添新職(圖) (157,865次) 2024/3/29
-
李克強陰魂不散 習大怒退場 李強還在檢討 (156,709次) 2024/4/4
-
大陸前最頂級夜總會老闆認罪 劉亞洲案太棘手(圖) (155,778次) 2024/3/22
-
中南海權力再分配傳聞四起 習對李強又愛又疑 (153,781次) 2024/4/3
-
近一年多 至少12名中共市委書記遭厄運(圖) (151,767次) 2024/3/14
-
從許其亮1月驚魂 看中共內耗完結(圖/視頻) (147,232次) 2024/3/18
-
中南海內鬥激烈 網傳前司法部部長唐一軍出事 (146,017次) 2024/4/2
-
對付李尚福 習近平採用了新戰略 (144,850次) 2024/3/30
-
王毅遭兩監軍夾擊 劉建超突然消失 外交部面臨重組(圖) (144,476次) 2024/3/22
-
中共公安系統第一個大冤案(圖) (143,623次) 2024/3/24
-
劉亞洲案被連續上報 習怒批「給臉不要臉」 (143,009次) 2024/3/27
-
毛澤東為什麼打倒代總參謀長楊成武?(圖) (142,237次) 2024/3/28
-
中共外交部新任發言人遇尷尬一幕 視頻熱傳(視頻) (141,138次) 2024/3/23
-
金家三代視中共為千年宿敵 盼美軍長駐韓國 (139,607次) 2024/3/26
-
公安局長被炸死?當局連夜清理燕郊爆炸現場(視頻) (138,297次) 2024/3/15
-
扒一扒剛剛離美的徐學淵和曾經的部長接班人張昆生 (137,646次) 2024/3/23
-
中共一神祕機構權力超大 眾多頭目離奇死亡 (130,811次) 2024/3/17
-
美英加多國民眾聚集中領館外抗議「23條」立法(多圖/視頻) (127,530次) 2024/3/25
-
斷崖式降薪衝熱搜 網民:往後是大饑荒大革命(圖/視頻) (115,699次) 2024/3/28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