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送江泽民
 
【人民报消息】一个著名诗人,不一定诗写得多么好,只要他经常强行发表,就够著名了。从这个角度讲,称为著名诗人,也不算太过分。这位著名诗人仿佛对文学比对政治更有兴趣,举凡与人见面,嘴里必然口吐诗篇,自然是风雅得不得了。他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此次在古巴与唐朝大诗人李白合写了一首七言古诗,赠与卡斯楚,再次一展著名诗人的才华,果然吟诗水平大有进步

江泽民虽喜欢吟诗,也比王X喜欢骂脏话好不了多少,有鉴与此,我愿意赠送他几首诗词随身携带,以备随时改写后四处乱送。

唐朝诗人李商隐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江泽民今年早已过了理应退休的七十岁这一门槛,却仍老骥伏枥,一心想再为党工作几年,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古人说得好:"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自己的生理年龄,江泽民需要有深刻的认知,况且现在又是心脏病、黑死病、爱滋病、肝病的「四面病歌」时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还是那位唐朝诗人李商隐,另有一首七言律诗《隋宫》,也值得江泽民反复咏叹:"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荧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江泽民总爱强调多少多少年不变,这可能是历史知识太少的缘故,在李商隐的笔下,隋朝尽管一度强盛到"锦帆应是到天涯"的程度,但也逃不脱"终古垂杨有暮鸦"的命运。靠镇压与谎言维持统治,其结局只能是“地下逢后主,别问后庭花。”。

当年南社诗人柳亚子曾作诗一首名为《孤愤》,以示对有人尽存妄想的愤慨。这首诗江泽民可以多多对照一下。诗中说:"孤愤真防绝地维,忍抬醒眼看群尸?美新已见杨雄颂,劝进还传阮籍词。岂有蟾蜍(原为:沐猴)能作帝,居然腐骨正乘时。霄来忽作亡秦梦,北伐声中起誓师。"

江泽民在与李白合写的赠卡斯楚诗中以"傲骨青松定如山"表达自己的形象,真是老而弥辣。可惜时代更变,如果始终带着花岗岩般的脑袋 "定如山",其结果只能是"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不知道自许体重九十公斤,言下之意谁也搬不动他的著名诗人江泽民意下如何?

改自王丹的《送江泽民》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4/24/13240.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