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共疫情封控促年輕人覺醒 盼借留學「潤」出國(圖)
 
面對疫情後已達雙位數的青年失業率,出國進修成為一些大學生的出路選擇,也成為年輕人潤出中國的捷徑之一。示意圖。(林丹/大紀元)
【人民報消息】許多人習慣在過年時擬定新計劃,面對疫情後已達雙位數的青年失業率,出國進修成為一些大學生的出路選擇,也成為年輕人「潤」出中國的捷徑之一,來聽聽他們為何想離開中國。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中國去年16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達到15.7%,面對就業難的問題,即將大學畢業的小尹表示,考研還是工作成為她在新一年第一個要做出的選擇。她表示,早前向學歷和背景都不錯的學姐打聽,發現只憑大學學歷想找到好的工作並不容易。 小尹說:「現在中國的經濟非常不好,同學們普遍也比較悲觀。如果只是想活下來,做時間很長但錢很少的工作還是能找到,但可能要活得比較辛苦。作為本科生,是不太想現在便出來工作,會想繼續讀研究所。選擇讀碩士並不是我未來想做學術,是因為學歷貶值太嚴重,我們需要這份學歷作為敲門磚。其實要考研是很糾結和痛苦的選擇。」 疫情後不想再留在中國 有大學生視留學為移民捷徑 小尹承認,想繼續讀書也是受到身邊朋友想出國留學的想法所影響。她表示,他們這代的大學生從考大學到讀大學,最重要的幾年都在疫情封控中度過,曾經被關在宿舍一個月,這段讓人窒息的經歷,使不少同齡朋友下定決心要離開中國,留學就是實踐移民的第一步。 小尹說:「很多朋友是以移民為目標的。我們讀大學這四年,有兩年都是受到疫情影響,一次又一次的封控和動態清零,這種讓人很疲備和很限制的生活狀態,開始讓我們反思,發現其實讓我們很痛苦的點,並不是我們自己心理上調理不好,而是外界給我們的施壓所造成的。就是疫情後讓大家慢慢意識到我們的不開心並不是我們自己不好,是整個體制對我們不好,所以我們想要移民和離開。」 封控生活讓新一代醒覺 反思為何要愛國? 小尹表示,解封的那個冬天,帶給她很多的震憾教育。例如,有朋友把四通橋抗議和核酸檢測口合成的一張圖,讓她發現大家都有在反思,當各地爆發白紙運動時,連平常很「聽話」的朋友也抗議。她表示,疫情的三年,把他們這一代從洗腦的愛國教育當中叫醒。 小尹說:「我覺得我們很多人並不是小粉紅,可能是我們出生之後,受到國家的教育就變成比較愛國的人,但是我們沒有反思過為什麼要愛國。我們在覺醒之前還是會被民族主義洗腦,但是疫情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導火索,大家的政治意識開始覺醒啦,意識到自己一直是被控制和很不自由的。覺醒後發現愛國是強制灌輸給你的意識形態,是為了更好的掌權和更好的控制我們。到白紙運動是這種情緒一直累積和積壓再爆發,當時尤其是上海封控最嚴重的時候,平時我覺得是很乖的同學,也在朋友圈發他的抗議,而且不只一個,這是讓我比較驚訝的。」 小尹表示,被封控前與朋友在公園野餐的喜悅,以及解封後能外出看第一場初雪的感動,讓她意識到自己對自由的盼望。她表示,是否要移民可能還有很多問題要考慮,這一刻只想暫時離開身處的地方,所以計劃到與中國比較接近的香港升學。小尹承認,說服父母讓她到香港讀書後,才知道香港因《國安法》與以前已很不同,但她還是相信到香港會比在中國自由。 小尹說:「我在國內只能看到新聞裡的隻言片語,是完全不知道香港的形勢已經變得那麼差,還以為香港是很自由的地方。是因為想計劃到香港,跟家人出國旅行期間,找一些香港的紀錄片看,才知道香港的情況這麼嚴重,我真的非常震驚。但是我沒有想要改變去香港的計劃,我是覺得能去香港,再差也差不過國內吧。我也是想親眼去香港看一下他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也想支持一下還在堅持的港人。」 中國像個大監獄 初中已盤算如何能「潤」 比小尹年長幾歲的Tom,在疫情前已出國讀書,沒有被封控的他,卻因為爸爸是忠誠的黨員,自小在重點學校讀書,早已知道中國就像一個大的監獄。他表示,讀初中時已盤算如何離開,到高中時終於成功說服父母讓他出國留學,尋找心目中的自由。 