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0年9月16日
发表
人气:12,671
分享:
|
|
凌锋: 从我所见过的贪官看中共吃人机器 |
|
凌锋
|
【人民报讯】北京最近似乎在大张旗鼓反腐败,一串串贪官被拉出来,有的在审查,有的已判以重刑。具有悬疑性的远华集团走私案据称也要开庭了。但我的感觉并非是「人心大快」,而是勾出一大堆引人思考的问题。在这一大串已定性或涉嫌的名单中,有几个我是见过的,依时间顺序是:王炬、金德琴、朱悦宁、朱小华。 1986年6月25日,《信报》发表了当时是香港大学经济学系系主任张五常教授的文章《出售土地,一举三得》,鼓吹大陆以出售土地来解决经济改革中的财政困难,并为「走资」开辟道路。现在看看稀松平常,在当时却是石破天惊。原因是:当时的宪法规定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但是,当时深圳市政府却邀请张教授去讲演出卖国家土地的问题。记得当时主持会议的就是王炬,职务似乎是深圳市政府的基建办公室主任。当时中共党内改革派同保守派斗争还相当激烈,政策常有反复,所以举办和主持这个讲座还需要有些勇于担当的精神。所以我把他列为改革开放中开拓型的干部。加以王炬这个名字好记,所以保留印象至今,他在官场上的一路升迁也历历在目。那以后经过一年多的准备,1987年12月1日,深圳第1次,也是中共治下的中国大陆第1次拍卖官地。当然,因为缺少制度上的制衡,现在出卖国家土地成为地方小金库的重要来源和贪官谋财的重要渠道,这是后话。 1985年3月,法新社报导,中国银行行长金德琴被解除职务。在中共的字典里,就是犯错误的意思。但是犯什么错误,当然是党和国家的机密。在当时改革派和保守派激烈斗争的时候,稍微开放一点的主张可能都是「错误」而被赶下台。其后香港嘉华银行破产,在港府接管了多家破产的银行后,北京为了稳住香港人的信心,也来接管嘉华银行。不久,中共派了金德琴来负责嘉华银行的工作。在当时,他是国内难得的金融人才。出任中国银行行长前,他是中国银行伦敦支行的行长,在金融市场中因为善于炒作为中国政府赚了一些当时极为宝贵的外汇。在香港,他果然有一手,扭转了嘉华银行亏损的业务。1988年,杨培新教授从北京来香港大学访问,金德琴请他吃饭,我见了他一面,印象不错。中国经济的发展,银行的作用日渐重要,银行领导人同高级职员涉及经济问题的也越来越多。但是他所涉及的金额那样多,是我所想像不到的。我也注意到没有对他判死刑是顾及到他早年对中国金融事业的贡献。 朱悦宁涉嫌贪污被扣查,是上个月刚传出来的消息。但是他的中旅董事长等重要职务在这以前已经被解除了。第1次见到他是87年12月深圳卖地那个现场上。因为他也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我们是校友,所以我特地去同他打了招呼。那时,他是深圳市副市长。以后深圳和香港的人大校友成立深港人大校友会,推他做会长,自是有人在朝,名堂响亮,搞活动也方便一些。但因为「6.4」和我被禁止入境等原因,在深圳的校友会活动我没法参加,所以也没有再见到他。此后他退出政坛出任中旅董事长,该是很好的「后路」了。当时中旅似乎搞得还不错。但这次可能难逃一劫了。 朱小华是「后起之秀」,所以见到他也是后期的事了,大概是95、96年间。那时还是香港新华社经济部副部长的朱小华,应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之邀,同院里的老师们谈中国的一些金融情况。当时他是朱镕基派到香港见见世面以便日后加以重用的人,因此他的谈吐同新华社那些官僚大大不同。第一,他有料,虽然并没有显赫的学历;第二,他敢讲,不像有些人只打官腔。听讲的同事们对他印象都不错。不久之后他调回国内担任一些重要职务,成为朱镕基的重要助手。97北京收回香港前夕,朱小华接邱晴出任光大集团董事长。当时香港炒风四起,营造大好形势,朱小华的新职自然也被视为利好消息,所以光大的有关公司也炒得飞起。但我对朱小华不免有些失望,因为他也免不掉中资官员的通病,不能老老实实做些实际的工作。为什么他一定要卷到花里胡哨的炒风里面?而且光大旗下的股票炒风最烈,市盈利非常高。当然现在他也出事了。 通过上述的例子,我有一些感想: (一)上述官员虽然有的还在审查之中,但我深信中共稍有地位的官员,只要对他立案审查经济问题,不怕查不到,只是问题的大小而已。对他们来说,「冤假错案」的可能性小,问题只在判刑轻重及是否公平对待而已。 (二)中共党内的一些人才,本来是改革的大将或尖兵,但因为制度上的缺陷,把他们引向贪官之路,使国之良材变成民之蠹虫。虽然他们个人要负责,但制度也要负上很大部份的责任。全国的高官中有几个是干□的?享有特权,不受制约,各取所需,难免就成为贪官。 (三)不进行政治体制上的改革,北京的反腐败注定是不会成功的,因为权力得不到制衡。据说朱镕基是清官,对下属要求也严,但作为亲信的朱小华到了一定的地位以后也出了乱子,更不要说别人了。以此类推,朱镕基派去接管军队企业的,能够「干□」下去吗?那些纪检干部在掌握了整治贪官的大权后,会有先天的免疫力吗?也许饿狼比饱狼更加贪婪。 (四)中共这部官僚机器实际上是一部腐蚀人的机器、吃人的机器。在贪官横行之下,要嘛,同流合污,要嘛,被逼退出官场,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从文化大革命造反派干部比老干部更快腐败,老干部复出后更加贪婪,而且发明「一家两制」(何清涟语,即老子做官,子女凭借权势下海捞钱),邓家、陈家势衰,江家、李家取而代之。