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川澤隔空交火 川普罕應中共犯台 白宮已另眼看習(視頻)
 
【人民報消息】大家好,歡迎收看《唐青看時事》。 今天聚焦川普政府的兩大重磅動作:暫停對烏克蘭軍事援助,這一轉折源於川普與澤連斯基白宮談判破裂;同時,川普罕見回應中共犯台的問題。另外,還有美國國務院讓中共頭疼的新指南。真相如何?一起來揭曉! 白宮官員3月3日對多家媒體表示,「川普總統已明確表示他專注於和平,希望盟友共同努力。我們正暫停並審查對烏援助,確保它推動問題的解決。」 自2022年俄烏衝突以來,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至少1750億美元的援助,包括現金和軍事裝備,以支持烏克蘭抵禦俄羅斯。 這一暫停決定在川普與澤連斯基在白宮衝突數天後宣布,美烏關係因此蒙上陰影。 川普在白宮表示,「我認為(澤連斯基)應該更感激,因為這個國家在艱難時刻始終支持他們」,「我們給了他們比歐洲更多的支持,而歐洲本該出更多力。」 當被問及是否削減援助時,川普語帶保留:「若我現在回答,回到橢圓形辦公室時答案可能已過時。」 幾小時後,白宮確認正在暫停並審查對烏克蘭的美國援助。 3月3日,副總統萬斯在肖恩‧漢尼提(Sean Hannity)訪談中表示,川普認為「保障烏克蘭未來安全的最佳方式,是讓美國從烏克蘭經濟中獲益」。他強調:「解決衝突的唯一現實路徑是川普的策略。我們鼓勵澤連斯基和普京遵循這條路。」萬斯的表態顯示,川普政府試圖通過經濟槓桿,而非單純軍援,推動和平進程。 川普和澤連斯基隔空交鋒 白宮談判破裂後,澤連斯基週末(3月1—2日)緊急會見英國首相斯塔默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商討停火計劃。兩國承諾提供安全保障,以支持執行任何可能的協議。澤連斯基在全國演講中說:「我們要穩住陣地,為外交創造條件,以公平的和平儘快結束戰爭。我們需要真正和平與安全保證,而不是無休止的戰爭。」 他把衝突延續歸咎於俄羅斯,稱「因缺乏安全保證,戰爭的持續是由俄羅斯造成」。3月2日峰會後,他告訴記者,戰爭的結束「仍非常非常遙遠」。 川普對澤連斯基的言論大為不滿,在「Truth Social」寫道:「這是他最糟的聲明,美國不會再容忍!他不想要和平,只想要美國支持。對俄示強,這不是好話。他們在想什麼?」 澤連斯基則迅速在X上回應,展現和解姿態。他寫道:「我們正與夥伴合作,已展開談判,更多步驟即將到來。外交需具實質性,以便儘快結束戰爭。烏克蘭渴望和平,戰爭摧毀了我們的城鎮和人民。我們盼與美歐攜手,獲得美國支持,實現和平。」 目前,俄烏雙方的傷亡人數不斷上升,數十萬人死傷,世界領導人正尋求結束戰鬥。川普自競選活動以來就誓言要談判達成協議,自他在1月上任以來,已將此事列為優先事項。 白宮暫停援助烏克蘭這一決定,在美國內部引發激烈爭論。 紐約州共和黨眾議員邁克‧勞勒(Mike Lawler)在X上警告:「停止支持烏克蘭將危害歐洲及自由世界的穩定。」「在這個問題上,雙方都有強烈主張,我尊重這一點。然而,我們必須務實,從大局出發,保護美國在海外的利益。」 反之,伊利諾伊州議員瑪麗‧米勒(Mary Miller)在X上力挺川普:「川普總統停止向烏克蘭輸送美國武器是正確的。若澤連斯基要無休止打下去,讓他自己打。美國不應再捲入這場致命衝突,是時候實現和平了!」 烏克蘭支持者則表示憤怒,稱暫停援助將拖延戰爭,而不是加速和平進程。 專家警告軍事後果 分析人士表示,美國切斷武器供應將削弱烏克蘭抵禦俄羅斯攻擊的能力。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專家馬克‧坎西恩(Mark Cancian)表示:「烏克蘭不會立即投降,但軍事能力將逐漸喪失,最終可能戰敗。」 西方官員稱,若無新美援,烏克蘭現有武器可支撐至年中,這得益於拜登政府任期末批准的大量軍援。 上週末,歐洲領導人在倫敦峰會同意組建聯盟,制定烏克蘭和平計劃並提交川普,包括部署地面部隊與軍事資源。歐洲與烏克蘭自產軍備可部分彌補缺口,但若美國援助終止,烏克蘭將難獲得美國獨家的先進武器,如陸軍戰術導彈系統與「海馬斯」火箭炮,這些對對抗俄至關重要。烏克蘭遠程打擊和保護後方陣地的能力將受到影響。 烏克蘭軍備55%自產,20%來自美國,25%由歐洲供應。五角大樓稱,川普政府已交付部分拜登承諾武器,包括火箭與炮彈。去年12月30日,拜登提供12.2億美元軍援後,未有新轉讓。目前,國會授權的30多億美元資金未動用,若長期停援,烏克蘭遠程作戰能力將受限。 