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中国长假消费萎缩 楼市掏空了国人钱包(图) |
|
 十一长假出游的民众大多自备帐篷,住在路边。景区的旅店、旅店、商店冷清。老板望著游客苦叹:今年赚不到游客的钱了。(视频截图)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孔屏综合报导)今年十一长假期间,许多城市和景点挤满了出游的人群。但是景点的旅店、饭店、商舖都苦哈哈的说没挣到钱。有分析认为,房地产连续四年下跌是引发消费萎缩的主要原因。网友认为,房产已经掏空了国人的钱包,老百姓没钱就没消费,经济回升根本就是梦想。
游客每日消费同比大降
据央广网10月9日报导,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十一长假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7天长假增加1.23亿人次,同比增长1.6%;而国内出游人均每日消费113.88元,同比下滑13%。
此外,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7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为年内最低。9月20日,中共商务部牵头九个部门发布一揽子措施,要求扩大服务消费,刺激十一假期消费。
但十一长假结束了,官方数据显示,尽管多地出台很多的刺激措施,但效果不佳。其实,如果民众没有钱,出台再多的刺激措施也是无济于事。
从众多中国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8天的假期期间,各地旅游景点涌现大量人潮,但是景区的商店、商铺生意冷清。有中国YouTuber就指许多地区出涌现了“穷游”大军,他们出门自带帐篷在路边过夜,让许多旅游业者苦叹今年赚不到游客的钱,相当“反常”。
其实这些现象并不反常,在眼下的经济大环境中,这是相当正常的现象,因为中国老百姓没钱了。
X用户“励志”表示:有人说,今年十一假期中国人的消费降低了。其实,据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居民债务总额已经超过了200万亿,以当前现有人口来分摊计算,平均下来每个人的负债额达到了14万。而202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有5.6亿人“零存款”,在很多一线城市中,有超过40%的单身青年过的是“月光族”的生活状态。很多三四线城市的“月光族”占比更高,尤其是在四五线城市的单身青年中,超过76%的青年都是“月光族”,根本没什么存款和资产。没有钱,我们拿什么旅游、消费,没有消费,经济回升只是梦想而已。
一名在澳门的游客李敖(Li Ao,音译)对《金融时报》表示,为了省钱,他睡在澳门24小时营业的赌场里。30多岁的他来自安徽省,曾是一名水果批发商,最近一直在四处寻找兼职工作,包括送货司机。“去年我主要在美团工作,因为我找不到其它工作。”“只有赚到钱才能花钱。”
而上海迪士尼乐园是中国最大的景点之一,但是十一假期的乐园外,门票推销员以略低于官方价格799元(171美元)的价格兜售门票,气氛依然低迷。推销员说:“现在大家都没钱了。”
 2025年十一长假期间,穷游大军所到之处,帐篷就挤满了大街小巷。(视频截图)
长假消费降级成为大趋势
虽然出行人数多了,但民众依然捂紧荷包,消费上能省则省。许多大城市虽然迎来了大量游客,但是当地舒适的酒店没人住,许多游客选择在街边搭帐篷对付一夜的“穷游”方法节省住宿费。在武汉,汉口江滩、东湖公园、城市绿地,每一块草坪都快被各式各样的游客帐篷塞满了。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出现大量的帐篷露营潮,成为今年十一假期的一大景观。
此外,据网络平台实时数据,截至10月8日15时44分,2025年10月1日—10月8日十一长假档期电影总票房突破18亿元。票房收入比2024年7天十一档的21.04亿元和2023年6天十一档的28.4亿元,分别下降了14.5%和36.6%。日均票房2.25亿元,则分别下降了25%和52.4%。
刺激股市并不能推动消费复苏
虽然中国经济持续萎靡不振,但中国股市却逆势上扬。A股市在9月份是连续第五个月上涨。截至9月30日,MSCI中国指数收于9192.18点,同比上涨28.1%。
财联社报导,十年间,A股投资者队伍实现了“亿级”跨越。2015年末,中国结算数据显示,中国A股投资者数量为9911万户,其中自然人投资者9882万户,机构投资者仅28万户,彼时散户占比超99%,市场投资行为较为分散,短期投机特征明显。
2025年A股投资者总量已突破2.4亿户,十年间增幅超140%,意味著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1位A股投资者。
知名的财经媒体“火星宏观”表示,中共将培育股市作为家庭的可靠利润来源,将通过推动股市上涨刺激消费者支出作为今年的政策优先事项。但是事与愿违,多年来最长的股市涨势并没有鼓励家庭在10月份的长假期期间花更多的钱,这对已经进入放缓的经济来说是一个担忧。
据9月25日的《深圳商报》报导,当前股票和基金在中国居民总资产中的占比仅为15%。
“火星宏观”表示,经过简单的数据计算便可得出,股市上涨28.1%,仅可推动居民财富收益增加4.2%。可见当局想刺激股市并不能推动消费复苏。
房产掏空了几代人的口袋
还有,十一假期的商品房市场表现,也令人失望。
据安居客上海10月8日发布的数据,十一假期7天(10月1日—7日)上海二手房累计成交780套,日均成交仅111套,较2024年同期的2133套,跌超63%。
近四年来房价持续下行,目前官媒报导大多避谈二手房交易,“火星巨集观”认为,大概率因为各地二手房数据与上海差不多惨澹。多个非官方管道称,30城二手房十一长假成交同比下降43%。这个数据尚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
“火星宏观”表示,鉴于2025年的十一假期比去年的假期多一天,实际房地产数据可能比显示的数据还要弱。这表明消费复苏依靠目前常用的刺激股市、大件商品以旧换新、折扣消费券等措施不太可能实现。
其实不需要专家们的分析和指点,基层的普通民众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才能真正地推动消费复苏。但是最近几年外资撤离中国,带动上下游的大小企业也跟随搬走或关闭,导致中国出现大量工厂裁员、降薪、欠薪、倒闭,失业率高企不下,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民众手中没钱,消费市场也持续萎缩,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的补贴政策的效果也不尽理想。在各行各业面临大萧条的大环境之下,要提高民众的收入谈何容易。更严峻的是,目前尚无任何一个产业能在体量上完全替代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由于官方媒体多年来宣扬“有房才有家”,此一观点已经深入民心,推动了全民把买房当作头等大事,很多人宁愿掏空几代人的口袋,背负几十年的房贷,也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如今,房地产市场连续四年处于下行通道,由于房产占据了家庭资产负债表的核心位置,导致可用于餐饮、服饰、娱乐等方面的支出空间被大幅压缩,从而引发广义上的消费塌陷。
经济持续低迷,房价越来越低,即使降价房子也难以脱手,卖房难是明摆著的残酷事实,许多人都明白,中国楼市根本就无救起,投资房产实现增值已经成为空谈,民众几代人投在房子上的钱都要打水漂了。那真会令老中青几代人同时绝望啊。也是令中国中产阶层快速消失的主要原因。△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0/11/92668.html |
|
打印机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