以后是胡家? (五)中共的当权派把反腐败当作权力斗争的手段,首先打击权力核心的反对派或没有后台的贪官;「站队」正确者,因为「稳定」的需要,可以大贪、特贪;不但不能根治腐败,在某种程度上还起鼓励作用。 (六)北京目前发出号令要大力提拔年轻干部。且慢,先改革政治制度再说,否则只会把年轻优秀的干部往腐败的大染缸里推。这不是提拔、而是陷害他们。越是能干的越容易出大问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北京诸公别只想自己的「稳定」,还是多考虑中华民族的未来吧。(http://renminbao.com)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16/3253.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1. 经典爆笑--江总书记扭秧歌「猪啊,羊啊,送到啊里去?送给咱亲人克呀克呀林顿!」
(50,957次)
2. 长安惊见脱衣舞 查江核心为总后台
(41,993次)
3. 江主席昨夜是不是太辛苦了?─新长恨歌(图)
(36,136次)
4. 蛤蟆精祸乱中华——江泽民摸黑到纽约其时暴雨倾盆
(34,283次)
5. 惊天内幕:江泽民十年腐败毁我长城, 彻底摧毁了中国军队
(33,896次)
6. 江泽民接受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访问全文
(33,880次)
7. 看哪!江泽民秀味十足
(32,499次)
8. 一次成功的政变:一九八九年江泽民上台前后纪实
(32,003次)
9. 江主席怎么越来越下流
(29,407次)
10. 这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 你们承认吗
(29,002次)
11. 江泽民可望成为此次元首大会最耀眼的明星
(26,006次)
12. 中南海弥漫淫荡空气
(23,510次)
13. 江泽民就是一只鸭子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华莱士当面暗示
(22,103次)
14. 江泽民保贾庆林的背后
(21,414次)
15. 【凌锋】李鹏子女──太子党的新朽
(21,183次)
16. 朱熔基指李鹏老婆涉嫌走私
(20,944次)
17. 张志新冤案又披露出新的秘密
(20,875次)
18. 笑话篇:江诈民总梳髻,你好
(19,517次)
19. 大家论坛为什么另开法轮功论坛?
(19,228次)
20. 江泽民在纽约召开记者招待会黑布封窗 对面大街法轮功大旗招展
(17,960次)
21. 法轮功江泽民中罗干奸计
(17,958次)
22. 孟玄: 透视中南海:谁将成为江泽民接班人?
(17,313次)
23. 胡平: 从法轮功现象谈起
(17,048次)
24. 新派武侠系列: 大闹紫禁城之六相府风波
(16,717次)
25. 小笑话 老汉赶驴进城
(16,681次)
26. 江泽民集团断送了中国共产党的前程
(16,552次)
27. 中国千年剧变预言
(16,423次)
28. 江泽民是“伟大领袖” 末世怪事多
(16,372次)
29. 新派武侠系列:大闹紫禁城之四李老官儿
(16,316次)
30. 人民可以卖,国家都可以卖,那块石头为什么不可以卖
(16,209次)
31. 远华案首审 难揭神秘面纱
(16,195次)
32. 暗箱操作梦断清华 又一考生成高招牺牲品
(16,076次)
33. 新派武侠系列:大闹紫禁城之五小侠这厮
(15,717次)
34. 【人民报社论】“爱国”天主教主傅铁山为共产教皇江主子传教
(15,503次)
35. 人民报社论: 江泽民CBS专访令中国人憋气
(15,374次)
36. 江西两万农民暴动 民间流传“只缺陈胜吴广”
(15,343次)
37. 华毅: 也谈法轮功现象
(15,342次)
38. 曾庆红与胡锦涛的瑜亮之争 最大受益者是江泽民
(15,261次)
39. 凌锋: 李鹏是中国腐败总头目
(15,239次)
40. 李鹏纵有苦衷怀璧其罪 江胡薪火相传乐观其成
(15,224次)
41. 星火正燎原:反江浪潮汹涌,七月恶性动乱破纪录
(15,215次)
42. 新派武侠系列:大闹紫禁城之七四海蜚声
(15,113次)
43. 曾志回忆录记录中共杀人防火
(15,071次)
44. 十六大江泽民志在当“教主” 胡锦涛只能是“新弱主”
(15,017次)
45. 李鹏走了,不带走一片光彩
(14,901次)
46. 人民呼声: 为什么这个共产党的县政府这么牛
(14,889次)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订得一塌糊涂
(14,822次)
48. 江泽民虎毒专食子
(14,648次)
49. 美国联邦法院受理控诉李鹏案代号为六四四六
(14,565次)
50. 颂“反腐”诗歌数首 (2)
(14,516次)
51. 任满总书记及国家主席江泽民欲乘风归去
(14,507次)
52. 大陆网友从技术上确保个人隐私、防止跟踪的全套手段
(14,426次)
53. 无法无天的计划生育(三): 株连九族的专政
(14,424次)
54. 新派武侠系列:大闹紫禁城之三此去秦城
(14,399次)
55. 李鹏护卫群与牛共影 美特勤人员严加部署 大陆车队阵容各国之最
(14,345次)
56. 传中国气功师沈昌被逮捕
(14,312次)
57. 李鹏在接见海外华人时的重要讲话
(14,294次)
58. 中共公安派卧底监视「网吧」 网民们小心
(14,280次)
59. 找一个借口做奴隶 - 致善良的奴隶们!
