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政治老人联手反对派政变 总书记一夜之间下台
 
文谨
【人民报消息】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海内外时政圈都在高度关注中南海政局。文昭谈古论今节目分析,中共目前传递出了某些习近平权力转移的信号,但北京同时也要对外维持党内局面稳定的印象。中共特别担心会步老大哥苏共后尘,在解体前夕发生激烈党内斗争,最后造成下台的后果。其中,同样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小学生总书记,赫鲁晓夫的倒台过程俨如一面镜子,清晰的照见了另一位中共小学生总书记习近平的影子。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以后,苏共短暂形成了一个三人领导集体,就是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贝利亚掌握著秘密警察体系,实际权力很大,马林科夫是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是苏联总理,而赫鲁晓夫掌握著党务。 赫鲁晓夫之所以在最后胜出,一方面他是以更加强硬对抗西方的姿态,赢得了苏军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以高强的斗争手腕,获得了党内大部份高层的支持。掌权11年后,赫鲁晓夫下台。文昭分析有三大原因。 第一,赫鲁晓夫清洗军队,得罪了苏军。 赫鲁晓夫在打倒贝利亚和马林科夫的过程中,得到了苏军的支持。但是他也因此对苏军高层领导深怀警惕。所以他拿到大权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折腾军队。 1957年,赫鲁晓夫撤销了二战名将朱可夫的国防部长职务。然后对各个军区各个军种的将领频繁调换,又倾注财力发展新军种火箭军,去打压苏军传统势力最强大的山头陆军。虽然赫鲁晓夫控制住了苏军,但是军方对他也产生极度的不满。 第二、赫鲁晓夫整肃党风,从严治党,得罪了一大批人,也得罪了党内的元老。 从改革方法来看,赫鲁晓夫往往按照个人的主观愿望,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推行改革。特别是后期,随著赫鲁晓夫领导地位的确定,他越来越专断,唯意志论日益增长。 从政治角度来看,由于赫鲁晓夫的改革,涉及大量的人事变动,侵犯了很多人的利益,对此事先又没有充分考虑,也未作出应有的安排。例如,他要取消领导干部终身制,对于党的选举产生的各级领导机关(从地方到中央委员会成员),采取按一定比例经常更换的制度。每次选举时,苏共中央委员会及其主席团成员至少更换1/4,1962年苏联最高苏维埃的代表在选举中更换了近70%;他还取消了高级干部(如州委书记、中央委员、报纸主编等)相当可观的月薪“津贴”,对局级干部不再配备司机,不再提供可以随意到任何地方去的专车;在工业和建筑业大改组时,引起大量领导干部的调动。赫鲁晓夫上述种种做法,无疑侵犯了既得利益阶层,在客观上树立了一批“政敌”或“反对派”。 据说,赫鲁晓夫性格粗野,喜欢吹牛。苏联著名政治家费奥多尔·布尔拉茨基曾写道:「赫鲁晓夫不仅是环境的牺牲者,而且也是其性格的牺牲者。 急性子、过于匆忙、容易激动,这是他无法克服的缺点。 在赫鲁晓夫当权的时候,列宁时代的政治老人有一部份还在世。赫鲁晓夫对这些布尔什维克老人经常不恭敬,引来了很多怨恨。事后证明,这些政治老人虽然到了耄耋之年,也没有职务在身,但仍然相当有影响力。他们在幕后对于串联反赫鲁晓夫的力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赫鲁晓夫在经济改革上的失败。 赫鲁雪夫1894年4月17日出生于俄罗斯帝国库斯克省卡利诺夫卡。他的父母都是贫苦的农民,家里有一位年长两岁的姐姐。父亲不久就离家迁徙到顿巴斯一带工作,当过铁路工人、矿工和砖厂工人,挣到足够的钱后又返回家中。