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共面臨新威脅--中國丁克族崛起
 
【人民報消息】人口危機問題促使中共將原來的「計劃生育政策」在2016年改為「兩孩政策」,再於2021年改為「三孩政策」。如今,中共不但沒有獲得成功,反而面臨一個更大挑戰:在經濟嚴重不確定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對於生育孩子數量選擇另一個數字:「零」。他們被稱為是丁克家庭,即「雙份收入,不要小孩」的家庭。 據《洛杉磯時報》5月8日報導,29歲的徐凱開(Xu Kaikai,音譯)表示,身為丁克族,讓她和36歲男友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大的掌控感。 她在上海從事廣告工作,男友是一家建築公司的項目經理。 「我曾經談論過要生一個漂亮的寶寶。」徐說,現在,她稱自己為「漂流的葉子」。 濟南29歲的英語教師瓦布爾‧劉(Vable Liu)表示,她的朋友中約有三分之一是丁克族。 居住在上海的47歲時尚顧問鄭宇(Zheng Yu,音譯)在二十多歲時就決定不要孩子,當時曾不被家人和朋友理解。而現在,隨著收入不平等的加劇,並看到她的侄女面臨追求事業成功的壓力時,鄭宇說,如果需要再次做出選擇的話,她和她的丈夫會做出同樣的決定。 研究家庭生活的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教授同鈺瑩(Yuying Tong)說,這是中國收入較高人群的一種現象,並補充說,丁克族的數量正在增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推遲結婚。 居住在杭州的38歲財務顧問胡慧文(Hu Huiwen,音譯)表示,自己參加了三個不同的丁克族聊天群組。在視頻日記中,她展示了自己閱讀或漫步公園欣賞紅葉的情景。 而這些無子女生活場景的廣泛散播讓中共政府鼓勵生育的宣傳變得更加棘手,中國經濟停滯也讓更多人不想養孩子。 總部位於北京的育媧人口研究所(Yuwa Pop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中國養育一個孩子的平均成本為7.46萬美元,相當於人均GDP的6.3倍。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穆崢認為,歸根結底仍然是,壓力和競爭激烈的環境讓很多人難以接受婚姻和生育。 對於正陷入人口危機困境的中共來說,丁克族的崛起來得正不是時候。中國人口在2022年和2023年兩次出現負增長。中共政府正試圖通過補貼甚至婚介服務來鼓勵人們生孩子。 中共政府似乎還在試圖恐嚇丁克族,讓他們改變觀念。上個月,中共在微博上推廣一篇有關丁克夫婦的文章。文章說,這對夫婦後悔沒有要孩子,因為這導致了孤獨、婚姻不和或繼承問題。 丁克人對這種描述有異議。「所有這些例子都是為了鼓勵人們生孩子嗎?」一位人氣娛樂博主說,「也可能有更多的人為有孩子的生活後悔呢。」 隨著中國經濟低迷、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就業前景不佳,很多人對未來感到失落。高昂的教育成本使很多年輕家庭無法承擔起再多要孩子。 去年6月,在北京的一家商場,35歲的國企雇員楊日(Yang Ri,音譯)告訴《華爾街日報》,她的女兒上一年級,每年花在女兒的食品、玩具和課後輔導上的費用高達2.8萬美元。她負擔不起再養一個孩子。 《華日》此前援引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高級研究員彭秀健(Xiujian Peng,音譯)的話說:「當經濟壓力巨大、許多人感到生計不安全時,肯定會影響人們對生育的決定。」 △ (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5/9/8266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