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性骚扰案频发 中国高校学生借社媒捅破「不能说的秘密」
 
【人民报消息】中国连日爆发大学教师性骚、侵犯女学生事件,引发关注。在网民声讨「叫兽」和声援受害学生之余,更引发质疑的是正规求助机制失灵,且学校和相关部门缺乏有效解决方案,网路曝光成为处理「师德」问题仅剩的渠道。学者指出,师生权力关系高度不平等,加上中国的舆情监控越趋严密,造成维护女权的难度增加。 据美国之音报导,7月下旬,中国高教再掀新一波#MeToo浪潮,在微博热搜榜上,相关话题达到1.1亿阅读量,舆论哗然。 有网民呼吁更多学生勇敢地站出来,揭露藏在校园里的丑恶之脸,「让他们(加害者)无所遁形」,也有人质疑被害者投诉无门「维权只能靠自媒体了吗」,更赞扬挺身而出的被害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人」。 此次争议再起,始于7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王姓女博士生在微博实名举报该校文学院副院长王贵元性骚扰和强制猥亵,事后还以「不能毕业」威胁被害人。该校隔日发表声明,强调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开除王贵元党籍并撤销教授职称。 紧接著,一位化名露露的山东高中生7月22日在微博举报山东理工大学讲师曹悦,谎称自己未婚与其恋爱并发生关系。几天后,曹悦同样遭开除党籍、撤销教师资格。 同日,陕西师范大学新传学院副教授王安中则遭学生在微信群公开对话记录,指控他发送不雅照片,并对学生摸臀非礼。校方随即强调警方已介入调查,学院官网也已撤除王安中个人简介。 受害者难在「官学保护伞」下自救 针对这一连串事件,因议题敏感不愿透露全名,在西安读研究生的吴同学批评,这波中国高教#MeToo事件显示教育体制的腐败,受害者无法循官方机制求助,只好上网求援。 吴同学直言这是因为学校、教育局,上至地方政府和警察早已互相串通,形成官官相护的「保护伞」。相形之下,学生的举报力量,太过微弱。 他还说,这类现象仅是大学校园中的冰山一角,其中暗藏「潜规则」,过往学校总是睁只眼闭只眼,这次是因为舆论沸腾,才迫使学校马上应对,但首要目的并非保护学生,而是要阻止消息再传播,伤害校誉。 吴同学认为,相比2018年#MeToo浪潮首次延烧到中国,现在中共政府的监管力道更强、对负面消息的打压更大,在校方以开除学籍做为威吓之下,学生多选择默不作声。 纵使连日来已有多名涉案教授遭解职,但他悲观地认为,由于制度问题并未解决,教师还是占有人脉和权力优势,学生也依旧没有发言权,这波风暴平息后,不会带来任何改变。 吴同学对美国之音说:「社会上也没有人敢提出质疑,我们也说不了话、没有发言权,行动是改变不了什么的。很多人就感觉你不动我也不动,那大家都不动,那以后这个社会都保持沉默的话怎么办?坏人就会越来越嚣张跋扈。」 另一名在北京就读大学四年级的王同学,则在匿名接受美国之音访问时指出,自己能做的,就是在第一时间,将这类实名举报积极转发给身边友人,希望提升话题热度,避免事件被「压下去」。 王同学无奈地表示,大学教师侵犯、骚扰女学生的案例时有所闻,除了最严重的性侵之外,透过眼神、语言传递的种种骚扰更层出不穷,对于这些行径,很多受害人因为担心遭亲友侧目,而说不出口。 更严重的,则是遭到加害教师人身伤害或成绩掌控的威胁,王同学形容,学生就像「有把柄被老师抓著」,分数高低取决于老师,成为巨大压力来源。 另一方面,学校会为了声誉而采取强硬手段压抑话题热度,而且就算涉事教授遭解聘,换个身份之后,恐怕又会在其他领域故态复萌。 尽管如此,王同学认为,随著时代慢慢进步,被害学生渐渐敢于自己发声,且通过微博或抖音快速传播,新世代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确有提升、法律和自救渠道也比以前增加。 王同学告诉美国之音:「(现在)不是像以前一样自己默默忍受,也不是像以前一个小圈子里面被打压下去,而现在是更多人知道。网路的力量是强大的,(维权)过程可能会漫长、可能会艰难,但是还是有好结果的。」 社交平台成受害者发声渠道 在英国从事女权主义、媒体与文化研究的华威大学应用语言学系副教授Altman Peng表示,高等教育成为性骚扰重灾区,已是世界性问题,源于师生权力关系高度不平等,教师很大程度决定学生能否毕业。 