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美國新簽證限制 針對中、港干預美國言論自由的官員(圖)
 
2025年1月21日,在華盛頓特區艾森豪威爾行政辦公大樓副總統儀式辦公室,新任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奥(Marco Rubio)在宣誓儀式上發言。(Alex Wong/Getty Images)
【人民報消息】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周三宣布,針對外國官員在美國境內針對言論自由進行審查、恐嚇或壓制行為的全新簽證限制政策。中共與香港當局近年日益頻繁的「跨境鎮壓」與政治滲透行為,一直受到美國政府、國會和人權組織批評。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根據國務院聲明,新政策適用於「對美國境內受保護言論進行審查或壓制的外國公民」,包括對美國公民或居民因社交媒體發言發出逮捕令、或要求美國科技公司配合執行內容審查的行為。 魯比奧明言:「我們不會容忍任何外國官員跨越國界,干預美國人的言論自由,這是對美國主權的公然侵犯。」 相關官員的直系家庭成員亦同樣適用 此簽證限制措施根據《移民與國籍法》第212(a)(3)(C)條款實施,該條款授權國務卿將「入境可能對美國外交政策造成嚴重不利影響」的外國人列為不予入境對象。國務院指出,相關官員的直系家庭成員亦可能同樣適用。 中港官員跨境打壓受國際關注 近年中共與香港當局多次被指控透過國安法進行「長臂管轄」,包括針對流亡海外異議人士發布全球通緝,並試圖施壓美國平台如YouTube、Twitter、Meta等,刪除相關內容或關閉帳號。國際特赦組織曾點名指出,中共當局「越來越習慣於將審查制度輸出到海外」。 2023年7月,香港警方援引《港區國安法》向8名海外民運人士發出通緝令,當中包括身處美國的羅冠聰、蒙兆達與朱牧民。香港政府更承諾懸紅百萬港元緝拿,並要求社交媒體平台協助刪除相關內容。 2020年,《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於香港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時,中港官媒將其海外發言與活動列為「犯罪證據」,並要求國際社群「制止散播虛假信息」。 2018年以來,包括微信(WeChat)與TikTok在內的中國企業,多次被揭發配合中共政府刪除在美用戶發表的敏感言論,包括涉及六四事件、台灣、香港示威與新疆人權等議題。 國務院尚未公布首輪受限制的外國官員名單,但強調將持續監控並評估個案。△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5/29/9067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5年5月29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