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法学教授劳东燕。(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RFA) 【人民报消息】北京清华大学两名教授质疑中共将实施的“网号网证”措施,遭到疑由当局主导的网路公众号连发充斥人身攻击的文章,两名教授微博皆被禁言,其中一位还遭“大字报”方式批斗。海外法学学者批评,当局指使“暴民”围攻发出异见声音的学者,两名教授正是揭开中共极权管控的痛点,才招致禁言报复。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上月底,中共公安部及国家网信办公布《国家网路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令中国进入“网号”“网证”加身的“电子手铐”时代。 但在万马齐喑中,再有中国的知识份子发出清醒的批判声。其中,清华大学法学教授劳东燕发表《“网号网证”是给每个网友安上的监视器》一文,内容提出质疑:“此《办法》的真实用意是保护个人资讯?还是加强对个人在网路上的言行管控?”并指出该《办法》将带来极大的社会风险,“网号”“网证”形同疫情期间的“健康宝”,透过这样的工具将社会管控常态化,并为每个网民装上监视器。 对教授的“网路批斗”疑由当局主导 此文引起极大共鸣,但随后遭到全网封锁;而疑似官方在背后主导的批斗行动并未停止。一个名为“也评”的微信公众号,连发3篇充斥人身攻击的文章,指控劳东燕提出反对意见是“公知之名下的反贼行径”,又羞辱劳东燕为“弱鸡公知”等。该公众号也配上“双标”、“谣言”、“虚伪”的红色“大字报”。 对此,劳东燕周二(6日)在微博发文回应,她表示“以前也经历过网暴,但充其量是网路水军,体制内部门组织安排下面的人转发对我的大字报,这还是第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我的认知,见证历史的时刻。” 但很快这条微博也消失不见,至周三(7日)劳东燕的微博再次被禁言。早在2022年5月,劳东燕就因发表质疑高科技疫情管控,侵犯公民隐私和自由的文章而遭噤声。 劳东燕微博被禁言。(微博截图/RFA) 评论:劳东燕捍卫了知识份子的尊严 旅美法学学者滕彪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访问时透露,他与劳东燕是北大校友,近年劳东燕成为为数不多的坚持发声者,捍卫了公共知识份子的尊严。 滕彪说:“劳东燕一直为民生发声,在网上也经常流传她的精彩评论,这种知识份子是非常勇敢的,能够在习近平时代继续发声、说真话,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 他又认为,今天针对劳东燕的“大字报”,让大家清楚意识到习近平时代的文革早就开始了,疯狂的批斗者背后是中共的支持。 滕彪说:“习近平上台之后试图把中国推到毛时代,希望中国像毛泽东时代那样有非常严密的政治控制。像对劳东燕这种大字报、网路羞辱,也让人想到文革时期的群众,在暴君怂恿之下的一种狂欢,这文革就是暴君与暴民的一种结合。” 旅居法国的中国知名导演胡雪杨向自由亚洲电台表示,劳东燕是当前中国政治环境中,罕见的敢于发声的人。 胡雪杨说:“劳东燕女士在中国上网要凭证这事提出了反对意见,她的微博受到禁言,还有所谓的大字报。我钦佩劳东燕女士坦诚、勇敢的作为,向劳东燕女士致敬,中国这样的巾帼英豪已经不多了。” 评论:因揭中共极权管控痛点 才遭禁言报复 胡雪杨也指出,劳东燕正是揭开中共极权管控的痛点,才招致禁言报复。 胡雪杨说:“关于要办上网证的事,说是自愿,我想试问几个问题:计划生育这事是自愿的吗?封城清零当时说大家待在家里也是自愿的吗?办健康码、打疫苗也是自愿的吗?以自愿为名,其实全是强迫的。” 清华大学哲学教授黄裕生,日前也对“网证”制度提出批评,其微博亦遭永久禁言。(微博截图/中山大学哲学系官网/RFA) 另外在上周六(3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裕生,也对“网证”“网号”发表看法,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是‘编户齐民’,现代化应该使国民的自由,包括言论、思想自由,多于西方国民的自由。” “编户齐民”是指战国时代秦国的户籍制度,所有国民被纳入记录,以户为单位方便掌控,是谓“编户”,并废除封建体制下的贵族、长老、族长等地方领袖,所有人都是国君的臣民,是谓“齐民”。 该文现亦已遭删除,黄裕生的微博帐号也被永远禁言,逾8万粉丝遭清零,网民不禁质疑“不是说公开征求意见吗,怎么把反对的声音永久禁言了?”网友亦担忧新一波“大字报”将指向黄裕生。 其实,《办法》的征求意见期未完,中共公安部开发的“国家网路身份认证”APP近日已在多个应用商店,包括淘宝、微信、小红书等平台开放试用。网民批评征询意见的期限还没到就实行,做法亦不符《行政管理法》的法律法规;有微博用户说,当局“一边煞有介事地向社会微求意见,一边屏蔽不让人发表意见,这样拙劣的民主秀真让人大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