Tom說:「我出國不是因為經濟的問題,如果我留在國內,我被分配到國企或進到銀行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但是我絕對不會回去。中國絕對是一個大監獄,可能有一個光鮮亮麗的外殼和高樓大廈,但是監獄的本質沒有改變。在中國的環境大家的三觀都很不一樣,每天都被那些錯誤的資訊包圍,你就會很鬱悶。我百分之兩百知道這種環境不適合我,我從初中開始每天都在想怎樣出去,到高中就規劃怎樣游說父母讓我出國讀書。成功離開中國這件事當作是我出獄的開始。我不管國外的生活怎樣,有多吃苦,但我能真正的自由了。」 出國為尋找自由 香港非留學的理想地 對於小尹選擇到香港升學,Tom表示不理解,因為在他眼中,香港打壓反送中運動後,已與中國其他城市沒有大分別,他表示,現在連轉機也不會想經過香港,也不看好香港有未來。 Tom說:「如果是6年前去香港,還是跟國內不一樣。但這些年香港的民主倒退,環境惡化很嚴重。現在去香港跟留在國內有很大的改變嗎?還是想去建設大灣區?雖然這不是香港人的問題,但基本上現在香港就是南深圳,是被沾汙到這個程度。因為現在香港大量人口外流,港府想要國內一線城市讀書好的人去洗人口,讓他們灌進去變成新香港人。我認識很多去香港的同學,他們有的共同特點就是非常卷和非常愛中共,這種人去到香港絕對會毒化這個社會,會把香港搞成什麼樣我真的很難想像。」 Tom因為安全問題,不想公開身處的地點,他承認,在國外生活幾年,發現外國的月亮不是特別亮,社會也存在很多問題,但相對在中國要活在被監控的環境,他覺得在國外生活比較開心。 Tom說:「我很羨慕這邊的無論是國企,還是一些公民團體和工會,他們三不五時就出來游行,規模很大而且非常團結。以前在中國你還指望游行呀,我們以前學生會舉個牌子到校長那邊說要改善伙食已經要我們解散。中國的文化順民太多了,你站起來說話還要被打壓。我在這裡我覺得我找到我想要的,真的找到文化共同體了。有什麼不公待遇,會有人去挺他,不割席,這種所謂的『刁民文化』,中國哪里會有?中國就算不是共產黨管治也很難有這種的國民性。」 期望盡快取得永居 投下人生的第一張選票 Tom表示,新一年最好的禮物就是很快可以符合資格申請永居,向拿到投票權的方向前進。他表示,剛出國時特別找機會到台灣旅游,很羨慕台灣人有選舉和投票的自由,也讓他很期待有機會投下人生的第一票。 Tom說:「居留權和入籍是兩回事,但我絕對是要享受這個公民權,我來了就是為了要投票,因為這張票是民主的實踐。國內哪有這種事情,我連我選區的人大代表是誰都不知道。以前我在中國,這個地方未來如何發展其實跟我沒關,都是共產黨在規劃。我跟台灣人的區別就在這裡,等我真的有票的時候,就可以感覺到這個國家跟我是有關係的。」 Tom表示,有選票才真的是有家和國,希望新一年能逐步向理想的方向前進,讓自己在一個有自由的國家「安居樂業」。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30/8836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人民報視頻
央視高級黑曝光習近況;DeepSeek可竊取信用卡資料!
央視高級黑曝光習近況;DeepSeek可竊取信用卡資料!
越來越像縣城 北京蕭條肉眼可見!| #人民報
越來越像縣城 北京蕭條肉眼可見!| #人民報
新疫情比新冠還猛!過年焦慮為何折磨年輕一代?北京醫院爆滿 網民:
新疫情比新冠還猛!過年焦慮為何折磨年輕一代?北京醫院爆滿 網民:
除夕夜全城警笛聲 滿街追鞭炮! 新年煙花擋不住!!!| #人民報
除夕夜全城警笛聲 滿街追鞭炮! 新年煙花擋不住!!!| #人民報
瀋陽事件是為了警告習?地震暴雪疫情過年艱難!或新病毒?中國再掀疫情;
瀋陽事件是為了警告習?地震暴雪疫情過年艱難!或新病毒?中國再掀疫情;
過年了 北京 上海 廣東等城市上演「空城」| #人民報
過年了 北京 上海 廣東等城市上演「空城」| #人民報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5/1/30)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