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朱熔基认知的清华精神
 
【人民报消息】我在《壹周刊》的专栏写《南山雨》,说六十年代申石初先生替我改英文,笑我的英文苦学过度,精血两亏,要我多读小说少看议论文:「今后切记多用句号,少用逗号,从头学写浅白的短句,集句成文,瘀血就都稀释畅通了!」他说。

文章刊出,新知旧雨纷纷跟我谈论学英文的痛苦,说我幸运遇到申先生这样的好老师,少绕好几趟冤枉路。那是真的。良师对症下药,点拨一下,一生受用;可惜老师不能常在身边,自己还要养成朝夕用功的习惯,处处摸索,几年下来,终于浅浅尝到一丝甘草的滋味,不再是一腔黄连。

坦白说,中文说是母语,学到出手发亮,风格毕露,营造什么像什么,其实大难。不是母语的英文,求个达意,那是十年八载的旅程了。苦海真苦,苦了一段日子自有忽隐忽现的乐趣。再从谋生功利上想,这门技艺太重要,拚掉半条老命还是划算的。

朱镕基做了十七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今年年中不做了,六月六日上午在母校综合体育馆内告别师生,上了两个小时的「最后一堂课」。清华校长王大中要他对学院的未来提点建议,朱镕基说了一番非常坦诚的话:

  …我认为要把经济学院建成世界一流的管理学校,一定要有一流的师资力量。没有,要花大力气去请,就是讲学也可以。其次,我希望管理学院所有课程都用英文教。我不是崇洋媚外,世界经济全球化,我们需要同世界交流!我当年读大学的时候,只有《普通物理》是中文,其他都用英文。

媚外不必,稍微崇洋还是要,那是个人进步的动力,也是国家进步的动力。在中国国势还没有强盛到可以操控全世界的经济脉象之前,尖端知识和专业学问的速递载体始终是英文:十三亿人口共产大国的总理对他的学生坦然承认这个事实,那是清华的大幸,更是中华民族的大幸。

朱镕基在清华带过四个博士生,对他们的论文提不出好建议,只好邀请世界上最优秀的管理专才来成立顾问委员会,一起带大经管研究院。那是他的识力和魄力。在他带他的母校和他的学生走向世界的时候,这个永远的清华人依恋的是他的传统情怀:「我非常敬佩朱自清先生的为人,很喜欢听他讲话。虽然他写很好的文章,但是不会讲话。」那是朱镕基认知的清华精神了:横的博大,纵的绵长。

——转自《苹果日报》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1/10/16926.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