相形之下,中国的特殊性,是在其教育及社会体制下,导师对学生的控制力度比其他国家的教师更强,能够决定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发展,甚至未来的就业。 对于受害者被迫采取极端手法,将性骚扰的经历公开在网路上,在中共教育体制下,除非事件已经一发不可收拾,校方通常会试图大事化小,避免丑闻曝光。 Altman Peng对美国之音说:「这些老师有很强的一种影响力,他们(受害者)真的是没有办法通过体制内提供的渠道去解决这些问题,不得不采取社交媒体方式,对于他们自己的伤害也是会有很大的。学校其实它最主要关注的还是控制受损声誉,而不是真正的想要去做出任何的改变。」 消失在中共政策中的「性别」意识 对于官媒新华社7月22日报导称,高校对师德失范「调查不过夜」,彰显有态度、有速度、有力度,肯定校方处置。Altman Peng则认为这几起案例都是典型的舆论发酵后,逼著学校做出惩处善后,但皆未改变制度,建立真正保护学生的系统。 例如,人民大学解雇王贵元后,原始举报影片也从微博「被消失」,被害人的微博号仅剩一篇写给学校「感谢文」。 细读学校公开声明,仅将此事列为「师德」瑕疵,未见性骚扰等性别相关的字眼,Altman Peng分析,中共政府的政策旨在「性别去政治化」,台面上尽量避免触及到性别议题。 在他看来,这是因为整个体制仍由男性掌控,包含政治或各领域都存在严重的男女权利不平等关系。 Altman Peng直言,当中共视「维稳」胜过一切,女权运动就被视为对体制的严重威胁,甚至常被与外部势力相连结,形塑成「影响社会稳定的意识形态武器」。 对此《纽约时报》在7月25日报导中表示,中国学校和官媒评论定调教师性骚行为是「道德缺陷」,实为转移注意力的策略。 北京的婚姻继承律师张荆,7月25日也在微博上发文强调「性骚扰不只是师德问题,还是严肃的法律问题」,根本原因是中国的高校对于教师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没有进行严格的界定、不够透明。 张荆表示,想要「斩断校园性骚扰黑手」,需明确道德和法律的双红线,既要将「零容忍」落实到日常管理中,还要从法律层面打击和震慑校园性骚扰行为,让别有用心者不敢伸手。 律师张荆没有回应美国之音的置评请求。 中国新#MeToo浪潮难成形 英国学者Altman Peng表示,虽然在社交媒体的传播能够引发激烈讨论,让更多人反思社会结构缺陷,带有强烈的社会运动意义,但与此同时,也会被认为是对社会维稳的严重威胁,可能会再次面临类似前几年,中共政府对#MeToo的审查打压,进入低潮。 截至目前为止,这波看似新兴的中国#MeToo浪潮,仍局限在高等教育系统,未获其他社会领域响应。Altman Peng预期,在中国日渐紧缩的监管体制下,悲观来说,实现真正体制性改变的可能性比较小。 针对此一议题,美国之音记者以电邮联系中国女权行动者吕频,邀请置评,但未获回复。△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8/3/8427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相关文章
人民报视频
湖南水电站来不及泄洪垮塌  下面整个村庄夷为平地!武汉地铁
湖南水电站来不及泄洪垮塌 下面整个村庄夷为平地!武汉地铁
中共权贵钱权交易,肖建华盯上了阿里巴巴,
中共权贵钱权交易,肖建华盯上了阿里巴巴,
东北洪水泛滥 各大水库都泄洪 农民叫苦连天| #人民报
东北洪水泛滥 各大水库都泄洪 农民叫苦连天| #人民报
中国失业潮汹涌! 中年男子找不到工作 身无分文 在大街上崩溃大哭!
中国失业潮汹涌! 中年男子找不到工作 身无分文 在大街上崩溃大哭!
习近平在2021年初提出「东升西降」,今年三中全会后,
习近平在2021年初提出「东升西降」,今年三中全会后,
「一个村庄只逃出三个人」湖南洪灾触目惊心 !村庄沦为废墟
「一个村庄只逃出三个人」湖南洪灾触目惊心 !村庄沦为废墟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2024/8/3)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