赫鲁雪夫在卡里诺夫卡接受过四年的学业,家庭糟糕的经济状况使他不得不离开学校。所以他也是一个小学生总书记。 赫鲁晓夫此后也曾经参加过工人培训班学习,这个培训班后来成为顿内茨克国立工业大学。由于政治事务缠身,他的老师认为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此后还进入斯大林工业学院继续接受教育。虽然最后他没有完成学业,但在政治上却飞黄腾达。所以后来在当上苏联最高领导人后,他极度匮乏的知识储备经常成为各国领导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由于文化程度不高,他所理解出来的马列主义理论跟前任们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对于苏联农业长期产量不足,萎靡的局面,赫鲁晓夫发起了玉米运动。赫鲁雪夫种玉米的梗甚至变成了国际笑话。为此,赫鲁雪夫被人们冠以“玉米狂魔”的称号。 早在1949年,赫鲁雪夫就曾在乌克兰地区搞玉米种植,当时他在乌克兰种植了200万公顷玉米。就在这一年,苏联的农业遭受了自然灾害,只有乌克兰地区获得了大丰收。这一情况让斯大林十分高兴,随后赫鲁雪夫建议在全国推广玉米种植。但斯大林更热衷于种植小麦,毕竟面包更重要。所以赫鲁雪夫推广玉米的想法被搁置起来。 赫鲁晓夫上台后,他想模仿美国,在苏联上下掀起了“种植玉米热”,轰轰烈烈的玉米种植运动开始了。苏联人在全国各地包括寒冷的冰原地区,疯狂种植玉米。但是苏联的气候条件和美国不一样,苏联纬度更高,日照时间比美国要短,很多地方并不适合推广种植玉米,很多地方的玉米甚至颗粒无收。玉米运动不仅没有使得苏联粮食产量获得增长,而且对苏联农业造成了重创,苏联的粮食危机更加严重。 在工业领域,赫鲁晓夫针对苏联多年以来民生工业投资不足,造成消费品总是短缺的问题,搞了经济结构改革,想改变苏联过于依赖重工业,轻视民生工业的局面。于是就集中力量投资轻工业,确实轻工业也有一定的进展。但是苏联的问题根本上是体制问题,它不在于经济结构是重工业比例高一些,还是轻工业比例高一些。按照苏联这种管理经济的方式,不管发展哪个工业,结果都是亏损,最后都会造成供给短缺,这是苏联中央计划这种管理方式带来的。 赫鲁晓夫所发起的农业和工业改革是同步进行的。既然农业改革失败了,农产品产量没上来,轻工业就没有原料,当然也是失败。所以赫鲁晓夫的工业改革也走向失败,苏联人的生活水准反而在持续倒退,也让他失去了政权当中中层和基层的支持。 赫鲁晓夫的集中力量办大事这种举国体制,在一段时间内还是收到了成效,比如让玉米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由玉米做饲料,肉类和奶类的产量也上来了。他的轻工业优先政策也一度让消费品的产量有所增加,但是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苏联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所以这些成果都不能持久,还带来了一系列副作用。 苏联官员由于一味地讨好上级和应付检查,他们欺上瞒下,虚报产量,甚至胡作非为,把苏联农业生产搞得乌烟瘴气。梁赞州为了迎合赫鲁雪夫的畜牧业赶超美国的壮志,虚报指标,为此梁赞州所有的牲畜都送去屠宰,并且在全国采购肉来完成任务。 经过对比,可以看到,习近平基本上都踩了赫鲁晓夫踩过的每一个坑。 赫鲁晓夫一夜之间下台 随著时间的发展,倒赫派成员越来越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被赫鲁晓夫一手提拔上来的,勃列日涅夫和苏共中央书记谢列平,这些成员经常聚集在一起,暗地里谋划著怎样才能将赫鲁晓夫拉下马? 勃列日涅夫曾提议,用不同手段暗杀赫鲁晓夫,但多人不同意,认为暗杀后续被牵扯太多,经过多番商量,最终他们定下了架空赫鲁晓夫,发动政变,将赫鲁晓夫赶出克里姆林宫。 