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失业率再创新高 未来怎么办?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金欣综合报导)中共官方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8%,创2024年8月以来新高。有分析认为,因为有超过一千多万毕业生投身就业市场,后续的失业率恐怕会更高。中共的专制体制常常制定互相矛盾的政策,治国无能,这是中国经济问题百出的根源所在。 8月19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分年龄组劳动力调查失业率数据显示,7月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8%,较6月上升3.3%,创11个月新高,比2024年同期高0.7%,为统计口径调整以来的次高。 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走高0.2个百分点至6.9%,比去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不包含在校生的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下降0.1个百分点至3.9%,与去年同期持平。 此前(8月15日),统计局公布,7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升至5.2%,同样创4个月新高。 以上数据都设置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不包含在校生」。这是中共自2023年8月开始,对劳动力调查统计方法进行所谓的「优化」新措施。专家们认为,这种剔除部分年轻劳动力的方法其实就是「失准」。 北京大学副教授张丹丹曾发文表示,若将约1600万名躺平、啃老等不工作者均视为失业,2023年3月份青年的实际失业率最高上看46.5%,远高于官方公布的19.7%。 台湾的国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方琮嬿今年3月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指出,中共官方剔除了在校生,计算本身就失准,有美化之嫌,例如应届毕业的大四生,很多怕找不到工作,主动或被迫一直延后毕业的学生,就不会被计入失业。可见中共官方对失业、就业计算标准订的相当宽松,完全无法反应实情。例如调查的那一周,只要工作一小时以上,就算「就业」。 台湾韬略策进协会秘书长吴建忠也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他质疑官方公布的数据偏低,「……真实情况一定更高,辍学的、肄业的、没有列入统计的,一定更多,它等于选择它最有利的基础。」他反问,在校生都扣掉,问题是,在校生是多少?不在学学生又是多少?外界不得而知。 有海外网民表示,「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未来怎么办?这波失业潮,简直是中国经济的『未完待续』!」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对大纪元表示,中国经济现在很反常,总体劳动人口不足而失业情况严重。比如中国劳动人口(16至59岁)从2012年达到高峰之后就开始一路下降。2020年到2022年,由于疫情,仅按官方数据,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就减少了近4000万人。加上人口老龄化,中国的劳动人口在急剧地缩小。现在非常反常的是大规模失业已经来了,这说明中国劳动力人口下降的速度远远低于中国经济衰退的速度。他说,「这才是问题的根本点。中国经济现在大规模地衰退,就导致了就业情况非常的紧张。」而中共的政策常常自我矛盾,比如当局由于社保基金的压力,要推行延迟退休,这和要解决失业问题形成一对矛盾。 中共不解决失业问题,反而还要制造出更多的互相矛盾的政策,难怪中国网民把中共党魁叫作「猪头」、「包子」、「二百斤」,讽刺中共整个统治体系治国无能。 北京一名艺术家张山(化名)对大纪元表示,中共体制本身就是与民生为敌的——压迫和控制。「只有政治体制的根本问题解决了,相关的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问题是,它会自我解决体制的根本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