川普罕見回應中共犯台的問題 3月3日,川普總統和台積電董事長兼CEO魏哲家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台積電將在美國投資逾千億美元。川普在回應有關中共犯台問題時表示,中共若入侵台灣將是災難,且對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影響大。這是川普罕見地在公開場合回應記者提問中共武力犯台的問題。 在回應記者提問,如果北京決定孤立台灣或決定占領台灣,能否將對美國晶元的影響降到最低的問題時,川普說,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這實際上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我不能說降到最低,但那顯然將是一場災難性事件。但這(台積電在美投資)至少將使我們在這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業務中占據一席之地,我們將在美國擁有很大一部分,因此如果台灣發生什麼事情,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對於台積電在美國設廠,川普週一說:「這是世界上最強大公司的重大舉措。這事關經濟安全,對我們來說也是國家安全問題。」他還表示,這也將有助於台積電實現多元化,不再侷限於台灣本土的晶元製造。 2月26日,在白宮內閣會議上,川普曾被記者問及美國是否會採取行動阻止中共武力控制台灣,當時川普回應說:「我從不對此問題發表評論。」 「我不對任何此類問題發表評論——因為我永遠不想讓自己處於那種境地。而且,即便我要說,我肯定不會對你們(指媒體)說。我會對其他人說,也許是對在座的各位。」他說。 美國要把中共跟中國人民分開 接下來,我們來看美國之音獲得的一份美國國務院內部文件,這份文件指導與中國相關的術語怎麼使用。文件要把中共(CCP)和中國人民很清楚地劃出一條界線。意思就是說,美國把北京的政府——也就是中共——當成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但不是針對廣大的中國老百姓。 在文件中,國務卿盧比奧指示美國大使館和領事館各崗位,說在用「Chinese」(中國的/中國人)這個詞的時候要小心。如果隨便用,可能會讓人覺得美國在批評整個中國人民、文化或語言,所以要用更精準的詞來代替,避免誤會。 如果要講到一些壞事,比如「惡意行為」,文件建議別用「Chinese」這個形容詞,免得讓人覺得美國政府在怪罪中國人民。 這份文件說,以後在公開演講或新聞稿裡談到政府行為時,要用「CCP」(中共)來指代。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覺得中共才是掌控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等的終極老大。 文件還規定了怎麼稱呼習近平,說習應該被叫作「總書記」(General Secretary),而不是「總統」(President),這跟前國務卿蓬佩奧的做法差不多,強調習是共產黨獨裁統治的領導人,而不是民選的總統。 盧比奧在這份文件裡還提到,美國對中國的政策要講「對等和公平」,這是他們的基本態度。而且他們不想用拜登政府時期的那套說法,像什麼「投資-協調-競爭」或者「負責任地管理」之類的詞。 當然啦,北京聽到這些就不高興了。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記者會上說,他們對美國改動事實清單「強烈不滿,堅決反對」,覺得美國這是在「鼓吹中美戰略競爭」,還說盧比奧最近接受採訪的言論「充斥冷戰思維」。他們已經向美國提出「嚴正交涉」了。 川普暫停軍事援烏與回應中共犯台,會如何改變全球格局?澤連斯基能靠歐洲翻盤嗎?中共又會怎麼反擊美國新策略? 你怎麼看這場大戲?歡迎留言討論,別忘了點讚、訂閱,打開小鈴鐺,下期再見!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tangqingnews 歡迎訂閱GJW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2ebXA2yTPUSg631de0c 《唐青看時事》製作組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3/5/8923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