然而政变成功与否,军队的作用至关紧要,因此有一个人的存在将发挥著决定性作用,那就是军方领导人,苏联的国防部长,马里洛夫斯基的态度,如果马里诺夫斯基不同意发动政变,任凭倒赫派如何折腾,对于赫鲁晓夫而言,都是无伤大雅的行为。 然而此前赫鲁晓夫为了节省开支,发展高科技武器,缓和与欧洲的紧张氛围,一意孤行的进行了大规模裁军行动,这样本来就对军队把控能力一般的赫鲁晓夫逐渐丧失了军队的信任,也让马利里诺夫斯基最终成为了倒赫派。 1964年10月12日,苏共中央主席团在领导人赫鲁晓夫缺席的情况下,召开了一场撤销赫鲁晓夫职务的会议,并取得一致意见,此时赫鲁晓夫还在黑海之滨,安然度假。 成功拉拢军队的倒赫派,在莫斯科布下了天罗地网,他们更换了赫鲁晓夫的卫队,将整个克里姆林宫都掌握在手中。 10月12日晚上,勃列日涅夫拨通了赫鲁晓夫的电话,请他立即赶回莫斯科,参加一个关于农业问题的主席团特别会议,为此赫鲁晓夫虽然有一些不情愿,但还是在第2天一大早登上了回莫斯科的飞机。 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就如同计划中预料那样,赫鲁晓夫一下飞机就被软禁起来,在克格勃的护送下,直达克里姆林宫。 10月13日下午,克里姆林宫党中央主席团的会议室中,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倒赫派率先发难,指责赫鲁晓夫在这10年间犯下的严重错误,以及他在意识形态中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他被突然的逼宫政变搞得狼狈不堪,毫无反抗之力,此时他在大梦初醒,明白这些全都是他最忠心的部下一手策划。 赫鲁晓夫想挣扎改变局势,可是勃列日涅夫完全没给机会,最后赫鲁晓夫不得不束手就擒,接受被退出的现实。第2天主席团会议于早上10点重新开始,赫鲁晓夫在早已准备好的因病请求退休声明上签字,正式退休。 据说,此前赫鲁晓夫的儿子谢尔盖,曾收到过电话,说在党内有一帮人正在密谋推翻赫鲁晓夫,得知这个消息后,谢尔盖第一时间就告诉了赫鲁晓夫。 然而赫鲁晓夫却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他无比信任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部下,所以他并没有选择彻查此事,反而若无其事的按照原计划,到黑海之滨休假。 退休后的赫鲁晓夫,晚年生活过得并不好,一举一动都处在克格勃的监视之下,甚至连撰写回忆录都不被允许,最后还是偷偷摸摸的写完,送到国外,才有了后来的赫鲁晓夫自传。 △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中央高层非铁板一块 习近平治下不臣之心大有人在 2025/7/26 (24,968次)
中欧峰会破局背后是习近平为保权力的选择 2025/7/25 (21,979次) 📝
北戴河暗流汹涌 北京政权一夜变天剧本威吓习 2025/7/25 (25,590次) 📝
今年北戴河会议不寻常 哪位元老会坐镇? 2025/7/25 (26,875次) 📝
雅下工程蕴天机 李强自断龙脉 习近平应劫?(图) 2025/7/25 (35,972次) 📝
7月底召开政治局会议 习近平有大事公布? 2025/7/24 (24,436次)
上海风声鹤唳 丁薛祥如何在7个月获习近平信任 2025/7/23 (17,819次) 📝
习近平真实情况如何?英媒: 可能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2025/7/23 (30,058次)
习近平挥社会主义铁拳 香港四大家族被收拾 2025/7/23 (21,918次) 📝
 
杭州“粪水”藻类背锅,百姓不买帐!官方急撤7官员,百姓更怒了!
杭州“粪水”藻类背锅,百姓不买帐!官方急撤7官员,百姓更怒了!
网警严查聊天记录!末日疯狂!全天候监控民众言论【 #晓坤话时局 】|
网警严查聊天记录!末日疯狂!全天候监控民众言论【 #晓坤话时局 】|
灾难连环爆!台风韦帕余威狂扫福建,厦门、漳州一片汪洋!
灾难连环爆!台风韦帕余威狂扫福建,厦门、漳州一片汪洋!