(14,278次)
60. 江先生的“三讲” 我看还是“莫三讲”算了
(14,267次)
61. 终于找到组织了
(14,265次)
62. 何祚庥先生的政治目的达到了吗?
(14,262次)
63. 人民报社论: 认清江泽民的鬼把戏
(14,149次)
64. 江泽民能睡得着吗?
(14,145次)
65. 江泽民到长春祸害百姓 尤如皇帝巡视
(14,122次)
66. 江泽民在纽约言志道情
(14,093次)
67. 时髦女被当街砍死.现场群众至少有二三十人,没人喊叫,更没人上前制止
(14,082次)
68. 险遭暗算 反贪小说《天怒》作者陈放
(14,011次)
69. 从华莱士专访看一个泱泱大国领袖的荒唐
(14,001次)
70. 李鹏不满江泽民同情学生
(13,963次)
71. 猛醒: 堕落的中国,可怜的中国!
(13,959次)
72. 喧天锣鼓是欢迎江主席呢,还是疆独、藏独人士的抗议?
(13,940次)
73. 李瑞环新暗贬“三讲”批评“空话”
(13,936次)
74. 江泽民踏著邓小平的足迹上「六十分钟」
(13,892次)
75. 江泽民的“形象工程”
(13,880次)
76. 世界各地三千法轮功代表云聚纽约向江泽民请愿
(13,862次)
77. 难道共产党内部就那么黑暗吗?没钱没权寸步难行
(13,856次)
78. 民族英雄岳飞
(13,853次)
79. 无法无天的计划生育(二): 敢问罚款何处去?官民皆指腐败风
(13,825次)
80. 【人民报社论】让江泽民同志回家卖红薯
(13,823次)
81. 再论三峡工程: 朱熔基和三峡工程
(13,822次)
82. 震撼中原的灭门惨案
(13,772次)
83. 中国政府加强抵制达赖喇嘛
(13,764次)
84. FBI追查中国银行
(13,720次)
85. 新派武侠系列:大闹紫禁城之二初入京城
(13,713次)
86. 对“【人民报社论】爱国天主教主傅铁山...”的一些看法
(13,691次)
87. 胡锦涛接班:何以逃脱“林彪困境”
(13,684次)
88. 又一起雇凶杀害举报人案件始末 践踏生命的血腥交易
(13,595次)
89. 一中新三句 北京两面三刀
(13,585次)
90. 经典爆笑——克林顿访问西安时想要吃西安的葫芦头泡馍
(13,582次)
91. 陕西“癌症村”悲情实录
(13,581次)
92. “咫尺天涯远 易去难相见” ——斯诺夫人来访被阻纪实
(13,573次)
93. 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
(13,569次)
94. 当心,别被“墨菲定律”绕昏了头!
(13,566次)
95. 从两个国际「友人」到「6.4」李鹏
(13,562次)
96. 民谣:五官不正
(13,550次)
97. 巴黎地铁出轨二十四人受伤
(13,549次)
98. 漂亮女编辑缘何死于常规检查?
(13,541次)
99. 共产党垮台是肯定的 要全中国陪葬
(13,539次)
100. 中国人满意一党统治? 江泽民到底是想骗美国人?还是想骗自己?
(13,538次)
101. 中共党内弥漫末日气氛 高官忙将情妇妻小送国外
(13,538次)
102. 李强: 《给全美华人的一封信》
(13,534次)
103. 颂“反腐”诗歌数首 (1)
(13,528次)
104. 【人民报社论】中国的宗教已沦为为中共政权服务的政治工具
(13,525次)
105. 赵达功:中国老百姓需要朱熔基
(13,505次)
106. “腐败了的特权阶层”正在中国形成 无情地吞噬着人民的血
(13,498次)
107. 联合早报: “六四”受害人在纽约起诉李鹏
(13,483次)
108. 江泽民何时交棒?
(13,436次)
109. 新派武侠系列:大闹紫禁城之一官封弼马
(13,427次)
110. 网友:游故宫想到咱中国人
(13,415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