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古代王朝只乾兩件事:找百姓收錢和防百姓造反
 
捉刀漫談max
【人民報消息】古代王朝只乾兩件事,一是找百姓收錢,二是防百姓造反。帝王深居九重,只能依靠官員去承接這雙重任務:控制社會以汲取財富,汲取財富以支撐控制。這樣的循環,便是帝國統治的雙軌制。 所謂雙軌制,一是打造嚴密的控制體系,防止叛亂、維持秩序、保護生產,這是統治的基礎。二是設計強悍的汲取體系,通過汲取人力、物力、財力,來維持龐大的體系運轉,這是統治的目的。就像是人的兩隻手,一手抓控制,一手抓汲取。 控制體系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層級管控,比如三省六部、行省、郡縣等等;二是暴力管控,比如禁軍、捕快、衙役等等;三是思想管控,比如儒家禮教、科舉制度、正史編纂等等;四是資源管控,比如戶籍制度、鹽鐵專營等等。 汲取體系主要也有四個方面,一是賦稅,比如田賦、丁稅、戶稅、商稅等等;二是徭役,無償修水利、築城池,以及大量的官府差遣;三是專賣制度,鹽、鐵、茶、酒等必需品由朝廷壟斷經營;四是官營貿易,朝廷和官府控制關鍵產業和大宗交易,以及海外貿易。 控制是汲取的前提和保障,只有控制好秩序,才能穩定地徵收賦稅、徵發徭役。汲取是控制的成本和動力,維持龐大的治理體系,需要巨大的資源投入。 這就有兩個困境,一是官員作為連接皇權與社會、執行控制和汲取雙重任務的工具,其自身更是一個需要被巨額資源供養、且極易滋生腐敗和低效的關鍵一環。它的規模和腐敗程度直接決定著汲取的規模和社會的負擔,一旦汲取過度,超過社會的承載力,就會導致體系崩潰。二是被控制和被汲取的對象都是百姓,控制過度、就會失去活力,從而難以汲取,而汲取過度,又會激化矛盾,從而難以控制。 王朝初期,民間復甦,汲取量小於財富的增長量,汲取相對合理,社會因此蓬勃發展。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所謂的盛世,都出現在王朝前期的原因。王朝前期汲取量小,只要君王不喪心病狂,基本都可以達成這個成就。 隨後,為滿足金人的胃口,宋欽宗下令搜刮全城、掘地三尺。1127年,金人在汴京瘋狂洗劫,並將徽宗、欽宗二帝,連同一群達官貴人擄掠北上,北宋就此滅亡。 從1120年到1127年,這八年的垃圾時間,是北宋系統性潰敗的總爆發。這八年政治腐敗達到了頂峰,朝綱廢弛,民怨沸騰,經濟崩潰,民生凋敝,財政枯竭,最高統治者昏聵怯懦、投降派苟且偷生,士大夫虛妄迷信,加上戰略短視、軍事無能,最終引狼入室、自毀藩籬。 岳飛在《滿江紅》中痛呼: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這裡的「恥」和「恨」,正是對那八年「垃圾時間」的精鍊總結。當一個王朝的統治集團徹底腐敗無能、喪失擔當,縱有個別的忠貞之士,也難以在「垃圾時間」中力挽狂瀾,最終還是會走向不可救藥的覆亡深淵。這不僅是北宋的輓歌,更是歷史的鏡鑑。 來源:中國數字時代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8/31/9211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5年8月31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