神秘八月会议!中共内部将有大动作?10年前疯狂、10年后悲催,
神秘八月会议!中共内部将有大动作?10年前疯狂、10年后悲催,
中国14亿人口去哪里了?……农村没人,城市没人,街上没人,商场没人,
中国14亿人口去哪里了?……农村没人,城市没人,街上没人,商场没人,
3岁娃写对联引发热议:上一世孟婆汤没喝?!泪目!
3岁娃写对联引发热议:上一世孟婆汤没喝?!泪目!
 
9成大陆网友支持罢免台湾亲共立委 2025/7/27 (22,828次) 📝
传释永信被带走调查 卧室曾现多个摄像头 2025/7/27 (30,235次) 📝
中共严控VPN 突破封锁翻墙有技巧(图) 2025/7/26 (38,852次) 📝
分析台湾大罢免失败背后原因,不仅是中共渗透 2025/7/26 (21,236次) 📝
天下奇谭(317)为何张天师从不路过归安县? 2025/7/26 (20,836次)
3万餐费白条拖5年 中共政府是世界最大“老赖” 2025/7/26 (21,484次) 📝
【唐青看时事】对抗中俄 欧洲霸主重生(视频) 2025/7/26 (32,182次) 📝
传何卫东何宏军未死 被24小时看管生不如死 2025/7/26 (24,644次)
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惊动中央 病例破4000已溢外省 2025/7/26 (20,917次)

中央高层非铁板一块 习近平治下不臣之心大有人在 2025/7/26 (24,968次)
天下奇谭(316)雷神显灵 劈死之人无一冤枉 2025/7/25 (20,924次) 📝
东北大学6学生惨死 最新事故调查通报出炉 2025/7/25 (21,569次)
中欧峰会破局背后是习近平为保权力的选择 2025/7/25 (21,979次) 📝
气候与文明:环境是沉默的老师 2025/7/25 (20,647次)
毛泽东耍诡计 要刘少奇一条命 2025/7/25 (24,258次)
末日疯狂 网民言论遭全天候监控(图) 2025/7/25 (34,284次) 📝
3岁娃写对联引发热议 泪目!3岁留守儿童骑车去广州找妈妈(视频) 2025/7/25 (31,549次)
暴走团逼停120、119 冻一年的鱼复活了!(视频) 2025/7/25 (30,865次)
【唐青看时事】中共跨国镇压 三大阴招曝光(视频) 2025/7/25 (30,869次) 📝
【唐青看时事】别老想打台湾 川普护台三大招(视频) 2025/7/25 (30,862次)
北戴河暗流汹涌 北京政权一夜变天剧本威吓习 2025/7/25 (25,590次) 📝
6名大学生跌落矿池惨死 学生曝隐情 死因不单纯(图) 2025/7/25 (32,373次)
6名大学生救援时间线曝光 死的太惨!网友骂翻 2025/7/25 (20,076次)
六名大学生惨死又被官媒轻描淡写了 2025/7/25 (21,035次) 📝
今年北戴河会议不寻常 哪位元老会坐镇? 2025/7/25 (26,875次) 📝
天下奇谭(315)飞天夜叉 2025/7/25 (20,224次)
雅下工程蕴天机 李强自断龙脉 习近平应劫?(图) 2025/7/25 (35,972次) 📝
7月底召开政治局会议 习近平有大事公布? 2025/7/24 (24,436次)
李克强最后遗言首度公开 密友保存其去世前亲笔信 2025/7/24 (31,226次) 📝
越演越烈 广东激增2659人染基孔肯雅热(图) 2025/7/24 (32,559次)
政治老人联手反对派政变 总书记一夜之间下台 2025/7/24 (25,678次)
天水幼儿铅中毒案背后或涉高层明争暗斗 2025/7/23 (21,424次)
经济恶化 末世乱象 偷外卖的越来越多(视频) 2025/7/23 (31,021次)
【唐青看时事】国会震怒 美军机密交给中国工程师(视频) 2025/7/23 (30,272次) 📝
习近平真实情况如何?英媒: 可能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2025/7/23 (30,058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